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猶太人

  • 一個只有“自己人”的世界——看電影《利益區域》(陸加)2024.04.1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04.15 陸加 一個明亮的早晨,兩個兒子把爸爸的眼睛蒙起來,興致勃勃地領他走出屋子。哥倆領著爸爸走到別墅側院的花園裡,然後打開他的遮眼布;同時,媽媽帶著另外3個孩子衝著他喊:“生日快樂,爸爸!” 在明亮的陽光下,爸爸看到長條桌上,有一條嶄新的深古銅色的獨木舟。 “這是給我的?”爸爸邊問邊輕輕的撫摸著船幫。“至少可以坐下3個人,你從哪裡搞到的?” “我有特殊管道。”媽媽的回答很神秘。 爸爸,媽媽,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加上媽媽懷裡剛生下來的小寶寶,還有一條狗圍在獨木舟邊。“誰要第一個坐到船裡?”爸爸問。“我,我……” 孩子們都爭相舉手。爸爸看了一圈,最後指著媽媽懷中的寶寶安妮:“你是第一個”。 生日驚喜完畢,大孩子們都去上學了。爸爸走出了連著矮牆的院門,隨即騎上一匹高頭大馬。那匹馬只走了幾步,就有哨兵向他致敬,然後牽著他的馬進入了高牆,崗樓和鐵絲網圍繞的地方。 在這高牆之內,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波蘭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時間大約在1943年。 一早“其樂融融”的場景,就是死亡集中營的德軍最高指揮官魯道夫‧霍斯中校(Rudolf Höss)與妻子海德薇‧亨塞爾(Hedwig Hensel),以及5個孩子的一段普通家庭生活,也是2023年上映的電影《利益區域》(The Zone of Interest),一開場的一個片段。 《利益區域》又譯成《夢想集中營》(或《特權樂園》),是由英國導演在波蘭拍攝的德語電影。這部電影不是直接描述大屠殺,而是講述在大屠殺最為慘烈的1943-1944年間,霍斯一家人在這個花園別墅的日子。它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最佳音效(Sound Effect)獎,同時也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 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 奧斯維辛集中營建於1940年,開始時主要目的是關押戰俘。 1942至1944年底,隨著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系統性大屠殺不斷加劇,集中營不斷擴充,並成為6個屠殺中心裡最大和殺人最多的集中營。最後幾年裡,火車晝夜不停地把各地的猶太人,運到此地,大部分是直接送入毒氣室和焚燒爐。一小部分身體還好的,則先被強迫做苦力,然後屠殺。 至少有110萬人,是死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除了近100萬是猶太人之外,還有吉普賽人、同性戀者、戰俘、耶和華見證人和一些政治犯(共產黨人和社會民主黨人)。《利益區域》中有幾段對話,暗指霍斯“工作業績”優秀,被上司賞識,因為他與同僚在毒氣室和焚燒爐的使用效率上,最為出色。 正因如此,1944年5月到7月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有多達43萬匈牙利的猶太人被送到這裡屠殺。最多的時候,這個集中營每天屠殺近1萬人。 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Michel Zacharz AKA Grippenn攝於2006年8月 電影獨特的藝術處理 《利益區域》雖然算作是一部劇情片,但刻意不煽情,不講故事,不含劇情高潮。 它採用最接近人眼的廣角鏡頭,多用自然光,很少使用人物臉部的特寫,就像遠遠地在觀察這家人零零碎碎的對話和平淡的日子。電影雖是虛構的,但這些零碎日子中的人物、事件,包括整個別墅的內外佈置,都是經由歷史資料,圖片的考證,可謂是歷史的再現,且近事實的可信度相當高。 作為一部“大屠殺”題材的電影,影片沒有任何像《辛德勒的名單》那類電影一般,有直接描寫大屠殺的鏡頭。這部電影最為獨特處,是它的聲音效果。 導演巧妙地利用了這家人的“生活區域”,是與大屠殺場所,只有一牆之隔。於是,不論白天黑夜,從牆裡面傳出來的噪音伴隨著這家人所有的活動,成為這家人日常抹不掉的背景聲。 牆內的聲音,時而是熔爐的轟鳴聲,時而是嘈雜不清的喊叫聲;有火車進站的聲音,也有偶發的槍聲——這聲音時刻在提醒著牆內所發生的事,將無時不在的屠殺與牆外溫馨和諧間的反差和張力,敲打著每一個人的靈魂。 這個獨到的藝術處理,為此片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獎。(我認為應該稱為最恐怖音效獎,那“魔音”縈繞在腦海裡,是久久揮之不去的。)   除了音效,在許多生活鏡頭的背景裡,還常常出現一個冒著黑煙的大煙囪。 晝夜不停的焚燒爐和它必定會散發出的焦糊味,也從視覺和(聯想到的)嗅覺上,強化了對大屠殺的感受。 如果我們去問:一個在牆內塗炭生靈的指揮官,怎麼可以同時又過著一個歲月靜好的牆外日子?導演提供了事實與線索,然後把這個問題,留給觀眾去自行觀察、解讀、與評判。 牆外是“和諧”的世界  影片裡最多出現的,是霍斯一家在牆外的生活細節: 他們一家在河邊野餐;媽媽抱著寶寶在園中散步,教孩子認識美麗的花朵;爸爸教大兒子騎馬,跟孩子們一起划船,在水中遊戲。 霍斯是個仔細和負責的父親:每天睡前他都會給女兒讀格林童話,跟每一個孩子道晚安,並檢查所有門窗是否關好,並關上所有的燈。 霍斯夫婦睡前,一起回憶著他們上次去義大利旅遊的愉快時光,並計畫著重遊故地。他們在河邊,憧憬著將來解甲歸田,做個悠哉的農夫。 霍斯太太對孩子的管教,適宜和得體。 霍斯的下屬,也都非常尊重霍斯。 …… 從這些細節上,沒有人會認為,霍斯夫婦是我們想像中的“衣冠禽獸”。在他們“自己人”中,他們是熱愛生活,彼此尊重,盡職工作,妥善的處理各種關係和責任,且保持了優良的“傳統價值”。即使用今天的標準,他們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好人。 牆外是“潔淨”的世界 影片中另一類反復出現的細節,是他們對“潔淨”的看重: 霍斯從集中營回到家裡,第一件要做的,就是立即脫下皮靴,然後由僕人拿到院子後面,仔細清洗營中帶回來的泥土。 霍斯家中總是乾淨和整潔的,女僕們常常在擦洗餐具和物件。地上偶見一些積水,霍斯太太會叫人立即清理。 有一次霍斯帶兩個孩子,在河邊戲水和釣魚。忽然他腳下踩到一塊類似人骨的東西。於是他急匆匆地將兩個孩子帶回家,把他們放到浴缸裡,用肥皂和毛刷反復涮洗,甚至用水直接沖洗他們的眼睛,使得孩子們難受大叫。第二天,他還特別訓責下屬,在處理營內“垃圾”的事上的馬虎大意,而這種污染河水的事件,絕不能再發生。 …… 很明顯,牆內一切都是髒的——猶太人是骯髒的,任何接觸之後,都需要不斷的清洗,來維繫自身的潔淨。 排斥的力量 一位親身經歷過20世紀90年代,在南斯拉夫發生的種族清洗的神學家沃弗(Miroslav…

