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輕生帶來的教訓(陳恩加)2024.06.17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06.17

陳恩加

如花逝去

和太太在社區散步時,聞到了桂花香:咦?4月份怎麼會有桂花開?

我們以為,桂花一般只有在秋天才開放。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有一種桂花叫“四季桂”,幾乎一年四季都能綻放。

當我詫異於四季桂常青的生命力時,突然有一種悲傷如同花香一般襲來:我想起前不久,才過而立之年的Z弟兄的去世。他的生命本該像四季桂一樣綻放,卻在這個溫暖的春天裡,戛然而止。留給所有人太多的震驚與傷痛。

Z弟兄只比我大1歲。他熱心服事教會,為人善良與熱忱:既是詩歌班成員,也是主日學老師,更是我所在小組的組長。教會中只要弟兄姐妹有事找他幫忙,一般他都不會推卻。

可就是這樣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優秀的弟兄,卻在4月一個主日的清早,選擇了輕生,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那個早上,我來到教會聽到這個消息後,大腦一片空白。怎麼會這樣?兩天前的週五晚上,他還在微信上托我代替他主持一下當晚的線上查經。

後來我才知道,他輕生前的兩三週,就已經陷入到了某種外人不知的絕望中。走前的幾天,本來積極在群裡讀經打卡的他,也不再跟著接龍。之所以托我主持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而不是像以前是因為加班或者出差。

到如今,我內心有時仍會懊悔萬分:沒有在答應他時多和他聊幾句,問問他的近況。

和許多人一樣,這段時間我經常問自己、問上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我們無法知道,Z弟兄在選擇輕生時,在許多可能影響的因素下究竟在想什麼?也無法完全知道,上帝在這件事上的旨意。但筆者想就目前已經瞭解到的情況,談談個人、教會如何儘量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或可提供些反思的線索,為專業人士搭建解答的空間。當然,也以此哀思逝去的弟兄。

面對創傷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的回憶,其影響可大可小,所以有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Z弟兄高中時其母親就離開人世,這件事對他造成很大的打擊,也是造成他輕度抑鬱的直接原因。筆者於一次福音聚會的見證視頻中瞭解到,信主前Z弟兄就因此產生過輕生的念頭,但後來因著聽福音接受基督,內心得到了釋放,性格也比以往開朗了許多。

當時這個見證感動了不少福音朋友,不瞭解他的弟兄姐妹會以為Z弟兄既然信主,那麼視頻中提到的傷痕也一定得到痊癒;再加上看到他在教會裡積極服事,他的生命應該處於“更上一層樓”的狀態。

但真正瞭解他的人知道,喪母之痛、對母親的極度思念,或許從來就沒有被連根拔起過。雖然創傷引起的抑鬱,不一定是直接導火索,但一旦被引爆,容易讓人做出極端的選擇。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雖然信主能夠極大緩解一個人的創傷或憂鬱,但何時能夠根除或許誰都不知道。耶穌基督當然有能力解決一個人的所有問題,但福音並不必然意味具體問題上的“藥到病除” (而是靈魂上的安息),這意味著一個人信主後,身體或內心的傷痕,仍有可能繼續隱隱作痛。

面對這種情況,個體和教會理應透過禱告祈求上帝的釋放。但除此之外,筆者認為也應引導當事人接受正規、符合真理的心理輔導(例如危機干預),並安排定期的關懷和探訪。這不是出於義務,而是出於愛心,只有這樣才能有人真正走進對方的內心。

我們不應僅僅被動等待上帝的拯救,畢竟有時輔導和關懷正是上帝之手的介入。如何面對創傷是聖經輔導中很重要的一環,筆者也希望此事能夠激發更多專業人士的討論與建議。

面對獨居

直到1年多前,Z弟兄一直都是和另一位A弟兄一起合租。2023年年初,A弟兄回老家後,Z弟兄便換了住所。

Z弟兄輕生後,A弟兄說他們合租的時候,Z弟兄的狀態一直都還不錯,有時倆人聊天,一聊就好幾個小時。2024年1月,Z弟兄還特地打電話給在老家的A弟兄,送去關心和鼓勵。

