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篇

  • 背負十架,步行穿越都市(老鐵)2024.05.29

    背負十架,步行穿越都市(老鐵)2024.05.29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5.29 老鐵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過去,這節經文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應該如何背負自己的十字架? 特別的決定 到了2023年復活節前,我決定背起真的十字架,步行去教會。 彼時,我們的教會還稱不上“教會”——只有十來個人,在本地的哥倫比亞第一浸信會的主日教學樓裡的一個小房間,每週查經聚會而已。 然而這年二月初,大教會行政牧師答應我們,可以從復活節開始,使用一個有160年歷史的老教堂,Boyce Chapel。對此,我們都很期待,畢竟,在一個教室的環境中講道,我沒有“感覺”,可能會眾也沒有。 為第一次正式聚會,我諮詢加州的盧牧師,和北達科塔州的張牧師,請教他們如何做好復活節的主題講道和服事。兩位牧者給了一些建議,甚至主日流程。我思考、禱告後,決定在復活節期間,從哥倫比亞國際大學,一直走到市區的第一浸信會,背著十字架,走耶穌的苦路。 會被歧視麼? 背十字架行走在城市裡,會被人歧視麼?會有人嘲笑麼?會被人吐吐沫麼?會被人打麼?會被人說炒作麼?會被人認為是行為藝術麼? 不想太多了,對於我而言,背十字架,是體驗主耶穌的勞苦重擔。不只是懷念祂背負十字架,而是真正實體感受背十字架,體驗一下耶穌基督的擔子。 不過,後來發現,十字架的確很重,因為遠行無輕擔。 為了真實體驗耶穌扛十字架的感受,我提前兩週,買了兩根8英尺長,4X4的木方。我和兒子一起,在社區裡扛著木方鍛煉,讓自己的肩膀能適應這個重量。 每根木方大約26磅。扛一根木方還好,沒那麼重。不過剛開始肩膀並不適應,畢竟木方很硬,壓的得肩膀疼。適應了一週,可以扛一根木方了。 臨近復活節的那一週,我邀請鄰居Tom幫助我製作十字架。他很認真、留意細節,量好尺寸,鋸掉多餘的部分,把橫豎兩個木方鉚合在一起,用專用長螺絲固定好。十字架完工,當然,沒有主耶穌背負的十字架高大,重量也只有40磅左右。對於我們初次體驗,夠了。 想打退堂鼓 復活節那週,我一直關注天氣。預告週五全天有雨,甚至還有雷電。因此到週四,我已經差不多打算放棄了。恰好那幾天我鼻炎犯了,渾身無力——天氣實在是一個很好的藉口。 然而,週五一早,我看天氣還可以。查了天氣預報,上午有4個小時是安全的,沒有雨,也沒有雷電。於是決定開始! 我邀請在我家過春假的一個高中生,還有我兒子,跟我一起把十字架從哥倫比亞國際大學,背到接近的高速路口。開始時,兩個少年輪流單獨扛,很快又兩個人一起抬。走出校門口,不到兩公里的距離,他們乾脆撂挑子,回家去了。 餘下的路段,我一個人扛。說來也神奇,本來軟弱無力的我,居然一直走進市區,沒有搖晃。中途在中餐廳討了一瓶水。我預期的鄙視、唾棄、嘲笑,一點都沒感受到。相反,路上不少車路過我的時候,鳴笛致敬。我很感恩!看起來,南卡這樣的保守州,民風淳樸。 愉快地完成 走著走著,天氣居然熱起來了,太陽曬得人甚至有中暑的趨勢。我開始希望,有人把車停下來,跟我一起背一段。然而,一直沒有出現這樣的橋段。