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82-Table of Contents(主題:喜樂)
主題文章
我們常對“快樂”和“喜樂”這兩個詞,做絕對的分割,甚至作聖俗的區分——“快樂”是屬世的,“喜樂”卻是屬上帝的;“快樂”是情緒,“喜樂”卻不是。這樣的理解,符合聖經的教導嗎?
一提到“享樂主義”,基督徒馬上會回應:不!這不是聖經的真理,因為主耶穌明白地告訴我們,要為祂背十字架,要為福音走一條受苦、犧牲的道路。但有人,竟主張基督徒“享樂主義”!
1978年,我在國內上大學,也是這麼想的,覺得人不如早早死去。當時我讀尼采,讀薩特,讀叔本華……我終於得出結論:人生一點意義也沒有!活著就是等死!所以最好早早死去,解脫痛苦!
一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很難有喜樂的。要想得到聖靈的果子,往往需要在逆境中操練。這需要我們徹底改變以自我為中心。
有關喜樂的幾本經典書介。
透視篇
- 時代廣場
伊斯蘭國的人捆住我的雙手20天,要我放棄信仰,丟掉十字架。我回答,我至死也不會放棄我的信仰。
抑鬱症只是“心情鬱悶”?還是“精神不正常”?
‧生活與信仰
當我以為一切都歸於平靜,為重獲新生的家庭而喜樂的時候,爸爸用顫抖的聲音告訴我,哥哥又出了問題。
主遭受苦難是替世人贖罪。可是我的苦難不單不能救他人,也不能贖自己的罪。我覺得這樣的受苦,是毫無意義和目的的!
我當初因所謂的相貌、年齡、門當戶對等問題,被未來的婆家拒之門外。男友頂著巨大壓力與我交往。後來,他聽從父母,提出分手。
事奉篇
‧牧者心
華夏小組繼續在我們小小的公寓裡聚會。教會的長老責備我們這是分裂教會。我不知如何解釋,委屈得當場哭了起來。
安息禮拜,是牧者對離世者的家人親友提供安慰和盼望的重要時刻。然而,在安息禮拜的講道,往往是牧者面對的最大挑戰;安息禮拜的講稿,往往是最難預備的講稿。
‧校園與海歸
連續好幾個星期,開了門後只有我一個人出席,連我的太太都問我去幹什麼,我說查經班的鑰匙既然在我手中,我有責任去把門打開,其餘的都交給上帝了。
- 教會論壇
這些出走的,有很高的比例,是在教會長大的信二代(父母是基督徒的孩子)。他們從小跟著父母到華人教會聚會,參加兒童主日學、青少年團契、英文事工……
成長篇
‧見證
50 網絡遊戲是個“坑”/喜樂
理性上,我知道玩網遊不好,但不敢和弟兄姐妹分享,怕他們知道後,會讓他們跌倒。所以,每次與他們見面,我都害怕大家問“今天幹了些啥”之類的話;有時面對大家的追問,我只好選擇隱瞞。
信主這麼多年, 我還是無法放下孩子般地撒賴,問天父:“為什麼?”,“為什麼這麼愛主,事奉主的人會遇到這樣的事?”“為什麼這麼早要把她接去?”……
不敢對袮多要,我的主啊!就請給我三天的曠野,用袮的目光,罩住我。
封三 喜樂/愛德華滋、加爾文
繁體版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簡體版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