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5
-
本文原刊於《舉目》75期。文/歡然。3歲時,我離開外祖父母,跟著父母到大西南。據說,我一連幾天不說一句話,無心飲食,憂傷至極。外祖父母的愛,永遠留在我心靈最深處;我心中從此種下憂鬱的種子。
-
2015 年 10 月 1 日,在美國俄利根州的一間社區大學(Umpqua Community College),發生了一起校園槍擊案。據其中一位生還者回憶,槍手的主要對象是基督徒,他當眾詢問誰是基督徒,要基督徒站起來,然後開槍射殺他們。(註 1)
-
本文原刊於《舉目》75期。文/吳世芳。公元前536年,5萬多猶太人,從巴比倫啟程,歸回耶路撒冷。他們長途跋涉,餐風宿露,從迦巴魯河畔起行,一路向西行,目標是田園荒蕪、牆垣倒塌的耶路撒冷……
-
本文原刊於《舉目》75期。文/呂燕。在小組裡,一個弟兄用了一句流行歌曲,表達他對困境的感受。話一出口,大家紛紛回應:不要總聽流行歌曲!我們基督徒應該聽讚美詩。
-
駭客們似乎以俠客自許,對那些被公佈名單的人毫無憐憫,只覺得名單上的人是活該的,但不可否認,駭客們的確觸法。然而,這樣自許替天行道的行徑所講求的義,不過是像一塊破布的義。
-
唐寧指出,關聯性並不意味有因果關係。但是,當他將其他的因素,包括教育,是否從小參加教會,鄉村/城市差異,以及收入都加以控制後,他達成一個暫時的結論,認為互聯網的使用是造成不參與教會的原因。
-
著名教育學家巴默爾以其自身經歷與獨到見解,告訴讀者這種種問題的起因,在於人往往根據假象來行動,違背了內在的真實,也悖離了外在的真相,以致失去真正的自由與力量。
-
本文原刊於《舉目》75期。文/蕭靜馥。自從兒子進了高中,就告訴父母,他要重新考慮上帝是否存在。他認為父母騙了他多年,讓他相信了一個編造出來的上帝。
-
本文原刊於《舉目》75期。文/劉志遠。我們心裡不免嘀咕:我們哪裡有使一個小子跌倒啊?我們這些基督徒父母不都很殷勤地、亦恭亦敬地從小就帶孩子上教會嗎?
-
本文原刊於《舉目》75期。文/盧駿先。民族沙文主義是撒但以民族為偶像,誘惑人驕傲、鼓動人瘋狂的毒藥,卻十分適合罪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