我就一個人背著,走過一個又一個路口。 沿途我很熟悉,就是每週日開車去教會的路線。沒有想到,走路經過,可以看到平日不曾看見的風景和細節——有不少隱藏在社區的小型雕塑和紀念碑,記錄著為本地做出卓越貢獻的前輩,也有橋洞底下的各種塗鴉。 進入市區後,我實在背不動了。太陽還挺曬的,我已經體力不支。於是,打電話喊了一個家長,帶上我家裡的另外幾個孩子前來。這時,教會的另一對夫婦也開車趕過來,還帶著披薩。就這樣,剩下的兩公里,我們一起,輕鬆、愉快地在市區主街完成。 青少年們抬著十字架,走進鬧市,穿越街區,並沒有引來異樣的目光。他們也樂在其中,算是參與了一次特別的行為藝術。 大約正午,我們來到第一浸信會門口。彼時,教會空無一人。我們把十字架矗立在大門口,眾人一起與十架合影,並簽名。 我把圖片等及時分享在微信群裡,讓不能來現場的弟兄姐妹、福音朋友,感受這一路的風景和體驗,鼓勵他們來年參加。 即興的節目 當地西人教會在復活節期間,安排3個特別日子:1)復活節前一週的棕枝主日,慶祝耶穌榮進聖城。2)復活節的週四晚上,最後的晚餐。以及 3)復活節當天,慶祝耶穌復活。有些教會還安排復活節找彩蛋。對於有小朋友的家庭,這是必須參加的節目。 當晚,我沒有請會眾按習慣朗讀經文,而是安排了3場即興的話劇聖劇。 第一場,是“榮進聖城”。 棕枝主日,大教會派發了很多棕枝。我特別留下來,在週五晚,發給在場的每個人,讓大家體驗歡迎耶穌進聖城。會眾喊得很開心:大衛的子孫!萬王之王!和散那!拯救我們脫離羅馬人的統治吧! 第二場,是耶穌扛十字架,走苦路。 我請來自康州的一個清華校友,扛著十字架,從門口走到臺前。這一路,我請會眾大喊:你這個騙子!你是私生子!瑪麗亞還沒結婚就生了你!你不是彌賽亞麼?你不是我們的王麼?你倒是拯救你自己啊! 第三幕,是耶穌的追思禮拜。 我們設想,把耶穌從十字架上抬下來,放在墳墓前,為他舉辦簡單的追思會。耶穌的門徒,還有幾個馬麗亞等,上前緬懷耶穌對他們的幫助。我事先整理了一些人物對話給會眾,會眾也可以自由發揮。其中有被主耶穌醫治的盲人、瘸子、麻風病人、妓女、稅吏等。 其後,我以耶穌的“向死而生”為主題證道。  我的清華校友,在康州的耶魯大學校園團契服事。他參加後很感動,決定把我們的即興話劇形式,帶回到大學生團契。 後記 轉眼,一年過去。我們的小教會,已經慢慢增長至約50人。算上孩子,青少年和來訪者,午飯時往往有60位左右。 2024年的復活節,在受難節(Good Friday)那天,我們再一次舉辦了“背十字架,追隨耶穌的腳蹤”的行為藝術。這一次是從市區走到CIU(Columbi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離開教會後,我們先在市中心(downtown)走出一條十字架的路線——十字交叉的中心點是南卡州政府大樓。 順著Main Street,我們經過熱鬧的街區,古老的教堂等,沿途有行人和司機或舉手或鳴笛,表達對我們的支持。比較特別的是,我們巧合遇到耶和華見證人的信徒,竟然不願意為我們拍照,因為他們覺得我們背著十字架走不合適。 前往CIU的路上,雖然有七八位青少年與我們同行,不過後來還是我們幾個中年人擔綱主力;中途有人上洗手間,出來後現根本追不上大部隊——顯然咱們“人多力量大”,士氣挺旺!除了士氣高,也非常喜樂,三個多小時的路程下來(大約10英里遠),我們不但有機會聊很多,也增進了彼此的關係。 最後的階段,第一浸信會的攝影師Aaron也跟拍了一段。… 阅读全文

