Tag: 方鎮明
-
天主教神父性虐兒童的醜聞,是一個實際的例子。根據2004年約翰傑刑事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 的調查,美國天主教的主教,在1950年代,已經注意到,神父性虐待兒童的情況很普遍(註3)。到了2015年,美國的寫實電影《驚爆焦點》(Spotlight),再次揭露出情況的嚴重性。該片榮獲2016年第88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敘述了2001年《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的記者,如何揭發波士頓樞機主教羅賓納(Bernard Francis Law, 1931~),在帶領教區的30年期間,隱瞞90位神父性虐兒童的事件。
-
巴黎鐵塔是法國的標記,紐約自由神像是美國的標記……而誠信(integrity),是教會重要、不可或缺的標記。基督徒活在不道德的世界,我們不能期望教會和信徒能夠彰顯絕對的誠信。然而,教會必須更加重視誠信及其實踐,對缺少誠信做出誠實的反省….
-
人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 呢?《創世記》告訴我們,人墮落後,“世界”經歷深層的改變,是已經敗壞了。在這裡,“世界”一詞可有4種不同的意義:(1)宇宙及創造的自然秩序; (2)暫時性的,在不同的世代所出現的意識形態和活動;(3)各種與神為敵的系統;(4) 墮落的人類,和他們的道德。
-
在錯綜複雜的人倫關係中,每一個人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人像是“三明治”:對上要照顧父母,對下要教養兒女,中間還要維繫夫妻關係。如此,要如何同時完成這些責任呢?
-
中國家庭教會在風雨中成長。由於各地家庭教會處境不同,對救恩的理解也出現差異。有些教會(特別是農村教會)只注重靈命的實踐,對聖經缺乏適切的理解,在神學上又固步自封,最終成為異端的溫床。
-
既然愛是這樣重要,人能在教會中找到愛嗎?基督教不是愛的宗教嗎?為什麼很多人在教會中感覺不到愛呢?為什麼很多教會會員之間,只有“你好”和 “再見”呢?
-
我們稱呼第一個層面為恩典之約的神性角度,這角度強調神根據永恆的計劃,賜給人白白的恩典、應許和慈愛。第二個層面,我們則稱為恩典之約的人性角度,這角度注重人的責任,亦即人必須遵守神的律法。
-
救恩是神奇妙的作為,人永遠不會完全理解。究竟在個人得救上,神的恩典和人的責任,存著何種關係呢?因為改革宗神學(the Reformed theology)高舉神的預定,以及神對我們生活的絕對主權,因此,有些人誤以為,改革宗神學反對個人在得救上的責任。其實,改革宗神學認為,人在救恩中有重要的責任。
-
路德指出,人文主義者與羅馬天主教所提倡的,都是“向上的宗教”(Up-Religion),上帝就像一位嚴厲的法官,他要按著世人的功德報答他們,按著罪 人的罪行懲罰他們。然而這看法疏忽了聖經有關對人類罪惡的教導,誤以為亞當以後的人,在理性或意志上不受罪的影響,故人仍然能夠依靠“人類本能的力量” (human natural ability)所做的善德而得救。
-
到底什麼是靈恩運動?“靈恩經歷”是不是基督徒應該追求的?對靈恩,到底什麼是神永恆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