    閲讀全文…

  • 不要忽略那個“預兆”(小剛)2024.04.10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4.04.10 小剛 經文:耶和華說:我在這地方刑罰你們,必有預兆,使你們知道我降禍與你們的話必要立得住。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將埃及王法老合弗拉交在他仇敵和尋索其命的人手中,像我將猶大王西底家交在他仇敵和尋索其命的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手中一樣。(《耶》44:29-30) 亡國的猶大人怎麼消化耶利米的可怕預言?他們雖暫時躲進法老的羽翼下,卻仍然被刀劍飢荒所滅,即使下到埃及也絕無返國的可能;而以色列復興的盼望,只留給那些順服上帝的命定被擄到巴比倫的百姓。 上帝接著說,要給他們一個預兆,就是他們所仰賴的法老王也要落難,像猶大西底家王在尼布甲尼撒手中,慘不忍睹的下場一樣。 上帝所説說的預兆,其實是之前的預言被應驗。 耶和華因大祭司以利自招咒詛:知道兒子作孽卻不禁止他們, 所以上帝擊打的徵兆就臨到:“你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證據:他們二人必一日同死。”(《撒上》2‬:34‬ ) 耶和華也因可拉一黨的悖逆,就作了一件新事:“使地開口,把他們和一切屬他們的都吞下去,叫他們活活地墜落陰間”(《數》16‬:30)。 古往今來,聖經中所說的預兆有多少被我們所忽略呢?耶穌所說的末日徵兆,當下不是已經顯明瞭嗎?“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 地要大大震動,多處必有饑荒、瘟疫,又有可怕的異象和大神蹟從天上顯現。”(《路》21:10-11) 耶穌也説過:“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太》24:37-39) 關於末世的預言,曾出現過太多曲解、亂解經文的謊言,甚至一些異教末日傳説也甚囂塵上。或許人們聽得太多已經麻木了,但是上帝的預言是不可忽略的事實,因爲“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33:9)。但願我們按著可以按著真理謹慎的對待! 禱告:主啊,願我把你的話當真,不要耳朵發沉聽而不聞;主啊,願我在你的話語伏俯,就像年幼的撒母耳說“請說,僕人敬聽”!主啊,願我寶貝你的話語,比精金可羨慕,比蜂蜜更甘甜!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閲讀全文…

  • 耶穌是亞洲人嗎?(簡丹)2024.03.13

    耶穌是亞洲人嗎?或者說,我們可以說“耶穌是亞洲人”嗎?

