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09

  • 這條小路(楊中青)

    永不能忘記那個晚上,救護車的笛聲由遠而近,以前總是呼嘯著穿街而過,那晚卻停在我家門前,帶走生病的老大,而留下的是無盡的驚恐與問號。經過醫生的檢查証 實,老大患的是腦癌,從此這條路成了傷心之路。此後,開車往來於醫院和家的路上,想到孩子所受的肉体的痛苦,醫藥的有限和身為父母的無助,不禁淚流滿面。

    閲讀全文…

  • 永芳 本文原刊於《舉目》38期        “咚、咚……”,我聽到了輕輕的敲門聲。開了門,幾個十來歲的小伙子,或捧著鮮紅玫瑰、或提著購物袋、飲料等,一言不發地走了進來,笑咪咪地看了我一眼,快速穿過教會的副堂,走進大堂。        這是週五下午,青少年團契(Morning Star Fellowship)在教會的聚會。有時聚會之前先聚餐,通常是姐妹們在廚房忙前忙後,遇特殊活動也多半是姐妹們在製作生日卡、邀請卡等,所以平常是姐妹們較早來到教會,今天小伙子們先來教會倒是有點特殊。         感覺到這些小伙子進進出出、忙得緊,我繼續埋頭準備成人查經聚會材料。“請問您們今晚查經還是八點開始嗎?”抬頭一看,一個小伙子不知何時已站在我身邊,沒 頭沒尾地問了一句,我點了一下頭。“那八點以前我們可以用副堂嗎?”“當然可以,八點以後你們若要繼續使用,我們可把今晚查經聚會換到大堂。”“不、不, 八點以前就行了。”小伙子滿意地轉身走了。         將近六點,我走向大堂。才步入大堂,立刻眼睛一亮:屋頂上綴著彩帶,平日崇拜的椅子全移到一 邊,空出來的地方搬進兩張大長桌,桌上鋪著漂亮桌巾,配著鮮紅玫瑰、金邊裝飾的餐盤,同色系的金邊紙巾,長桌兩邊整齊放著高背椅子。“你們今晚有特別聚會 嗎?”“是的,今晚是感謝姐妹之夜(Sister’s Appreciation Night)。”“因為平常姐妹們辛苦了!”我還沒會過意來,他們已經解釋了。我再抬頭向廚房望去,只見兩個大男生圍著圍裙,正在忙著,“你們要請她們吃 飯嗎?”他們點了點頭,我這才看清已到的全是年輕弟兄們,而屬於青少年團契的姐妹們一個也沒到。好一個感恩之夜!感謝姐妹們!        晚上八點後,陣陣笑聲不時由大堂傳進副堂,我心中暗想:好熱鬧!成人查經聚會散會時,青少年團契還在繼續。週日,見到青少年團契的姐妹們,我問:“感謝姐妹之夜還好嗎?”,她們立刻眼睛發亮、笑著說:“太好了!太驚喜了!”        原來那晚姐妹們來到教會後都被請到副堂。副堂的桌上零散地放了一些前一個週五晚聚會後吃剩的點心,和幾個罐頭,及長短不一、大小不齊的筷子、叉子、餐盤。姐 妹們在“感謝姐妹之夜”看見這樣的擺設,難免有些失望,但想想小伙子們平常在這方面本來也就少有機會練習,他們有心辦“感謝姐妹之夜”,也算不錯啦!         姐妹們正努力打起精神之時,聽到“請到大堂集合”,心想大概是去大堂唱詩歌吧,於是起身向大堂走去,一進大堂,就被華貴高雅的整体佈置所震懾,不由得歡呼驚 叫起來,這時弟兄們奉上一人一朵長梗玫瑰,再端出弟兄們精心製作的晚餐,餐後開始遊戲聚會。不但如此,會後姐妹們又各有禮品一份。         弟兄們的安排,姐妹們大大驚喜,使她們個個High(快樂)到極點。          我年少時把客氣話“都是自己人嘛,別說謝啦”當真,以為“謝謝”是對外人才用的詞句。親朋好友之間若說上一句“謝謝”,那就見外了。只能把謝意藏在心中,待 他日有機會再回報。因此我只有在作文時,會寫幾句感恩的話。事實上正由於平日缺少練習,機會來時也就不會說,更別說回報了。當別人覺得我驕傲的時候,我也 總覺得別人不了解我。長大後体會到說聲“謝謝”,並沒有自己人與外人之別,這是花了很大的代價才明白的,至於學習如何用行動表達,就更是在代價中再加上淚 水,一點點學來的,直到今日。          看到教會中青少年的活動,使青少年有機會學習對身旁的人表達感恩,這不僅是學習說聲謝謝,更是學習及時用心與行為表達謝意。這是多麼美的全面學習。 作者來自台灣,畢業於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現任橙縣基督教會傳道人。

