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道不該提建議?——究竟關懷(女書)2022.11.09
關懷既是傾聽、陪伴、支持,又是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給予建議和實際的供應。因為恩慈的上帝也以各樣的方式眷顧祂的百姓。 […]
關懷既是傾聽、陪伴、支持,又是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給予建議和實際的供應。因為恩慈的上帝也以各樣的方式眷顧祂的百姓。 […]
這個門就是手機上的各種媒體工具,包括臉書,Instagram,Line,微信,和許多五花八門的軟體。 […]
筆者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否定教會舉辦的聖誕活動,只是希望我們來深刻地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是罪疚感、責任感,還是怕脫離傳統而不安,覺得這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我們的安全感到底建立在什麼之上? […]
神的救恩,不是基於人的行為。我們雖不完全,但神在創世以前,即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每每思及神浩瀚恩典,我心讚嘆,何等感恩! […]
有位弟兄信主之前,已積極參與教會活動;信主後,更是教會重點栽培的“明日之星”,組織並帶領各種聚會。然而,一兩年之後,他卻沉寂下來,提起事奉就心驚膽跳,甚至變成一個不冷不熱的基督徒。 […]
教會組織是成熟了,辦事有章法了,卻失去了愛人和愛神的心,也看不見生命的寶貴。結果就是在真實的主面前,成為無用的教會。“挪去燈台”就再也發不出光了,一個事工興盛的教會居然失去了見証。 […]
如果身體與想像力果真如此重要,那我們必須慎重思考我們的教會崇拜是否正確地經由身體訴諸想像力。 […]
試問,我們這群人富有嗎?我們有什麼人脈、資源嗎?都沒有。我們自知,我們不是那得了“五千銀子”的人,比如一些大企業家、政府機構,他們一出手就是幾千萬,我們不過從神領了“一千銀子”。問題在於,我們有沒有用好這“一千銀子”? […]
以耶穌的標準套於今日,就是我們接待一個渾身有氣味的遊民的態度,跟接待外請講員的態度,應當並無二致。人看人時,總是先看見跟自己有差異的地方。當教會如此行時,她與世界的本質性差異,就被彰顯出來了。世界不可能看不見這踐行出來的愛,就像人們無法對耶穌那顛覆性的接待舉動視而不見一般。 […]
我們教會使用Zoom已經五六年了,而且我們一直使用YouTube,這在中國教會裡也是比較少有的;通過YouTube,我們早就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和公用平臺;我們也建立了微信公眾號;我們成立了新媒體部,有專業、專職的同工(畢業於慕迪神學院的多媒體專業)來做這個事情。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