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世界觀著手(黨生)
廣義來說,每位信徒都是宣教士。只是宣教的對象,多半是相同地區、相同文化的人。然而,傳福音給“自己人”,是不是一定“好說話”呢?不一定!除非他們和你是“同類族群”(homogeneous group),而且思想体系都和你的一樣,否則,在傳講福音之前,你就不能不下宣教士當下的功夫──瞭解聽福音之人的世界觀。 阅读全文
-
愛火重燃(方鎮明)
既然愛是這樣重要,人能在教會中找到愛嗎?基督教不是愛的宗教嗎?為什麼很多人在教會中感覺不到愛呢?為什麼很多教會會員之間,只有“你好”和 “再見”呢? 阅读全文
-
北美華人教會的文化與牧養(李仁潔)
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因地域有各自的文化獨特性。這些獨特性,深刻地影響其信徒信仰塑造的過程,以及教會牧養的方式。瞭解這些環境的影響,以及社群文化的獨 特性,對於認識並有效牧養華人教會,是相當重要的。筆者有幸在台灣牧會近9年,其後又在美國事奉近9年,在此不揣淺陋,曝獻這些年(主要在北美華人教會) 的心得,與主內同道一同探討思考。 阅读全文
-
恩典更新──論城市植堂事工的方向(高真)
筆者是北京福音教會的牧者。今年,筆者有機會前往美國,學習提摩太‧凱樂(Timothy Keller)牧師所牧養的紐約救贖主長老教會(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的植堂事工理念。本文所分享的內容,是此次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阅读全文
-
小議大陸背景基督徒在靈命成長方面的障礙和陷阱(顏敏)
信主,可以說是我一生最意料之外卻最棒的經歷。作為大陸背景的基督徒,在台灣基督徒為主的教會、大陸基督徒為主的團契中參與服事,我觀察到靈命成長上的一些障礙和陷阱(這些問題,恐怕不光大陸基督徒有,其他背景的基督徒也有),在這裡與《舉目》的讀者分享。 阅读全文
-
情緒與靈命(李台鶯)
情緒也反應了人的生命成熟度,是基督徒靈命的指標之一。處境誘發出的個人情緒,會透露出人的心理活動,包括信念、價值觀、動機、欲望等等,因此是十分值得重視的。 阅读全文
-
理性主義的背後(種籽)
從中國大陸出來的人,富有理性是出了名的。向他們傳福音,他們會問你許多理性和哲學方面的問題,直到你答不上來。他們又是內心饑渴的人,最容易聽人講,然後思考,尋找真理。這些大陸的信徒,查經、思考、問理性的問題,好像他們的屬靈追求僅僅限於理性知識似的。可是,我本人來自中國大陸,我曉得,理性是我們這批人最常用的防衛手段而已!我們所尋找的,是真正的理解、愛護,以及完全的接納。 阅读全文
-
“自我”與屬靈生命的成長──試析50後、60後大陸知識分子的自我形成及其行為表徵(施瑋)
作為這個人群中的一分子,我嘗試從自我形象這一角度,對我們這代人“自我”的形成、特徵、偏失,及其在心理、行為上的反映,進行簡略的分析與反省,幫助我們自己進行自我認識和自我心理輔導,也幫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工彼此理解,減少“誤讀”。 阅读全文
-
不如留給專家做(李衛寧)
在讀經、解經時,常涉及字詞的理解。我們對66卷聖經是否有整全的認識、對經 節是否有正確的把握,這些都與我們對字詞的理解有關。不同的解釋,會導致不同的解經。若錯解了字詞,輕則顧此失彼,解釋得通這句、卻解釋不通那句;重則可 、能混淆了真道。故此,解經時養成嚴謹的求證態度,頗為重要。 阅读全文
-
我寫《雖至於死──台約爾傳》(張陳一萍)
這是一個家庭、兩個世代、五個人的故事。在“每月百萬中國人死於沒有基督”的時代,台約爾(Samuel Dyer)祖孫三代,立志為中國人而活、為中國人而死,正應了聖經裡面的一句話 :“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12:11)。 阅读全文
-
當春乃發生——訪黎廣傳牧師等談“如何推動教會的網絡事工”(蔡越)
這個網站,就是“基督徒百科網”( www.jidutu-wiki.org),一個成立於2008年9月,卻已經幫助了無數人的網站。這網站,是由美國加州灣區硅谷的教會“基督之家第六家”建立的。 阅读全文
-
不得不作的回應(王一樂)
教會可否利用社交網與微博技術,促進與提高(當然不是取代)分區團契和教會成員間的互動?在牧師的家庭探訪與個別輔導的同時,可否利用網絡技術,加構一層教牧關懷機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