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bh71
-
我們深信,這是上帝在中國及普世救恩計劃的大工,絕非偶然。我們理應見證個人參與查經班的成立、成長的過程中,如何經歷上帝的帶領;分享查經班成長到成立教會的過程,有哪些美好的經驗及失敗的教訓;研討當今中國及海外新成立的教會, 如何從過去北美的經驗得到借鏡。
-
本文原刊於《舉目》71期。 黎端 搖晃的火車內,羅志翱擠在低頭看手機的乘客中,忽然想起20年前的一樁往事。 那時他還是大學生,剛剛受了浸。不過,他的生活和信仰真沒什麼關係。他照樣我行我素,照樣不太看得起人,包括那些可憐的教授們。 一個週末,同班好友邀請他去家住兩天玩玩。同學家遠,要坐火車才能到達。那時少有手機。他們就事先約好,羅志翱到站後,用公用電話打到朋友家中,朋友再出來接他。 火車一到站,羅志翱就奔向公用電話亭……一摸口袋,居然忘了帶硬幣出來!正當他把口袋翻了又翻的時候,電話機前有一人剛剛哭著掛了電話。羅志翱看看那人,才發現是個流浪漢——大熱天穿著發黑的棉襖,鬍子耷拉、頭髮黏膩,夾著濃烈的酒臭汗味。 這兩眼睛哭紅的流浪漢居然看出了羅志翱的窘境,一個字沒說,哆哆嗦嗦地伸了一隻髒手到口袋裡,掏出一大把硬幣塞在他的手中;然後擦著眼淚離開。 羅志翱握著硬幣,愣著,一直到流浪漢的背影消失。那一刻,他的腦子癱瘓了。流浪漢的舉動打破了他固有的評判人的標準,讓他體會到對方的善良和自己的醜惡,也粉碎了他內心的自我崇拜…… 在疾馳的火車上,邁入中年的羅志翱,繼續思考著當年留下來的疑問:人到底有多少價值?《創世記》1:27說,上帝是“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 ”。也就是說,上帝的形像值多少,人就值多少。所以,不管你是企業家,還是流浪漢,都是無價之寶。 想到這裡,羅志翱掃視車廂:這邊兩位珠光寶氣的貴婦,那邊白髮蒼蒼的老先生,下一位,再下一位……天父是怎麼評價他們的呢?《撒母耳記上》16:7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那個外表又髒又亂的流浪漢伸出手的那個瞬間,是多麼令人動容啊! 火車到站了,羅志翱隨著人群走出車站。他的腦海依舊停不下來:如果主耶穌現在走到他面前,他能認得出來嗎?自己會不會像當年的法利賽人一樣,假設彌賽亞是達官貴人,因而與主擦肩而過?《以賽亞書》53:2-5描寫主耶穌: “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羡慕祂。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上帝擊打苦待了。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想到這裡,羅志翱的鼻子一酸。他順勢就街邊的座椅,坐了下來。路邊的行人,一位接著一位,從他的身邊經過,並沒有人在乎他。可是他確實地知道誰在乎。他不禁開口禱告:“天父,請原諒孩子總是憑著地位、成就、智商、打扮來給人打分!求你給孩子一顆誠實無偽的、愛人和尊重人的心。謝謝你把獨生愛子賜給我,在我瞧不起祂的時候救了我,讓我學習重新做人。天父,這一輩子可以認識你,被你改變,真好!” 羅志翱站起身,他開始微笑。他再次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作者現住紐約,從事於量化投資策略。
-
本文原刊於《舉目》71期。 夢非 愛麗絲是我們神學院教授克利斯丁的女兒。 一年半前,師母因心臟問題,突然暈倒,入住療養院。我們聞訊往訪,愛麗絲服事母親在側,精神奕奕,機智幽默。 過去,不論我作學生時,還是後來教成人主日學,每逢請教克利斯丁老師問題,他總不厭其煩。但自師母身體違和,有時會找不到他們。愛麗絲瞭解父母的行蹤,我因此常去電她家。 某次,兩老遠行去休養。愛麗絲問,可有為我效勞之處?我把問題提出,她即刻解答,且提供資料供我參考。我暗自慶幸老師有女可繼承衣缽。其後才知,原來愛麗絲與父母一樣,乃Biola大學神學院高材生,難怪! 愛麗絲在好萊塢某教會教成人主日學,且是司琴。丈夫乃教會執事會主席。 