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四之四) ──解經與文學(陸尊恩)
在這一期的《舉目》,我們要介紹正統如何理解文學在聖經中的角色,以及如何運用“文學 性的解釋法”(literary approach)掌握聖經的信息。 阅读全文
-
假如今天發現了另一本書信──淺介新約正典的形成(賀宗寧)
有人問,基督徒生活與信仰的準則來自聖經,但是聖經是如何形成的?從《創世記》到《啟示錄》,為什麼這些書卷會被選入聖經?憑什麼資格?當初是誰做的決定?哪些人有這資格做決定? 阅读全文
-
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四之三) ──解經與世界觀(陸尊恩)
這一期的《舉目》,我們要進一步闡述,正統的解經如何能夠產生活潑有力的世界觀,指引基督徒面對聖經與當代世界的衝突。 阅读全文
-
那個“以色列國中沒有王”的時代(下)(陳慶真)
士師治理 時代,以色列人除了要面對埃及與非利士人的外患,更有各支派之間的內鬥,及同族間的爭權奪利。接續底波拉任以色列人士師的是英明的基甸。他從米甸人及亞瑪 力人的手中挽救了以色列國的命運,使以色列享有四十年的太平盛世。 阅读全文
-
那個“以色列國中沒有王”的時代(上)(陳慶真)
經過了七年的南征北討,以色列各族就在他們所贏得的土地上穩穩地站住了腳,不再遊牧,也不再流浪。在埃及長期為奴的以色列人,痛恨奴隸制度。因而父親帶著兒 子們,在廢墟上耕種土地,砍伐樹木建造房屋(《書》17:15),以有限的資源與勞力,胼手胝足地重建家園。 阅读全文
-
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四之二) ──解經與正統(陸尊恩)
在這一期的《舉目》,我們要進一步闡述解經與正統的關系。聖經只有一本,但聖經的解釋卻有千萬,究竟解經的標準在哪裡? 阅读全文
-
尼希米為何哭泣?(駱鴻銘)
漂流在外的人,多少都有思鄉之情。念及故鄉的親友,我們都有一絲沉重。舊約時期,被擄在外的尼希米也關心他的故鄉。但是,他之所以悲哭,不只是因為聽聞了故鄉、同胞的慘境,更是因為上帝的榮耀沒有彰顯。 阅读全文
-
畢士大池 ──寫在“妙手不回春”之後(劉志遠)
我發覺我們對畢士大池實在很陌生。再加上經文批判學把《約翰福音》第五章第三節的末了和第四節刪去,于是我們對畢士大池的認識就更顯糊塗。 阅读全文
-
約書亞征服迦南地(下)(陳慶真)
攻陷耶利哥後,約書亞繼續率領以色列民眾攻打艾 城、伯特利、基遍、拉吉、底壁,瑪基大等城市。隨後又向北討下夏瑣等城。其間除了因為以色列人的輕敵以及亞干犯罪(《書》7章)而敗于艾城外,可說是一路 所向無敵。 阅读全文
-
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四之一) ──解經與敬拜(陸尊恩)
如果你正在問“我如何能夠讀好聖經”,那麼我想告訴你這篇文章正是為你而寫的。在今後的“舉目”中,我預計探討四個關於解經的話題:(一)解經與敬拜:我如何能夠有一個敬虔的讀經生活?(二)解經與正統:究竟解 經的標準在哪裡?(三)解經與世界觀:我如何面對聖經與這個世界的衝突?(四)解經與文學:聖經的文學如何幫助我們正確地解經? 阅读全文
-
關于解經的斷想(楊天道)
教會可以容納氣質內向或是管理能力平庸的牧者,卻承擔不起謬講聖經的傳道人。也許神的僕人在講台上面對的最大考驗,是放棄那些看似精采卻不盡符合聖經含義的 “亮光”或雋詞佳句,不管它們能造成多“轟動”效果與回應。正如魯益師(C. S. Lewis)提醒我們的,基督教會重大的困難,是讓聽眾明白:我們宣講這信仰,不在于它的優美動人,而僅僅因為我們認定這是真理。 阅读全文
-
聖經、釋經與神學(小灶)
因為正如著名的荷蘭改革宗神學家巴文 克在臨終時所發的感慨一樣,“神學並不能救我;我的救主唯獨是耶穌基督”。無論我們各人所持的神學立場為何,這話都是最好的提醒。筆者相信,把神學放在成 聖的框架下來認識,是最合宜的看法;因為釋經和神學與成聖歸根結底乃是同樣的,“聖靈藉著聖經改變我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