    閲讀全文…

  • 帖撒羅尼迦將興建大屠殺紀念博物館(漁夫)2017.09.01

      漁夫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天下事專欄2017.09.01 帖撒羅尼迦大屠殺紀念博物館設計外型圖(Courtesy/Jewish Community of Thessaloniki)   使徒保羅宣教到達歐洲的第二站是帖撒羅尼迦。他後來寫了兩封書信給這個教會,回答他們的問題,特別是有關基督再來的問題。   使徒保羅在歐洲的行程   但很少人知道,20世紀初,帖撒羅尼迦的人口中有9萬是猶太人,幾乎佔全城人口的60%。那時,帖撒羅尼迦是奧圖曼帝國很重要的貿易港口,被稱為巴爾幹半島之花。 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將這裡的猶太人送到集中營,幾乎完全屠殺了。74年後,帖撒羅尼迦開始著手建立一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用來懷念當年曾在這裡聚集的猶太人社區。 2017年6月15日,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到達帖撒羅尼迦,參加一個特別的儀式,在即將興建的大屠殺紀念博物館前的碑文舉行揭幕典禮。 參加揭幕式的希臘總理茨普拉斯(中),納坦雅胡(左)及帖撒羅尼迦市長布塔利斯(右)及猶太人社區主席薩爾帖爾 (AFP/Sakis Mitrolidis)   74年前,第一批載送帖撒羅尼迦猶太人往波蘭奧修維茲集中營的貨車隊出發。這個曾經擁有猶太人佔多數人口的城市,終於決定對歷史負責,興建這所博物館。 今天,在這裡的猶太人不到一千。但他們都懷念當年有450年歷史的猶太人社區以及當時特殊的猶太文化。當初,這些猶太人是被西班牙女王伊薩貝拉下令逐出西班牙,而整體搬遷到帖撒羅尼迦的。 長期擔任猶太人社區主席的薩爾帖爾(David Saltiel)說:“猶太人在這裡有500年之久,帖撒羅尼迦的歷史其實就是猶太人的歷史。” 薩爾帖爾是幕後大力推動興建這個博物館的主要動力。 1917年在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家庭 (維基媒體提供)   1912年,希臘人重新取回帖撒羅尼迦的統治權。1917年,一場大火使猶太人社區許多人失去了他們的房子,以至猶太人口從9萬降到5萬5千。二次大戰時,納粹於1941年4月進駐帖撒羅尼迦。但直到兩年後,他們才決定要如何處理在希臘的猶太人。 1942年夏天,納粹要求所有猶太人到市中心的自由廣場登記註冊。1943年3月15日,那天,納粹開始集體裝載猶太人上原來運牛的貨車,開往位於波蘭的奧修維茲集中營。這是從最遠的地方運往奧修維茲集中營的車隊。 1942年7月在自由廣場排隊登記的帖撒羅尼迦猶太人 (德國聯邦檔案館Bundesarchiv)   後續還有18次的貨車車隊。到8月時,一共運送了 49,000 名猶太人到波蘭,留下不到2000人。納粹不只是將猶太人幾乎完全消滅,他們也把在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文化徹底消除。 在運送完猶太人之後,他們的財產被掠奪,猶太人會堂被拆除,猶太人的墳場墓碑石被用來做其他建築。現今的亞里士多德大學就是建立在原來一個猶太人墳場之上。 戰後回到帖撒羅尼迦的少數存活者,想要重建當年的景況。他們重新開始一個希伯來文學校,建了一個小博物館。但他們發現,戰後帖撒羅尼迦的人口大多是希臘人。他們對於緬懷過去的多元化歷史,缺乏興趣。 2011年,帖撒羅尼迦選出一位新的市長布塔利斯(Yannis Boutaris)。這位現年75歲的市長是個非常反傳統的人。他做事直來直往,想要恢復帖撒羅尼迦的多元文化歷史,尤其是當年在奧圖曼帝國時的猶太人及土耳其人的文化傳統。 布塔利斯市長在宣佈興建大屠殺博物館時說:“這個博物館是要完成帖撒羅尼迦的歷史責任。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對這個歷史罪行有更清楚的認識,我們才能知道為什麼歷史不能再重蹈覆轍。” 這個6層樓的博物館將建於當年運送猶太人的火車站附近,佔地5千平方米,預計在2020年完成。德國政府捐了一千萬歐元,另外,希臘船王尼亞兒科斯(Stavros Niarchos)的基金會捐助了一千兩百萬歐元。 帖撒羅尼迦大屠殺紀念博物館的設計圖形(Courtesy/帖撒羅尼迦猶太人社區提供)  

    閲讀全文…

  • 我不免納悶:耶穌不是猶太人嗎?耶穌的門徒不也全是猶太人嗎?新約的作者,除路加醫生外,不也是清一色的猶太人嗎?甚至早期教會的成員,也大都為猶太人。那麼,為什麼連我們這些被猶太人視為“外邦人”(Gentiles)的,都相信耶穌基督是彌賽亞,是真神的兒子,而猶太人卻反而拒絕呢?猶太人不原是橄欖樹上的“好枝子”嗎?(參《羅》11:17-24)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