追思禮拜 今年3月,得知愛麗絲腰椎癌病變、可能不久人世的消息。起初我以為自己聽錯了,但愛麗絲坦然地告訴我:約莫一個月前看診,醫生說她只有六、七個星期可活。激動中,我說:“即使如此,我還是相信上帝能行使神蹟……”她說:“我也信……但我是在祂的手中!”聲音響亮,語氣堅定、無畏,完全聽不出有病在身。後來我才聽說,她其實經常極其疼痛。 沒有多久,即傳來她離世的消息。我們參加了她的追思禮拜。 吉姆,她的丈夫,主領聚會。他忍住悲傷,帶領大家一起唱她生前喜愛的詩歌。他說,這是一個慶典,因為愛麗絲不再受苦。 他請兩家共同的友人——芝加哥的一位牧師,作了禱告。然後,請在場的親友並教會的弟兄姊妹分享:“愛麗絲與你”(What Alice meant to you)。 十幾位來賓搶著舉手。第一位發言者,是愛麗絲的摯友。她和愛麗絲都有病痛,經常彼此鼓勵。她說愛麗絲直至最後一刻,都沒有發怨言責怪上帝,或說出違背信心的話。台下好幾位同時點頭,表示同意——愛麗絲總是信心十足。 同教會的幹事形容愛麗絲:當人有需要時,“她永遠在那裡……”這又引起一致的共鳴。有人說,如果遭遇挫折,肯定會得到她的安慰。 愛麗絲的表兄弟是牧師,有一次遭逢教會巨變,首先來鼓勵他的,就是吉姆和愛麗絲。 愛麗絲有一位表弟,人長得英俊,卻有點弱智,他說最喜歡接到表姊的電話。 一位黑皮膚的男士,朗誦自己寫的詩。他舉《雅各書》1章,來表明愛麗絲的信心經得起考驗。衆人又不住點頭。 一位氣質高雅的女士說,希望自己未來不論遇何事,都經得起考驗,像愛麗絲一樣,走得優雅。 一位棕皮膚的高個女孩說,吉姆和愛麗絲有如漢堡與薯條,看見其中一個,一定會看見另一個,“他們好像我的父母”。 一個小時倏忽過去,眾人還說不完。要到這樣的時刻,才真正地認識一個人! “愛麗絲……1948年來到世間,2008年進入永恆……” 精緻禮物 珊朵拉——愛麗絲的弟妹,率領他們夫婦收養的十幾個孩子(包括依索比亞及羅馬尼亞裔),唱《你信實何廣大》,並朗誦《傳道書》3章及12章。孩子們認真獻上的音樂與經文,成為一場完美的敬拜,吸引了每一位與會者。 接下來是那位芝加哥來的牧師證道。他沒有一句浮泛的安慰或溢美,而是始終圍繞著上述的3處經文(《傳》3、12章,《雅》1章)。他說,上帝在掌管。祂的時候總是對的,沒有人能自己選擇。人當趁著年輕,精力、體力俱佳時服事上帝。“生命短暫,稍縱即逝,唯為主活,存到永遠。” 他說,愛麗絲沒有寫過一本書,沒有上過電視節目,然而每一個與她接觸過的人,生命都受她影響。她已作成善工,活出美好(A job well done, a life well live)。 對於她周遭的人來說,她就像耶穌。 藉此題目,牧師將救恩講解清楚,並且發出呼召。在座有幾位站起回應,禱告,並接受耶穌基督作自己的救主。 師母坐在輪椅上,鼻子戴著氧氣罩,神情開朗,沒有一絲悲戚。老師後來才出現,說:“這是一個快樂而非悲傷的時刻!” 是的,教堂裡擺著幾張愛麗絲小時候的相片,以及與吉姆結褵37周年的合照。看得出,她是被鍾愛的。講臺上墻壁兩邊,懸掛著兩籃蓬鬆的綠色植物。講台前是美麗的藝術花架,白底起銀藍細紋及小點的棺木上,覆蓋著一束花,像一盒精緻的禮物——愛麗絲即是上帝賜給她周遭之人的禮物,她的一生祝福了周遭的所有人。 儀式結束後,大家排隊安慰家屬。接下來的葬禮與例行的餐會,教會的弟兄姐妹自動、自發地幫忙,帶菜的,與預備飲料、餐具的,合作無間。 《傳道書》7:2說得不錯:“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誠然,可以學習寶貴的生命功課。 久久芬芳 幾個星期後,我再與老師碰面時,他說:“我幾乎無法想像,她已經不在人世了!”這是他老人家首次向我流露真實感受。愛麗絲向來最顧念父母親,吉姆和岳父也向來無話不談。 2個月以後,師母也走了。愛麗絲想必已經在天堂門口迎接媽媽了。 愛麗絲從來不是什麼焦點人物,不是媒體感興趣的對象。可是她無論何往,都帶著基督的馨香之氣。正如後漢名家崔瑗“座右銘”所謂,“曖曖內含光……久久自芬芳”。她雖然死了,卻因信仍舊說話。 作者來自台灣,從事文字工作多年,現住美國洛杉磯。
-
要送兒子去上跆拳道課了。我拎起皮包,打開抽屜拿車鑰匙。伸手往抽屜裡一摸,“咦?”再摸,不祥的預感彷如烏雲罩頂。於是我將周邊的櫃子、桌子、檯面,快速地掃過。還是沒有!
