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教會論壇
-
上幾代人追究有沒有真理、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真實……這一類問題。而Z世代,他們最深層的問題,是關於身份(identity):“我是誰?”
-
這個門就是手機上的各種媒體工具,包括臉書,Instagram,Line,微信,和許多五花八門的軟體。
-
這似乎說明了,在上帝的眼中,奉獻其實成為一種特許的願,是出於人內心自動自發的:是人認識了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榮耀、上帝的旨意,於是心裡被激動,願意把自己歸給上帝。
-
如果我是馬利亞,要是耶穌沒讓拉撒路復活,我可以理解,可能本來就沒存著這種指望。但要是知道耶穌有讓拉撒路不死的能耐,卻讓我經歷失去親人的肝腸寸斷,在得回弟弟的同時,我會不會在心裡對耶穌留有一絲苦澀?
-
筆者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否定教會舉辦的聖誕活動,只是希望我們來深刻地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是罪疚感、責任感,還是怕脫離傳統而不安,覺得這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我們的安全感到底建立在什麼之上?
-
星光下,孩子們早已經圍成一圈,就著月色玩起了搶凳子的遊戲。在少年人的世界裡,懶洋洋的夜正是他們盡情發揮的平台,歡樂的追逐聲在寂靜的野地格外響亮,如同煙火在夜空中綻放。
-
其實,不少“慣用語”的產生,是早期宣教士和教會領袖的中文翻譯不慎,一些口語往往被初信主的人模仿,之後代代相傳,習以為常,成了華人教會的特殊用語
-
Z世代的年輕人,對於自我形象的建立、人際關係的肯定,和社會關懷的參與這3方面,都有很深的期待。偏偏在疫情中,許多見面和學習的機會都被迫轉成了線上模式,使得他們的期待落空。 這兩年的科技發展,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頓下來;相反地,疫情使人更加倚仗科技,反而導致更多科技突破。年輕人喜愛科技,也擁抱科技,但是不代表他們樣樣都行。缺乏導師和同儕面對面的協助,Z世代更感壓力。
-
神的救恩,不是基於人的行為。我們雖不完全,但神在創世以前,即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每每思及神浩瀚恩典,我心讚嘆,何等感恩!
-
因此,若是一個基督徒已預備好領受神的真道,聖靈必定藉著神的道奇妙地運行在聽道者的心裡。在過去近20年的講道事奉中,雖然看見有一些信徒並不是那麼在乎神的話,但還是有許多信徒因著講台的信息得著更新、鼓勵、安慰……也看見信徒們願意回轉、順服神、改變自己,都是因為“聽見”神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