  • 使徒的衝突——從葛培理與金恩談起(江慕理)2024.05.22

    使徒的衝突——從葛培理與金恩談起(江慕理)2024.05.22

    1957年,美國見證了兩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相遇: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和葛培理(Billy Graham,亦作“比利·葛理翰”)。在紐約,金恩在葛培理的佈道會上發表了演講。葛培理對金恩的社會參與和他所體現的基督教精神表示贊賞。 阅读全文

  • 讓下一代不再默然離開(尹偉力)2024.05.18

    讓下一代不再默然離開(尹偉力)2024.05.18

    在美國華人教會長大的華裔青年,成年後離開教會的比率,高達75%-90%(註1)。這令人無法忽視的流失率,使許多華人教會為之頭疼。 阅读全文

  • 聖經視覺化的新時代——AI的嘗試(蒲正寧)2024.05.15

    聖經視覺化的新時代——AI的嘗試(蒲正寧)2024.05.15

    作為一位經常在教會分享訊息的長老,我對於人工智慧(AI)在視覺藝術領域所展現的發展,感到非常期待與興奮。 阅读全文

  • “我都這樣了,你為什麼不可以?”——職場到教會,從PUA聊起(陸思)2024.05.11

    “我都這樣了,你為什麼不可以?”——職場到教會,從PUA聊起(陸思)2024.05.11

    當我面露難色、準備回絕的時候,領袖又來了一句:“這個活動,我就信任你的能力!你不來,我都不知道找誰負責!”作為一個習慣性在工作能力上尋找認可和價值感的90後,天知道,這句話對我的“殺傷力”有多大! 阅读全文