-
本文原刊於《舉目》71期。 王敏俐 為了完成我先生的夢想,在2012年底,我們拜訪了維也納,以及維也納大學附近的弗洛伊德故居。 說到弗洛伊德故居,你心中想到什麼?或許你和我一樣,渴望在這裡,窺見心理學大師的內心世界。 有人將弗洛伊德定為影響世界歷史的三位猶太人之一。他的魅力何在?他的魅力在於:在看得見的現象裡,發現看不見的事實;在看似鬆散的隨機事件裡,發現互為因果的邏輯——我們的意念、欲望、夢境、行為模式、心理狀態……都與個人成長經歷緊密連結。 三種焦慮 一個好醫生,有兩個必備的專業素養:第一,能根據病患的病徵,做出正確的診斷。第二,為病情找到最合適的治癒之道。 從第一點看,弗氏是好醫生,因為他致力研究、分析、歸納出人焦慮、恐懼的來源,以及呈現方式。他發表過《抑制、症狀與焦慮》一文,提出人所面臨的3種焦慮: 1. 現實性焦慮。現實生活中有無法掌控的事物,人因此產生恐懼。這樣的焦慮是真實存在的。因為無論人有多大能耐,能以解決多少難題,最終逃脫不了死亡。面對現實生活,人存在著本能性的恐懼。 2. 神經質的焦慮。人對於未知世界,會產生一種誇大的恐懼與無助感。其反應出人類的所知、所做、所見的有限。面對人生的局限感,人類會本能性地產生焦慮、恐懼與無助。 3. 道德上的焦慮。當人的心思與行為違背自己的良知,人會聽到心裡的自我責備,會感到深深的羞恥與罪惡。焦慮的存在,是因為我想做的善,我做不到。我不想做的壞,我偏去做。 的確,我們越檢視自己,就越發現,有太多的時候,我們所說、所做的,正反應著我們內心的恐懼——對於失業的恐懼,驅使我們不斷地自我剝削;對於失去所愛的恐懼,驅使我們不顧一切占有;對於受傷害的恐懼,使我們裹足不前…… 困局依然 除了病情診斷正確,一個好的醫生,也知道該怎麼帶領病人走向康復之路。這一點,卻是弗洛伊德的可爭議之處。 弗氏故居,在一幢公寓的二樓。一進去,先是弗洛伊德的病人候診室——當年弗氏的病人即是在此,等候生命的重整,期待靈魂跨越瓶頸、破繭而出——其實,這不是所有現代人的渴望嗎?即便過了近一個世紀,人的焦慮與恐懼不減反增,人類的靈魂困局依然。 走過候診室,是弗氏看診處。弗洛伊德鼓勵病人說出經歷過的、困擾內心深處的傷害、恐懼與痛苦——無論事件是否年代久遠,是否不堪啟齒。他的理論是:一種疾病的後面,往往隱藏著另一種疾病。要治療任何一種現存的精神創傷,都必須首先追尋出那個很可能發生於多年前的根源性創傷,然後對其進行疏導。 弗氏為人類焦慮起源的3種分類,對基督徒來說,並不陌生。因為,聖經就是一本陳明人類心靈困局的書。人的身體、精神官能的失序,的確反映出其心靈世界的破碎。我們背離創造我們的上帝,也擺脫不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罪行。自我為中心,使得我們的理性、意志與情感都扭曲。我們在罪惡中找快樂、不當笑而笑、無視自私行動對自己及他人身心可能產生的巨大傷害…… 兩種回答 弗氏以“人間為何有苦難”為理由,否定上帝的存在。其實,苦難不是上帝造成的,是人執意遠離上帝,導致的必然終局。 聖經中提到一個婦女,在行淫時被逮個正著。按著猶太人的法律,她應該被群眾當場用石頭打死。有人把她帶到耶穌的面前,要看看耶穌怎麼處置。 從表面看來,這個婦女最真實感受到的,是死亡的恐懼。但是,如果更深一層地剖析,我們更看見女人心中的無奈與掙扎:誰願意陷入一段不正當的感情呢?很可能,她在婚姻之外,愛上了另一個男人。很可能,她是別人婚姻裡的小三……她何嘗不想走出情慾的困境,坦然地活著?然而慾火吞蝕了她的良知與理性。她鋌而走險,不顧一切地享受罪中之樂。 最可惡的是那個男人,在這個女人最脆弱、最需要保護的時候,不但沒有站出來承擔責任,反而背叛了她,把她獨自一人留在審判台前。兩個人的罪孽與羞恥,全由她一人承擔! 若眾人將這婦女帶到弗洛伊德面前,他會怎麼回應? 弗氏的回應可能是:人生就是一連串的苦難,是一場本我(原始情慾)、超我(道德意識)與自我(調節本我與超我過程中的人格呈現)的拉鋸戰。