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參與的動與靜(董家驊)2016.11.3
老彼得的公共參與路徑,是否過時了?他是否是用忍耐的德性包裝自身的無能為力?畢竟,2千年過去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已大幅提升,對物質世界的理解和掌握也愈發精確,對改善自身的處境愈來愈有自信。 阅读全文
-
朋霍費爾會選誰做美國總統?(黃奕明)2016.11.01
基督新教的傳統,是強調政教分離,但德國路德宗國家教會卻對納粹政權採取妥協。朋霍費爾對此做出反省,思考政權的源頭,也提醒教會勿忘自己的身份,不要將新教倫理學縮限在個人的層面,也要在實在倫理上負起責任! 阅读全文
-
走出埃利‧維瑟爾的《夜》(臨風)2016.10.04
……埃利放弃了上帝:“第一次,我感受到内心的反叛。我为什么要赞美祂的名?面对这种杀戮,宇宙永恒的君王,那大有能力、大而可威的主宰却是无声无息。” 阅读全文
-
玩與不玩之外——Pokémon GO與人間遊戲(鄭海嬌)2016.07.25
2016年的7月,大眾文化來了一個勁爆的新生力軍:Pokémon GO(簡稱PG)。(註1)-這是日本的任天堂(Nintendo)與美國公司Niantic聯手創建的AR(Augmented Reality。譯為“增強現實”或“擴增實境”。編註1)遊戲。這創舉不但令有20年歷史的舊Pokémon遊戲再度復活,且新版本一夜之間,成為全球遊戲玩家們的新寵。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目前每日有2千多萬的玩家,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受擁護的遊戲。(註2)對這股遽然而至的旋風,相信基督徒可以神學與社會學、哲學、科技等,做多方精彩的對話。此篇是筆者對這現象的淺略反思。 阅读全文
-
基因改造食物何去何從?(潘柏滔)2016.07.22
究竟經過改造基因的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or Organisms。簡稱GMOs。又稱“Transgenic organisms”,即轉基因生物),是如何在農業方面創新,以滿足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的需求?什麼是此類植物的風險、效益和影響?在支持和反對的聲音中,包括基督徒在內的有識之士,應該有什麼立場? 阅读全文
-
從阿里之死看文化的變遷(臨風)2016.07.07
從對阿里形象的改變,我們看出,公平、正義、自由、人權,而非謙卑、謹守、自潔,在現今的美國社會更受重視。 在這個文化框架下,人們不畏權勢,敢於表達自己,具超黨派(宗派)思維,勇於追求夢想。這就是現今之人,特別是千禧世代,所重視的是非觀和價值觀。 然而,有一點千古不變,那就是人性。 人性雖然有光明的一面,卻也永遠是殘缺的。沒有人可以達到自己心目中的道德高原。人性中的殘缺,不論如何隱瞞或修飾,總是以各種臉譜出現。因此,人人都需要福音的拯救,才能脫離自我的牢籠。不過,向不同的是非觀和道德觀的人傳遞福音信息,與在同質社會中傳遞福音,大大不同。最忌諱的就是不尋求瞭解對方,只用“我”的是非觀去評斷他人。這會造成對方在理性上、感性上和直覺上都難以接受福音。 這不是對方是否“心硬”的問題,而是觀念上的鴻溝。人不可能接受與自己道德觀和是非觀相抵觸的信仰。 阅读全文
-
根於靈性復興的生態正義(董家驊)2016.07.04
一位很愛主的白人宣教士對我的朋友說:“基督徒不需要注重環保,因為這世上的一切物質,本來就是上帝創造給人類使用的……“ 朋友轉述給我,並詢問我的意見。我愣了一下,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應。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活該被人類破壞、剝削? 阅读全文
-
閱讀的力量——從《悲慘世界》說開去(夏書慈)2016.06.14
看完馬呂斯和楊腓力的故事後,不禁反思:自己有多久,沒有這種深刻而震撼的閱讀了?身處“淺閱讀時代”,我越來越習慣在手機、電腦屏幕上,用拇指滑動閱讀。內容越來越速食化,看完一篇文章後也不是沒有感動,但感動是那麼容易消失,“1分鐘看完,10秒鐘感動,然後就什麼也不剩”。那麼,我們該如何深入地閱讀呢? 阅读全文
-
意念是有後果的——簡談世界觀的影響(林彥宏)2016.05.26
筆者希望自己能將聖經真理運用到生活的每個層面上,故而閱讀了《前車可鑒》、《世界觀的故事》、《使萬民作門徒——以真理的大能轉化不同的文化》,及一些相關書籍、講章,現簡略地跟大家分享。 阅读全文
-
基督徒難民潮對中東未來的影響(漁夫)2016.05.24
由於不停的戰爭與迫害,造成了原住在中東(尤其是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基督徒,像是止不住的血一樣向外逃難。一份新的報告指出,如果基督徒繼續不斷地離開,中東將會遭受極大的損失。 阅读全文
-
世界回教領袖呼籲保障基督徒的兩項聲明(談妮)2016.05.21
由於ISIS 一直在中東實施對基督教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滅絕行動,因此在2016年1月25-27日之間,來自120個國家,超過250位的穆斯林宗教領袖、國家元首、學者等,聚集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Marrakesh, Morocco),聯合發佈了750字長的《馬拉喀什宣言》(Marrakesh Declaration)。 阅读全文
-
從《驚爆焦點》看教會的誠信體制(方鎮明)2016.05.19
天主教神父性虐兒童的醜聞,是一個實際的例子。根據2004年約翰傑刑事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 的調查,美國天主教的主教,在1950年代,已經注意到,神父性虐待兒童的情況很普遍(註3)。到了2015年,美國的寫實電影《驚爆焦點》(Spotlight),再次揭露出情況的嚴重性。該片榮獲2016年第88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敘述了2001年《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的記者,如何揭發波士頓樞機主教羅賓納(Bernard Francis Law, 1931~),在帶領教區的30年期間,隱瞞90位神父性虐兒童的事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