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癌臨到,卻是一根“刺”(頌恩)2020.08.13
為此,我先去看了五官科醫生,接著又轉去外科和泌尿科,從喉嚨開始一直查到全身,先後做了喉鏡、B超、CT 、PET-CT 和甲狀腺、頸部淋巴、前列腺穿刺活檢等一系列的檢查,當所有檢查結果匯總在一起時,我被確診患了甲狀腺癌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細胞已擴散到頸部淋巴,因此極有可能也患了淋巴癌。 […]
為此,我先去看了五官科醫生,接著又轉去外科和泌尿科,從喉嚨開始一直查到全身,先後做了喉鏡、B超、CT 、PET-CT 和甲狀腺、頸部淋巴、前列腺穿刺活檢等一系列的檢查,當所有檢查結果匯總在一起時,我被確診患了甲狀腺癌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細胞已擴散到頸部淋巴,因此極有可能也患了淋巴癌。 […]
麗芳師母去世一週年時,教會的弟兄姐妹把對她的思念寫成了一本書,叫做《無悔的歲月》,以記念她追隨主的一生。儘管她走了,我們相信,將來有一天我們還會再相聚。那時我們可以共睹主的容顏,同聲讚美,必定好得無比。 […]
死亡,是最徹底讓人謙卑的事件,可以讓人深感十二萬分的無奈與無助。活得好好時的力量好像刹那間煙消雲散了。死亡,究竟是最大的無奈與無望,還是最激動人心的喜出望外?死亡的真相到底如何,是古往今來人們都試圖明白的奧秘。 […]
母親走了,跟摯愛的人說再見,比想像中艱難許多。但因著再相聚的那個應許,我如今的等候,就成了滿有盼望的期待! […]
走出姐妹家,漫天大雪,再度把密西根渲染成銀白世界,靈裡卻是無比熾熱和激動!
在雪中,舉目仰望,我內心大聲呼喊著:主啊!那《恩典筆記本》的真正作者,是祢自己——
是祢,不斷譜寫著一篇篇令人驚歎的樂歌! […]
當有天, 我們在最美的黃金城碧玉街相聚時,我會再問她:“要不要多拍幾張照, 向別人展示一下,讓別人羨慕死?”
懷念有了盼望,就不再深沉難熬。 […]
程援恆 本文原刊於《進深特刊》第8期 千年後仍是百分之百 我做了很多年的癌症治療醫生,常常聽到有人這樣講: “現代醫學昌明,信上帝是迷信和落伍。” “基督徒嘴巴說信上帝,病了還不是一樣看醫生嗎?” “基因技術已經可以複製動物,很快就可以把人複製。我們便可以長生不老了。” 他們這樣講的時候,以為我會聽了很高興。其實,我卻在暗暗搖頭,因為固然醫學在近五十年發展得驚人,可醫學也有它的限制。 最明顯的是每個人都要死。一千年前人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今日的人的死亡率也是百分之百,一千年之後,人類的死亡率仍會是百分之百。即使有複製人,複製人究竟不是“我”本人,也不等如“我”長生不老。我們每一個人終歸要面對終極的問題“我死後要往哪去”、“人生有啥意義?” 誰又真有本領治癒肺結核呢?連醫學生也知道,即使治好肺結核,它仍是潛伏体內。病人的抵抗力一旦降低了,肺結核又會復發。醫生真能治好糖尿病嗎?無非是要病人一生靠藥物,控制血糖。同樣高血壓亦然。外科整容手術可以使人看上去年輕一些,骨子裡、血液裡我們還不是一樣天天衰老嗎? 請不要誤會我是悲觀主義者,我只是將現實提出來而已。我很樂觀,我相信醫學會不斷進步的。連今日最好的療法,明日都不過是“未臻完善”的療法。 只說機率,無所保証 其實,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由臨床研究而產生。現實的生活裡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如個人、飲食、社會、心理等,可能影響醫療的效果。為了減少這些因素的作用,我們使用統計學“統統”地演算出臨床結果。例如要比較甲乙兩藥對某病的成效,我們便選定嚴重程度相若的病人,抽樣地使用甲或乙藥。若甲藥的有效率百分之七十,乙藥百分之三十,我們再用統計學上的理論來決定有效率的差異是否偶然產生的。若不是,我們便得出結論:“在統計學而言,甲藥比乙藥有效。”如此,醫生就知道哪些藥物更有效。跟病人解釋時亦會說甲藥的有效率為百分之七十。這就是為什麼西醫老是這麼討厭,只說機率,無所保証。 而且,即使醫生說出了藥品控制某種疾病,例如癌症的機率是多少,比如百分之九十,也沒有一個醫生能夠決定某病人是屬於那可治的百分之九十,還是那不治的百分之十。這是醫學上的一個限制。 即使把種種因素都考慮過,醫生和病人一致認為某藥物是最好的,我們還是不曉得效果如何。任何藥物或手術都有副作用,這又是醫學上的另一個限制。骨髓移植可以治好很多淋巴癌,但十多年後,百分之三的病人會得血癌! 癌瘤雖去,栓塞發作 我舉一個真實的病例:一個五十九歲身体健康的男子作例行檢查,驗血後發現前列腺抗原PSA比正常標準高兩倍,肛檢及超聲波驗出有前列腺腫塊1.5cm。活組織檢驗確診為前列腺癌。腹盤腔電腦掃描、骨掃描正常,並無擴散跡象。這人有兩種選擇:第一,“等著瞧”。每三個月驗血一次估計癌疾進度再決定;第二,手術切除。目前醫生多主張後者。你會如何選擇呢?病人選擇了手術:“我不能眼看著這癌疾在身上一點也不理。”手術順利完成後,併發尿道出血及感染。一星期後病人突然胸痛猝死。剖屍後發現死因是手術後肺動脈栓塞。 醫生們用了最好的辦法篩檢出早期的癌症、病人也選了最好的治療方法。但結果怎樣呢?醫生可以決定生死嗎?醫生只說機率,無所保証,“非不願耶,力有所不逮也。”我們越認真探索研究我們越不難發覺一不爭的事實:“我們知道得越多,我們越發知道自己其實不知道(The more we know, the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