婦人的痛苦來自於,民俗、規範與社會權威所施加的控告與壓力。社會的單一道德標準,壓抑了人類的原有面貌、真實傾向、身心需要。 弗氏,乃至整個當代心理學,都懷抱這一個巨大的野心,就是以心理學模糊罪的定義,紓緩人心中良知的譴責;將上帝所定義的道德絕對標準相對化。 為躲避形式主義的愚昧框架,他們以後現代的視野高舉解放旗幟,如性解放。殊不知,沒有道德保護的解放運動,帶來的是家庭的破裂、社會的瓦解、無可逆轉的心靈浩劫。 那一日,犯奸淫的婦女被帶到耶穌的面前。耶穌說,在你們當中,誰是沒有罪的,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當時在場的人,由老到少,每一個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石頭,一個一個離開。耶穌轉而對婦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不要再犯罪了。 在整個過程中,耶穌沒有否定、沒有模糊上帝所設立的絕對道德標準。祂提醒每一個以權威之名拿起石頭、準備懲罰別人的人:我們在罪惡面前,都是無藥可救的失敗者! 耶穌是唯一有權柄、有權威去審判那婦女的人。然而祂不是要叫人在審判中滅亡,乃是要人認識自己的軟弱與局限,回到祂的面前,接受祂的救贖,經歷祂的恩典。唯有祂有權柄赦免那個婦女,因為祂在十字架上,為所有人承受了死的刑罰。 然而耶穌給那婦女的,不只是赦免,而是整個生命的更新。唯有祂有能力、有資格對婦女說:去吧,不要再犯罪了!祂是生命的光。跟從祂的,就不在黑暗裡走。 耶穌直接挑戰人類面對死亡的無奈、面對自身局限的無助、面對罪惡引誘的無能。因為祂,人類從罪的捆綁中釋放,有了永生。 雪茄氣味 弗洛伊德架構出來的心理學理論,是以無神論與唯物主義為思想根據的。 然而當我們真實、全面地去探索他的心靈世界時,我們會發現,人真是錯綜複雜的矛盾體。一個人的文字世界與真實自我,往往有著令人無法理解的差異與斷層——根據弗氏女兒安娜的引述,弗氏與友人書信往來時,常引用聖經。他致力剖析人的性心理,卻過著清教徒般的生活,一生對妻子忠貞。 走進弗洛伊德的書房,那是當代心理學的啟始點、揭開潛意識奧秘的發祥地。100年前的此刻,弗洛伊德可能正坐在這裡,沉思、著書,或者激動地辯論。漫步在他的故居,晚了100年,只能對著墻上的老照片,低吟時空遞轉中的自白。 午後的陽光從窗口探入。傳說,老菸槍弗洛伊德一天要抽一盒雪茄。現在的書房,少了雪茄的氣味,也顯得特別寂寞。 作者來自臺灣,留學德國,現居美國。
-
亞裔移民的下一代很少留在原來的亞裔教會,成年後多數選擇多族群、多文化的新型教會,例如Mosaic,Newsong,等等。這類新型教會沒有傳統教會“文化戰爭”的包袱,與文化接軌良好,充滿活力。近年來有更多亞裔領導的新型教會出現。他們更能滿足亞裔下一代的需要。這批領袖都是三、四十歲的亞裔新生代。
-
我的信仰脫離了我的日常生活嗎?教會服事,和我的家庭、工作,有沒有全然不相干?
-
筆者在北美牧會20多年,常常見到一些基督徒雖信主多年,卻對教會中的服事興趣缺缺。也有些基督徒,雖然參與服事,但原因只是:“教會需要幫忙。”或者,“從上帝領受的恩典很多,應該回報。”
-
如果讓一個傳道人形容自己的生活,多半是“忙”和“累”。傳道人除了負責主日講道、帶領查經、禱告會、探訪關懷等教牧性的事工外,還要參與教會的管理、決策,以及外面的各種會議、研討。還要受邀出席婚宴、葬禮、喬遷之喜等等。
-
從1977年開始在大學教書,並在教會團契作年輕人的輔導起,我們夫婦就和身邊的大學生、研究生、 及訪問學者結了不解之緣。幾十年過去,早已華髮蒼顏,然而圍繞四周的,卻是更年輕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