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論壇

  • 北美華人教會的文化與牧養(李仁潔)

    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因地域有各自的文化獨特性。這些獨特性,深刻地影響其信徒信仰塑造的過程,以及教會牧養的方式。瞭解這些環境的影響,以及社群文化的獨 特性,對於認識並有效牧養華人教會,是相當重要的。筆者有幸在台灣牧會近9年,其後又在美國事奉近9年,在此不揣淺陋,曝獻這些年(主要在北美華人教會) 的心得,與主內同道一同探討思考。 阅读全文

  • 小議大陸背景基督徒在靈命成長方面的障礙和陷阱(顏敏)

    信主,可以說是我一生最意料之外卻最棒的經歷。作為大陸背景的基督徒,在台灣基督徒為主的教會、大陸基督徒為主的團契中參與服事,我觀察到靈命成長上的一些障礙和陷阱(這些問題,恐怕不光大陸基督徒有,其他背景的基督徒也有),在這裡與《舉目》的讀者分享。 阅读全文

  • 情緒與靈命(李台鶯)

    情緒也反應了人的生命成熟度,是基督徒靈命的指標之一。處境誘發出的個人情緒,會透露出人的心理活動,包括信念、價值觀、動機、欲望等等,因此是十分值得重視的。 阅读全文

  • 理性主義的背後(種籽)

    從中國大陸出來的人,富有理性是出了名的。向他們傳福音,他們會問你許多理性和哲學方面的問題,直到你答不上來。他們又是內心饑渴的人,最容易聽人講,然後思考,尋找真理。這些大陸的信徒,查經、思考、問理性的問題,好像他們的屬靈追求僅僅限於理性知識似的。可是,我本人來自中國大陸,我曉得,理性是我們這批人最常用的防衛手段而已!我們所尋找的,是真正的理解、愛護,以及完全的接納。 阅读全文

  • “自我”與屬靈生命的成長──試析50後、60後大陸知識分子的自我形成及其行為表徵(施瑋)

    “自我”與屬靈生命的成長──試析50後、60後大陸知識分子的自我形成及其行為表徵(施瑋)

    作為這個人群中的一分子,我嘗試從自我形象這一角度,對我們這代人“自我”的形成、特徵、偏失,及其在心理、行為上的反映,進行簡略的分析與反省,幫助我們自己進行自我認識和自我心理輔導,也幫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工彼此理解,減少“誤讀”。 阅读全文

  • 當春乃發生——訪黎廣傳牧師等談“如何推動教會的網絡事工”(蔡越)

    這個網站,就是“基督徒百科網”( www.jidutu-wiki.org),一個成立於2008年9月,卻已經幫助了無數人的網站。這網站,是由美國加州灣區硅谷的教會“基督之家第六家”建立的。 阅读全文

  • 不得不作的回應(王一樂)

    教會可否利用社交網與微博技術,促進與提高(當然不是取代)分區團契和教會成員間的互動?在牧師的家庭探訪與個別輔導的同時,可否利用網絡技術,加構一層教牧關懷機制? 阅读全文

  • 走進人群的新切入點(基甸)

    社交網絡服務(SNS –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是近幾年在互聯網媒體中脫穎而出的一類新型技術應用。社交網絡自從走上互聯網的舞台,就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並與新的3G手機技術結合, 使網民或手機用戶訂閱、查看、轉發、評論各種消息、跟蹤自己關注的人,變得非常簡單、容易。 阅读全文

  • 網絡天地任我傳(夏蔚)

    我在網絡這片天地裡,遇到很多心靈饑渴、迷茫困惑的人。在引導和解答網友的信仰疑問時,我深深感到自己是神的士兵。我這個兵,雖然手無寸鐵,卻有耶穌基督的真理為武器。 阅读全文

  • 不要迷失在“糖衣”中——對於學生福音事工的一點反思(彭博)

    筆者認為,如今在一些教會的學生福音事工,乃至整個福音事工當中,有一個重要問題,非常需要釐清,卻很難釐清,那就是:基督徒在福音事工中的責任,到底為何? 阅读全文

  • 愛學在網路(蘇文峰)

    2003年起,位於波士頓,由專業人士組成的機構“中心學坊”(CentriHall)已開始製作一系列精選自優質的中西神學院、機構、華人學者的網路課程,提供聖經及神學的教學平台。 阅读全文

  • 作山上的城 ──對城市家庭教會發展的一點思考(孫毅)