    閲讀全文…

  • 本文原刊於《舉目》38期 普天之下萬民萬族 都當向主歡呼頌揚 敬畏事奉虔誠頌讚 到主面前高聲歌唱 All people that on earth do dwell, Sing to the Lord with cheerful voice. Him serve with fear, His praise forth tell; Come ye before Him and rejoice. 普世當知獨一真神 親手創造萬物萬人 我們都是上主群羊 主必看顧提攜牧養 The Lord, ye know, is God indeed; Without our aid He did us make; We are His folk,…

    閲讀全文…

  • “汶川!永遠的痛!”當災區的影像漸漸在我們心中褪色,災民的哭聲漸漸在我們耳旁消逝時,我們要藉著幾篇文章來回顧這一年來的發展,思想神在這件事上的心意,請看我們編選的海顏姐妹(4頁,蜀道通天)、基甸弟兄(6頁,地震救災中“傳教”,引發爭議)、王怡弟兄(9頁,聖殿、真道與城牆——四川震後365天)和星余弟兄(13頁,汶川秋菊)的文章。

    閲讀全文…

  • 當時的美國,汽油站有三個廁所:白種男人、白種女人和有色人種。百貨公司有兩台飲水機:白種人和有色人種。大多數博物館,每星期有一天,開放給有色人種,其餘日子,有色人種一概不能進入。還有一些博物館,連一天都不給。

    閲讀全文…

  • 從一、二百元到百萬、千萬; 時裝、娛樂讓位給災民、災情, 中國人都在為一群人焦急,為一件事掛牽。 死在地上發動,生在中國發動!

    閲讀全文…

  • 基督徒在地震救災中傳福音的行為,在網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首先有非基督徒網友,批評基督徒沒有盡力向災區人民提供實際幫助,相反,不顧災區人民感受而強行“傳教”。爭論之下,基督徒的看法也出現分歧。

    閲讀全文…

  •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中國。如果將1949年到1979年這30年,看作中國教會在逼迫中持守祭壇、養成生命根基的時代,將1979年到2009年,看作“在轄 制之中稍稍復興”的30年,那麼,我們看見,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無論對中國教會來說,還是對世俗政權而言,似乎都是一個象徵性的轉折。

    閲讀全文…

  • 基督徒討問說法,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其他人──如果在災難面前,基督徒不能向世人提供一個說法,而是保持緘默,自然有異教提供解釋。所以,當世界遭遇災難的時候,基督徒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不但是救災的人道責任, 更有為災難提供說法,在災難面前宣告上帝旨意,並引導國人歸向上帝,得享安慰、拯救的屬靈責任。

    閲讀全文…

  • 我成長在基督徒家庭。但是我對神的瞭解卻不深入,很多時候,神好像是別人的神,不是我的神。我在浙江嘉興讀大學。大二的時候,我們有了學生團契,是在一個偏遠、有點破舊的小房子裡聚會。我從此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