  • 勸人饒恕,不易!(恩岩)2024.05.08

    勸人饒恕,不易!(恩岩)2024.05.0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5.08 恩岩 一 窄窄的鄉村道路,被堆在路兩旁的積雪擠得更窄了。路上的殘雪,被來往車輛壓得結結實實,成了凹凸不平的鏡子,行人一走一滑。  “大哥,別去了,回家吧!”路中間,女人抓住70多歲的老人的手臂,苦苦勸說著。老人不知哪裡來的力氣,胳膊一抬,一落,把她甩到一旁。 最終,老人緩緩向前,走到了百米外的一個院子門口。 天空飄起細碎雪花,院內大狗汪汪叫個不停。大門緊閉無聲。老人在門外轉了一圈又一圈…… 二 這位老人姓文,是教會文姊妹的哥哥。那個院子,則是章姊妹的家。 文老人近年有些異常,整天思念章姊妹已經過世的妹妹,經常去姊妹家索尋。 起初,文姊妹沒把此事放在心上。她知道哥哥從不惹是生非,到人家沒發現要找的人,便會離開。而且,哥哥去的是章姊妹家。章姊妹是教會前輩,或許能勸勸哥哥這個糊裡糊塗的信徒。 然而,事情的發展,非文姊妹所想。 面對老人的頻繁打擾,章姊妹幾次三番找到文姊妹,要求她看好哥哥。章姊妹語氣、態度皆欠佳,還建議她把哥哥送進精神病院(其實,老人只是有點呆滯木訥、不討人喜歡,狀態還不至於入院)。 更有一次,章姊妹見老人又在門口踱來踱去,隨手拿起院中的掃帚,掃向老人。老人隨即倒地。幸而後來並無大礙。 章姊妹的種種作法,如同冰水澆頭,使文姊妹從裡到外透心涼。 三 文姊妹信主不久。章姊妹的做法,給她帶來很大心靈打擊,遠超過哥哥的異常帶給她的苦惱。 怨恨、憤怒、苦毒……住進了文姊妹的心中。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文姊妹身體出現狀況:失眠,心跳加速…… 文姊妹來問我和郭姊妹,她該怎麼辦? 基督徒都知道標準答案——饒恕。 然而,這二字分量太輕,又太重。面對受傷的服事對象,我和郭姊妹都無法輕易說出這兩個字。。 太輕,是因為輕飄飄說出的“饒恕”二字,對於深陷情緒泥潭的文姊妹,不起任何作用;太重,是因為稍帶命令口吻的“饒恕”,便能使在泥濘中掙扎的她,越陷越深。 有人勸章姊妹饒恕,說如果她不饒恕人,上帝也不饒恕她!文姊妹聽後甚為憤怒。 寬恕,原是主耶穌的吩咐,然而為何被人這樣一說,卻像變了味道?或許,至高的上帝可以向人發出命令,卑微之人卻不應以祂的名義命令任何人吧? 四 我和郭姊妹,沒急於和文姊妹談饒恕。我們覺得,文姊妹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緊緊抓住上帝 文姊妹信主後,願意愛主,也努力追求——當然,是按照她所知道的方式,按時聚會,參與服事,時刻留意教會需要等等。做這些當然好,然而,文姊妹卻沒有禱告的習慣,更不會每天讀聖經。 不禱告、不讀經的基督徒,跟她談饒恕,她無法理解。 我和郭姊妹努力幫助文姊妹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希望她跟上帝建立關係。 我們認為,只有當她和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對她的服事才能有效果,並且健康。 所謂“健康”,是指服事者不應該被所服事的人死死抓住,或者說,被服事者不應該完全依賴服事者。否則,服事者總有一天會因承受不住而離去,或者被服事者總有一天會抓到失望,而後跌得鼻青臉腫,才能學會抓住上帝……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學會。 服事者與被服事者,雙方都應該緊緊抓住上帝,而不是彼此。 第二,及時堵住破口 當文姊妹對自己哥哥怒火中燒時,我和郭姊妹表達理解。人在壞情緒中,很容易有不合理的發洩。然而,我們也溫柔地指出,這樣做絕對不可以,要悔改。 無論她反應如何,正確的、不放棄的提醒,上帝會負責;因各種顧慮而不去提醒,可能會使她鑄成大錯。因為罪是破口,魔鬼會藉此而入。指出罪時,在爭戰中已經處於攻勢了。閉口不言,破口會越撕越大,最後,魔鬼就會來攻城掠池。 第三,不隨便向人抱怨 文姊妹遇事愛說、遭難處喜抱怨。遇到如此憤懣之事,更免不了找人說道說道。 我和郭姊妹勸她,不要隨便跟人訴說,因為並非所有的聽者都能做到勸勉合宜、使人和睦。 基督徒最好的傾訴對象是上帝。當沒學會向上帝傾心吐意時,那就要找到合適的人。 我們自薦,成為文姊妹傾倒情緒垃圾的對象。我們叮囑姊妹:對她丈夫也不能傾吐,因為目前他未信主,脾氣又不好,向他抱怨只能使事情更糟,還會成為他信主的障礙。 第四,適時學習饒恕 我和郭姊妹不敢隨便吐出“饒恕”二字,又不能閉口不談,只能找恰當時機。 當有人勸文姊妹 “饒恕”,她甚為不滿時,我就說:基督徒的確要饒恕,因為饒恕是主耶穌給我們的命令。不過,饒恕很難,郭姊妹與你有類似的遭遇。只能禱告求上帝,幫助我們有力量饒恕。 文姊妹有點驚訝,她覺得我們沒有跟她站在一起。明明是別人錯了,我們卻對她有“不合理”要求。 我接著說,章姊妹做得不對,但是我們要做對的事。更何況,章姊妹已經來道歉了。換個角度想,如果一個弟兄經常來我們家打擾,我們也不一定受得了,因為有很多不方便之處。更何況,章姊妹的老伴在生病,她心裡難免焦躁。那天的過激行為,是因為她從醫院回來,她老伴的情況不樂觀、她心情不好。所以,我們多想想別人的難處吧。 文姊妹雖然沒有馬上做到饒恕——相信任何人都需要時間——但她很快做到勒住口舌,不再向人抱怨章姊妹。想必這為饒恕打了一個好基礎。… 阅读全文

