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審判
-
不論世界如何,我們都不要埋怨生不逢時,因為即使在當年的巴比倫和迦勒底人中間,義人也“因信得生”!
-
有話說“男怕做錯行,女怕嫁錯郎”,但我們更該知道“人怕拜錯神”;因為人拜錯了神,叫錯了阿爸,就進入了“永死”將面對“永刑”。
-
什麼是“世上的君王”與“萬邦”?凡是反對基督統治的,就是世上的“君王”,就是人間的“萬邦”。 世上的君王要自己作王,成為上帝。他們要自己作主——生命的主宰。
-
在公義的神對全城罪人執行審判前,能否改變祂的心意,亞伯拉罕沒底,憂心中他鼓起勇氣一次次企求,因從他的經驗中,他知道神也是對罪人充滿憐憫的神。
-
活在當下,面對腐敗、轄制,甚至邪惡的權勢,哈巴谷的掙扎,許多人感同身受,但這位掌管歷史的神,不坐視不管,祂仍以對哈巴谷啟示的“巴比倫”法則運作,任何的權勢,遲早都有面對神公義審判的一天。
-
耶利米眾多的預告中,是臣民不悔改帶來神可畏的審判,但這只是他劇透的小高潮,全劇最大的劇透是:發怒的神,柔腸寸斷、揪心牽掛,出手時,仍深深顧念以法蓮,決意逐出他們以後,當他們悔改,祂還要再憐憫他們,把他們帶回各自的家園和故土。
-
但,更讓人無法想通、測透的是神不單審判、刑罰,更預備救贖恩典,顯明當人認罪、回轉,祂對他們能得享白白恩典的熱切之心,遠超過祂在乎對罪人審判、刑罰的意念。
-
保羅看自己為神的僕人,在受人的非議時說:“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
-
作為禮物,福音於人而言是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不少人以為自己過得挺好,若一件禮物既是免費,又不影響自己的生活,那多一件,無非是錦上添花,就欣然接受唄。相反,若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甚至需要付上代價,那不要也罷。
-
耶穌不僅是要求跟隨祂的人消極地放棄報仇的權利,祂更要人積極地去“愛仇敵”!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人怎能靠著自己的本能、血性去愛仇敵?唯有從神而來的愛才能成就,因此一個人能放下復仇的權利,耶穌說這是天父兒子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