可惜,倆人不再合租後,Z弟兄再也沒有如此親密的室友可以面對面談心。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4:9-12)。如果Z弟兄仍然與某位可交心的朋友住一塊,這樣的悲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澎湃新聞說:“2030年中國的獨居人口數量預計將達到 1.5億至2億人,20-39歲的獨居青年將從2010年的1800萬增加到4000-7000萬人。”(註)

如今,獨居青年早已成為社會中,一個不容小覷的龐大群體。他們所經歷的,也不僅是“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淘寶,五穀不分”這種單調的生活狀態,可能還要面對:抑鬱、失落、孤獨、無安全感等。

這不僅是城市治理者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教會需要面對的現象。

筆者觀察到,城市教會中,往往有不少剛畢業、來到城市中工作的年輕人——他們尚未成家,還沒買房,只能通過租房暫時“懸浮”在這座城市中;不管是教會生活或是日常起居,他們習慣於獨來獨往。

隨著婚育年齡的推遲和社會節奏壓力的加快加大,教會或許可以考慮專門為這類群體開展如何學習獨處的培訓。有能力的肢體,或許可以為他們提供合租的機會(比如出租自己的房子來打造弟兄之家、姐妹之家等),甚至安排專人定期追蹤他們的精神狀態(但最好不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好像是異類)。

這些都是可以去下功夫鑽研、創造開啟的事工。

面對金錢

Z弟兄輕生的另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投資不順。

在中國,乃至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金錢似乎越發顯得重要。難怪現在大家都把“搞錢”兩個字掛在嘴邊。除了開展副業這一途徑,筆者身邊有不少朋友選擇炒股,膽子再大點則去炒幣。

筆者並非反對炒股之類的投資形式,而是覺得基督徒應留意自己內心對金錢的態度和謹慎對待這些投資方式

保羅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因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聖經從來沒說金錢是罪惡的,對金錢的貪戀才是問題的關鍵(參《徒》5,亞拿尼亞和他妻子的死)。

面對賺錢越來越難、投資管道越來越多元的時代,教會除了相關真理的教導外,或許還可以考慮請相關專業或懂行的弟兄姊妹,進行風險科普、見證分享等,來提醒眾人“要賺就賺自己認知內的錢”,而不要放任自己貪婪的內心。

面對服事

有時候,服事會掩蓋一個人真實的內心世界。

Z弟兄在輕生前的幾週,狀態其實已經非常不好,但還是堅持帶查經以及其他的服事。筆者想,如果我是在那樣的處境中,定會感受到一種很強的撕裂感。這時最理想的做法,應該是儘快將自己的情況告訴他人,並尋求引導

令筆者難受的,不僅是弟兄輕生的那一刻,還有他帶著“肌肉記憶”正常參加聚會和服事時,掙扎的內心。身邊的肢體,只看到了他在殷勤做工,卻不知其內心早已潰敗。

服事者看起來再怎麼屬靈,但畢竟也是個人。如何給這個群體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來表達和解決自己的訴求或難處,也是每個教會需要反思的問題。

他人亦已歌

參加完Z弟兄葬禮之後,我的腦海裡浮現出陶淵明的《挽歌詩》。

陶淵明在詩裡想像了自己去世時的場景:“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意思是,前來為詩人送殯的人,各管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親戚們內心或還留有片刻的悲傷,而其他人早已經開始引吭高歌。

如果基督徒、教會,不從每一次的悲劇中吸取教訓,那麼大概率也會淪落到“他人亦已歌”的狀態。

悲痛與悼念固然重要,但情緒總有一天會過去。在緬懷的同時,人們的心田裡思考也開始萌發新芽;讓今日之事能夠成為明日警鐘,或許才是對生者、亡者——對所有人最大的安慰。

註:《中國獨居人口將達1.5億,Ta 們到底過得怎樣?》,2024-02-2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39072

作者碼農一枚,熱愛閱讀、寫作與健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