  • 北美華人教會危機中的17個契機(張遠來)2024.05.04

    北美華人教會危機中的17個契機(張遠來)2024.05.04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5.04 張遠來 就像上帝在使徒時代的工作,教會每一次的復興,都產生於一場危機。換句話說,每一次使徒教會遵循上帝的旨意、順服聖靈的帶領,就會轉危為機,從而引發教會的大復興。同樣,縱觀今日教會面臨的種種危機,我們也看到17個可以抓住的契機。 一、學子事工搶先一步 北美華人教會的發展與增長,向來得益於新到訪者,比如學生。因此,學生事工一直是華人教會拓展的重點。教會越早接觸學生,越能與他們穩定地建立關係,也越容易向他們見證福音。 在筆者服事的教會,幾年前,隨著本地區留學生的減少,加上教會中學生領袖青黃不接,學生組基本上已經沒有在校的學生了。就在那個時候,有一位弟兄介紹了他非信徒的女友與我們認識。於是,我和師母開始在每週五晚,帶領他們學習新生命課程。差不多一年以後,女孩接受了洗禮。 我們為她倆代禱,懇求父神預備他們,重新開始我們的學生工作。 那時,我已經發現,由教師直接負責和帶領學生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認為,學生工作最好由學生自己領導。於是,我們決定訓練小牧者。當這對年輕人有志於帶領學生小組時,我們盡力支持。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雖然本地中國留學生少,但學生小組仍有16位學生穩定地參加。 隨著學生小組的重啟,我們發現另一個問題:這些學生單單喜歡參加學生團契的活動。兩年下來,只有一個人決志信主。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在赴美以前,我們就系統性地幫助過、保持著穩定關係的學生,來美國後,幾乎都能穩定地來教會。而到美國以後才和教會有聯繫的學生,信主的比例極低。 雖然我不能就此歸納出一條定律,但我們確實看到一個現象:時機很重要。搶先一步做好學子工作,是我們贏得他們的好方法。 也許,隨著政局的改變,留學生的人數會進一步恢復。但如果我們搶先一步聯繫他們,穩定接觸他們,真誠愛他們,切實幫助他們,適時地將基督的愛告訴他們,勇敢地將救恩之道傳給他們,留學生依舊會是美國華人教會增長的一個來源。 二、餐服團契接納配合 餐服(餐飲服務)業者是一個很容易被教會忽略,卻能比學生更長期、更穩定地聚會的群體。伴隨著走線“潤”(run)來的華人越來越多(註),這類信眾可能成為某些教會主要服事的對象。 筆者牧養的教會,自一年前,餐服信徒的比例,就已經超過了知識分子。然而由於餐服從業者週末工作更忙,多半無法參加主日禮拜,這讓我們對餐服信徒的牧養變得更加困難了。不過可以斷定的是,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 以往我們教會裡沒有餐服工作者,名義上的餐服信徒也幾乎不來教會。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陪同一位探親的老者去湖邊釣魚。那個時候,對我而言,釣魚是極其無聊的事,因此,我把老人開車送到湖邊後,便沿著湖邊,尋找可以傳福音的對象。 恰好,我看到一位中國男士,遂開始向他傳道。他說他去過教會,我告訴他我是牧師……我們相談甚歡,也互相留了電話號碼。不久,這位餐館的老闆開始給我打電話。我就向他傳福音。後來他們一家都信主了。接下來,我開始逐個走訪餐館,一個一個地向他們傳道,從此有接二連三的餐服人士信主。 牧養他們,有很大的困難,因為他們非常忙,週日是他們生意最好的時候,很難去教會做禮拜。另外,他們與知識分子基督徒溝通不太通暢。這讓他們對知識分子多的華人教會,產生了一定的疏離感。而知識分子基督徒有時候也有潛在的、不自知、不自覺的排他性,增加了餐服信徒融入教會的困難。 