    孫毅 本文原刊於《舉目》45期            聽一個在社科院工作的朋友說,在上世紀80年代,她想去當地的一個家庭教會瞭解情況,結果發現她得先找“介紹人”,不然根本進不去任何家庭教會。去參加聚會的那天,她下了公共汽車後,一個信徒帶著她走了半個小時才進 到一個住宅樓中,在一個門窗緊閉的屋中參加了一個小群體的團契活動。敬拜結束後,她回到來的那個車站,發現不過用了五分鐘的時間。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劉同蘇牧師去年去北京大鐘寺附近的華傑寫字樓,參加守望教會的敬拜時,在城鐵上遇到一個前來參加敬拜的年輕人,他的手裡拿著從該教會網站上抄來的地址。劉牧師在文章中感歎,或許教會這樣把自己公開出來,更接近聖經上所說的“山上的城”吧! 一、城市家庭教會走向公開化的幾點特徵 第一、進入更具公開空間的寫字樓            對比上述這兩個時期的不同情景,一方面說明,教會所處的整體外在環境,正在向開放、寬容這樣的大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的家庭教會自身在發生變化。 可以看到的表現就是,家庭教會的平均規模、聚會人數在增加,有更多的教會從住宅樓中出來,搬進了更具有社會共同空間性質的寫字樓中——在這個意義上,確認 家庭教會的主要標誌,已經不再是“以住家為聚會場所”,而是是否能持守家庭教會的傳統及神學立場。            家庭教會在整體走向公開化,很多家庭教 會的大門,都不同程度地向社會開放。這表明,無論是教會的帶領者,還是普通信徒,都漸漸戰勝了過去半個世紀之政治壓力在心中造成的恐懼,以及“地下”或者 “非法”的心理,開始以群體,而不是以以往的個體的方式,向社會表明自己信仰基督。            在山上的城中,聚集的是一個社群,當群體中的燈越來越亮的時候,這個山上的城,就是無法隱藏起來的城。 第二、 向堂會型教會的轉型            達到一定規模、搬進寫字樓的家庭教會,常常經歷一種“轉型”,即從過去的團契型教會,轉為有一定建制的堂會型教會。 1. “聯邦”式教會的瓶頸            所謂團契型教會,是指由多個小團契(或小教會),構成的“聯邦” 或“邦聯”式教會或教會系統。這些小團契(或小教會),人數不多,構成形式基本一樣,無論從功能或是建制上,都還不足以承擔一個完整教會當承擔的多個方面 的責任,如福音與宣教、崇拜與聖禮、教導與神學教育、輔導與家庭關懷、社會服務及文化使命等,只能達到最基本的主日敬拜及小組查經。這樣構成的“聯邦”或 “邦聯”式的教會,因為缺少整合的機制,同樣無法發揮一個完整教會所當承擔的功能與責任。            就以守望教會來說,2005年之前,這個教會基 本上是由12個團契構成的 “聯邦”形式的教會。每個團契的事務由團契帶領人決定,而涉及多個團契的共同事項,則由這些帶領人組成的教會同工會來決定。主日敬拜在各團契進行,由團契 帶領人邀請人參加,並受教會調度;各團契收取的奉獻,交由教會統一使用;退修及神學培訓,由教會統一安排……            這種模式,在守望教會發展的初期是很有效的。其優點是,任何團契的人數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都可以按照教會的安排,自動分出新的團契,使團契始終保持著較小的規模(一般五六十人),成員間有較緊密的關係。            同時,由於不斷需要任命新的、能夠獨當一面的團契帶領人,所以團契必須努力鍛煉、培養新的同工,教會因此不斷有新的同工起來。 但這種教會形式的發展,在達到12個團契的時候,遇到了瓶頸。            這個發展瓶頸的最直接表現就是,所有同工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主日講道上。因為有12個團契,每個主日就需要安排12人次的講道。也就是說,在教會牧師及外請講員之外,每個同工每月還需講道2-4次。            在團契的其他事務方面,除主日敬拜外,各個團契力所能及的,只有小組查經。因為靠各團契量力而行,所以效果參差不齊。至於成人及兒童主日學,基本上不成系統,更不用說神學教育、教會刊物,或者網站等事工了。            由於各團契獨立聚會,教會牧師只能關注到同工層面,各團契內的事務全靠團契帶領人。然而團契帶領人除講道、關懷及處理緊急事務外,基本上沒有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其他事工中…… 2. 轉型,也走向公開和透明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