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February 2017
-
《全民神學家巴刻》不但是巴刻的生平傳記,更是呈現英國聖公會現代歷史及二戰後福音派的發展史。其中包括兩件敏感且饒有趣味的事件:打擊凱錫克大會(Keswick Convention)、與鍾馬田(Martyn Lloyd-Jones)決裂,勾勒出本書具票房的回憶錄亮點,也映照出巴刻個人的特質與思想路線。
-
點燃蠟燭,示意晚餐開始。蠟燭的光提醒我們,上帝是光,上帝與我們同在。小朋友為彼此洗手,學習像耶穌為門徒洗腳一樣,彼此服事。 晚餐中的4杯酒(葡萄汁),帶我們進入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歷史(參《出》6:6-7),一步步地跟他們,經歷上帝呼召他們出埃及(成聖之杯),審判埃及(審判之杯),伸出膀臂救贖他們(救贖之杯),使他們成為祂的子民(讚美之杯)。
-
想到主在此事的作為,不禁啞然失笑。 我不再為加拿大反恐伊斯蘭提案擔心,也不再為媒體掩蓋事實或暗壓新聞心懷不平。我的心平靜下來,明白儘管世界局勢紛擾,新聞報導也不見得給予全面公平的報導,但惟有上帝通曉一切,並且統管萬有。世上的君王和臣宰不過是上帝手中的棋子。
-
公元155年2月23日,高齡86歲的示每拿教會主教波旅甲,因為拒絕否認他所信從的耶穌基督,被判處火刑,為主殉道。
-
美國愛荷華州德蒙市(Des Moines)的錫安路德會(Zion Lutheran Church),是間有150年歷史的教會。他們原來雖不能稱之為死氣沉沉,但至少可以說是老態龍鍾的教會。當時他們面對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教會關門了,還有人會想到我們曾經存在過嗎?
-
在耶路撒冷旅行,遍訪聖蹟,其中參觀耶京三教堂,讓我感觸很深。我體會到主耶穌,是一位禱告的主。
-
在這樣一個紀念宗教改革的主日、國會大選的日子,潘霍華會怎樣宣講呢? 潘霍華當日宣講的經文是《啟示錄》2章4-5、7節: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敵對你(But I have this against you, NRSV),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墮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上帝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
-
《舉目》81期(繁体)在線翻页閱讀 《舉目》81期(简体)在線翻页閱讀
-
現在進入21世紀已近20年,中國留學潮依然強勁。大批年輕的中國留學生赴美讀書。中國的新移民也不斷湧入,其中包含許多10幾、20歲的年輕人。 令人不解的是,雖然留學潮和移民潮強勁,北美華人教會的成長卻趨緩。近年,許多教會更進入另一種窘境:華語事工老化,同時又留不住第二代講英文的年輕人。
-
公元313年2月,當時控制羅馬帝國西半部的君斯坦丁,與控制巴爾幹半島的李欽紐,在米蘭相遇。兩個皇帝同意共同發佈一個在羅馬帝國境內,善意對待基督徒的宣告。 這個宣告在歷史上稱為《米蘭諭旨》(Edict of Milan),也是在基督教歷史上一個具有分水嶺的重要事件。這個諭旨將之前兩年羅馬皇帝迦勒流所公佈的容忍諭旨,更進一步地推進,正式結束了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 《米蘭諭旨》給了基督徒合法的地位,但是,君斯坦丁與李欽紐並沒有宣佈基督教為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