在對餐服弟兄姐妹用心牧養3年後,我開始鼓勵他們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感謝主,有兩間餐館的餐服人員,願意在主日先參加禮拜,再回去工作。而我們教會的會友,也願意為了他們,提前半個小時禮拜。 隨著越來越多的非知識分子華人來到美國,我們需要加大對知識分子以外華人的傳道、牧養、栽培,以及委任事奉職分。我相信,如果教會能謙卑地拆斷隔離的牆,華人教會就會有大的突破。 三、走出圍牆,本地宣教 教會要走出去,積極開展各種活動。特別是利用傳統節期、生日聚會、運動小組、興趣小組的活動,吸引本地華人參與,凝聚他們,跟他們傳道。 許多時候,教會無意之間,禁錮了自己的潛能,局限了自己的境界。我們很享受教會既有的團契親密關係,往往會形成不自覺的內聚,讓外人難以融入。久而久之就讓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群體,談不上有矛盾,但也說不上有親密感。 我們需要走出教會的舒適圈,走出自己的圍城,走進社區,見證福音。在真理上,我們必須保守,但在牧養和事工上,我們必須靈活。凡是有利於教會拓展、靈魂得救的,我們都可以做。 過去的幾年,我幾乎走訪過本地每一個華人商店和飯店,甚至亞洲人的超市,建立了一定的關係。走出去,迎進來,從隔離到接納,是我們可以拓展的路。 四、培養本堂牧者傳道 作為直接空降北美的華人牧師,我親身經歷了在北美牧會的艱難。我的深刻感觸是,如果可以從本地信徒中,培養出牧師、傳道,會比外來者事奉容易得多的。 基於這樣的認知,我盡所能地鼓勵本教會的信徒讀神學、參與事奉,從帶領小組禱告、查經,到至講道。為了幫助剛剛開始帶領查經的弟兄姐妹,我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查經材料…… 教會要有意識地培養本地的傳道牧者,從一般服事、帶領小組、講道、領導、奉獻傳道開始,鼓勵本地信徒最終成為傳道人。 五、引進牧師,帶來熱情 作為直接從大陸到北美就開始牧會的傳道人,我經歷了巨大的挑戰,甚至在做牧師20年以後,我都會質疑:上帝,你是不是真的呼召了我做牧師?然而,真實面對北美華人教會的光景,我依舊深信,俯就卑微地引進外地,特別是大陸有牧會經驗和使命感的牧者做傳道人,讓他們把熱情帶過來,正是不冷不熱的北美華人教會所需要的。 大陸教會的復興,並非自然條件使然。對比已經在北美生活多年的傳道人,我的總體感覺是,大陸傳道人更加拼命,更有單純的奉獻精神和信仰情懷。他們在困境中親身經歷上帝的寶貴屬靈經歷,是北美許多本地傳道人所沒有的。 如果北美華人教會能引進大陸經歷了實際牧會考驗的中年傳道人,也許能在北美華人教會所缺乏的屬靈品質上,起到補足的作用。 六、家庭門訓,二代牧養 為應對歐美等左派教育對孩子的毒害,需要家庭門訓,培養我們的下一代從小認識上帝,並帶領他們進入事奉。我們不僅要幫助孩子進入大學,更要預備他們在大學裡牧養上的對接。 七、二代信徒,青年傳道 毫無疑問,我們與下一代存在著看不見的代溝。教會對華二代信徒的牧養語言和方式,需要能貼近他們的生活。因此,培養年輕人的牧師,不要總是引進、外包。教會需要自己努力。 八、家庭團契劃歸片區 這種方式,能吸引慕道友,有益於組建家庭小組。 九、聖經栽培持守真理 小組查經和有系統的講道,能幫助信徒建立完整的信仰教義體系。 十、破釜沉舟迫切禱告 相對我過去在大陸教會牧養所經歷的,我認為北美華人教會的祈禱力度,委實太弱。 我們吟唱的《中國的早晨五點鐘》,並非一種理想,而是大陸信徒實際的經歷。我在國內的教會的禱告深度和長度,都遠遠超過北美華人教會——如今北美教會的禱告會,跪下來似乎都很難。 當然,我們可以說祈禱不在乎形式,但禱告至少需要迫切。我們需要危機意識,需要對上帝真誠的愛,才能有迫切的祈禱。 十一、教會宣教人人傳道 鼓勵會眾承擔大使命,人人傳道,人人牧養。 十二、走出漢語,拓展多語 就華人教會的拓展而言,我們需要從“華人”的特色和“院牆”(自我定位和設限)中走出去,成為社區型的教會,為將來建立多語種的教會做預備。… 阅读全文

  • 從權力關係與生命素養,看權威扁平時代的教會治理(陳恩加)2024.04.24

    從權力關係與生命素養,看權威扁平時代的教會治理(陳恩加)2024.04.24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4.24 陳恩加 當心“靜音模式” 2023年4月的一天,我和同教會的一位弟兄,聊到基督徒領袖在信仰進路光譜上的位置。他提到于宏潔牧師的講道,用詞比較很宏大,劉志雄長老的敘事,則相對更生活化,但他們都有比較資深的牧養經歷;而有的牧者學術專精,卻不太牧會。 我回應說,很喜歡像The Pastor as Scholar and the Scholar as Pastor這本書的兩位主人公卡森(D.A. Carson) 和派博(John Piper):一樣是“集學術型和牧養型於一身”的基督教領袖,他們既有深厚的神學素養,同時又具備溫暖的牧者心腸。 朋友則打趣說:“那你來做牧者型學者,我做學者型牧者”。我則笑著回復:“現在我們教會的牧者當的好好的,也沒到退休的年紀,你這話要是被他聽到,會不會覺得我們有‘造反’的感覺?”。 他只簡明扼要地總結:“你我他都是‘平的’”。 當他說到“平的”時,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認為:一個基督徒想要成為牧者,是一件高風險的事。倒不是因為這中間要經過漫長的神學訓練,出來服事後薪酬不高還要幹各種髒活累活等,而是因為教會中來自人際關係的各類張力。 我從小成長在一間非常重視“權柄”的基要派教會中。長老、職事等領袖“高位“,存在著家族傳承現象。同時,不少信徒因為對帶領者的決策有所質疑,就被打上了“不順服權柄”的標籤,加強了權力的高度集中與不容置疑。 Remy Diederich在其關於屬靈虐待的著作《信任崩塌》(Broken Trust)中形容,這種權力的壓迫,會導致屬靈領袖的核心人際圈,進入“靜音模式”。其他人為了防止被孤立,也會學乖,不去戳破“皇帝的新衣”(註1)。 這種金字塔式的教會治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年輕人的出挑與會眾的活力。不僅不符合管理學上的扁平化邏輯,更不符合聖經中對領袖品格的要求。 目前,我在一間較為包容、扁平的教會中服事,深刻覺察到對權力、權威這類敏感議題的討論,與合乎中道的應用,是當代教會無法回避也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會從權力、關係與生命素養3個維度,來談一談權威扁平化後,教會的牧養。 權力與責任的扁平化 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First Vatican Council)上,羅馬天主教會確立並發表了兩個憲章,其中之一便提到了“教皇無誤”(papal infallibility)。 身為歷史學家同時又是天主教徒的阿克頓勳爵(Lord Acton),則嚴詞抨擊了這一聲明。那句名言“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使人腐敗”便出自他寫給倫敦主教Mandell Creighton,反對該決定的信中。 這句話不僅適合於國家治理,也適用於在教會:教會扁平化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權力的扁平化。 不過,權力扁平化並不意味著領導者完全喪失權力,只是不再被高度集中。因此被下放和分散的權力,能夠促成更為民主的決策制定,和更為合理的治理模式。 換句話說,一間教會不應為了扁平而扁平,而是為了會眾能更好地配搭服事,在生命上互幫互助。 以我目前所在的教會為例,牧者會在每個月第2週的主日下午,會安排同工會議。每項重大決策,均是由同工們(一般有十幾二十個人)共同商議的結果。大家一起獻謀獻策,提出各自意見,牧者最後拍板。此外,各部門部長、各小組長會把所在組織的當前狀況、困難(包括整體和個體)、未來計畫,都放在會上進行交流,盡可能把教會真實現狀進行曝光。 另外,教會每年也會舉行一次退休會,來回顧一年來教會牧養的得與失,同時展望未來要堅守或改正的地方。相比我小時候所在權力不容置疑、決策於“小黑屋”中產生的教會,這樣的決策制定過程,更為公正與透明。而這自然也離不開合理的治理架構——小組、團契與事工部門。 對於小組,我個人認可“大小組,小教會”的理念。如果說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那麼小組就是身體的腰板,只有腰板硬全身才能發出最大力氣。 在國內,城市教會能容納的人數,受到空間和環境因素等的限制(往往在寫字樓裡),因此除了主日大家聚在一起敬拜之外,小組聚會成為了信徒平日裡的信仰加油站,小組長便成為了“微型牧者”,擁有組織聚集的權力和聯絡肢體的責任。 對於團契,想必已有不少教會開展青年團契、夫妻團契、職場團契等,讓有能力、有生命和異象者成為其中的帶領人,這也是扁平化的一種體現。至於事工部門,可以成立如敬拜部、關懷部、福音部、行政部等各司其職,各部長不僅分擔了牧者的部分權力,也承接了相應的義務,彼此配搭讓事工有條不紊地開展。 關係的扁平化 九標誌團隊編輯Jonathan Leeman在《認識教會紀律》(Church Discipline)中曾提到,如果一間教會的領袖“對成員厚此薄彼,黨同伐異,脾氣很大,愛孤立人、很難將權力分給他人,任人唯親、喜歡掌控”,那麼加入這間教會就要小心了(註2)。在這種劍拔弩張的畸形人際關係中,同工自然無法放開來與領袖一起服事。 相比教會建制層面的權力扁平化,關係扁平化則更加側重領袖個人品格是否真的具備聖靈所結的果子,考驗其能否在保持領袖威信的同時,與同工、會眾、甚至慕道友“打成一片”,而不是營造出 “靜音模式”。 換句話說,關係扁平化的實質,就是領袖們雖然身居要職,但也承認自己會犯錯、有弱項,樂於接受他人合理的批評與適時的幫助,從而讓牧養過程增添更多的誠實與謙卑(註3)。 我曾經所處的教會,講臺上的資訊往往是不容置疑的。但私下與個別弟兄姊妹的交流中得知,他們對某些觀點是有疑問的,但卻不敢發聲。因為,講員(通常是幾位核心同工)會以“不服權柄”為理由,搪塞過去。或有人針對教會事工的一些盲區,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時常會被領袖們以“沒有負擔”為理由回避。… 阅读全文

  • 繩子的一端——紮根在印第安部落的跨文化宣教夫婦(裘峻) 2024.03.27

    繩子的一端——紮根在印第安部落的跨文化宣教夫婦(裘峻) 2024.03.27

    印第安部落兒童助養中心的跨文化宣教事工,深受上帝的祝福。向成人宣教難度很大,也許幾十年也難取得顯著成效。Living hope卻在宣教探索中走出了一條新路:通過兒童助養來傳福音。  阅读全文

  • 宣教中的友誼(裘峻)2024.02.28

    宣教中的友誼(裘峻)2024.02.28

    過去幾年,我曾多次參加短宣。在每次短宣中,都能與來自不同教會一起服事的弟兄姊妹,結下了珍貴的友誼。  阅读全文

  • 從靈命塑造看基督徒如何面對危機(葉美珠)2024.01.03

    從靈命塑造看基督徒如何面對危機(葉美珠)2024.01.03

    因著危機,人會經歷各種不同的失落或傷痛。在痛苦中可以藉由靈命塑造與導引的管道真實地與上帝相遇,使我們的內心得以轉化。 阅读全文

  • 小心“過猶不及”的教會觀(陳世賢) 2024.01.01

    小心“過猶不及”的教會觀(陳世賢) 2024.01.01

    邁入2024年,教會將依舊面對許多挑戰……當我們鼓勵人參與教會,並強調教會的重要性時,也不妨順便自我梳理一下:教會是什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