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icture
時代廣場

霧霾天與口罩(冬青)

近來我居住的城市,PM2.5指數(反映空氣中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濃度,是空氣污染的指標之一,編註)時高、時更高。天氣預報中的污染程度,輕度、中度,有時還達到重度。 […]

No Picture
生活與信仰

芝麻和西瓜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李如山        以維護婚姻為題材的基督教電影《消防員》(Fireproof),2008年在美國上映,大獲成功。我向一位好朋友推介了這部電影。過了些日子,我給他打電話,問他:看了嗎?回答:看了。問:覺得怎樣?答:挺好!        “可是,”他說,“我覺得,這部電影把那個消防員挽回了婚姻全歸功於基督教,是不是有點牽強啊?我覺得不信基督,一個人也可以做到這些啊!”我一時語塞,竟想不出用什麼來回答他。        放下電話後,他的這個問題仍舊在我的腦海裡縈繞。影片中的消防員卡利波,如果不照著聖經去行動,真挽救不了自己的婚姻嗎?        影片一開始,卡利波的婚姻就拉起了警報。這位消防員能在熊熊烈火中,奮不顧身救人性命,面對自己冒煙的婚姻,卻想袖手旁觀。在火場,他信奉“永遠不要把你的同伴丟下”,面對婚姻困境,卻只想拋下妻子,一走了之。        卡利波的爸爸,一位品嚐過恩典滋味的基督徒,請卡利波40天後再考慮離婚。他給了兒子一個本子,裡面記錄的是,他當年如何在40天裡,一步步地挽救了自己的婚姻。       卡利波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開始了40天的努力。過程中他多次想放棄,堅持到最後竟發現,靠著基督信仰,不僅他的婚姻得挽救,他自己也被挽救了。 婚姻的“第三者”        我和妻子自2007年移民加拿大以來,感情一直有些問題,生活中的壓力讓我們氣喘吁吁,夫妻關係問題重重。我們二人雖然已經受洗成為基督徒了,可是並不知道如何把信仰和生活聯繫起來。        參加了教會的夫妻小組,讓我們的夫妻關係有了轉機。小組帶領我們學習聖經有關婚姻的教導,也帶我們看《消防員》這樣的電影。我們逐漸認識到,配偶是自己的骨肉至親,因為聖經說,夏娃是上帝用亞當的肋骨做的,是亞當“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參《創》2:23)夫妻關係是人際關係中頭等重要的。        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又明白了更多。我們知道了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關愛,我們知道了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參《雅》2:19),我們知道了應該說“造就人的好話”(參《弗》4:29),我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      夫妻關係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們在自己的教會——蒙特利爾西島華人恩福堂,做過一次見證。在見證中,我說:如果要搞好夫妻關係,必須有一個“第三者”,這個“第三者”就是上帝。只有兩個人和上帝關係都好,他們的婚姻關係才會好。通過愛上帝,我們才會愛人。        想起那位朋友提出的問題:“這部電影把挽救婚姻全部歸功於基督信仰,是不是有些牽強呢?”不,不牽強!“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若沒有從上帝而來的愛,我們不會愛人。 最後一個硬幣         我們夫妻致力維護和改善關係的時候,學到了一個“存款”理論──夫妻雙方都要時時進行感情投資,往對方的情感賬戶裡存款!         我見過許多勞燕分飛或貌合神離的夫妻,他們其實都很想挽回感情,拼命地向對方伸出手,也拼命地搜索自己的口袋,想找出最後一個硬幣,投進對方的賬戶裡,但結果仍只是漸行漸遠。        原因就在於,他們自己的情感賬戶裡,已經沒有錢了,已隨著人的罪性、各種原因,被消耗掉了。自己都沒有錢了,還怎能往對方的賬戶裡存款呢?只會索取、無法存款,感情怎麼可能好呢?        只有上帝能夠做到“無中生有”。當我們把自己和上帝聯接的時候,當我們把上帝放在夫妻關係之上的時候,我們的情感賬戶裡就開始有錢了,我們就有能力往對方的賬戶裡存款。因為上帝是愛的源頭,當我們愛上帝的時候,我們就有了對人的愛,而且這愛是源源不絕的,足夠抵擋人世間的風雨。 結語        […]

No Picture
成長篇

教會生活(陳濟民)

不參加教會的理由很多,“教會”本身也不是不需要改進。但是,要明白為什麼要上教會,我們就必須先明白聖經中救恩的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上帝拯救的對象是一群人,而且要這群人以他為生活的中心,一同得到他的應許。 […]

No Picture
事奉篇

不想再做基督徒了(紅磚)

他們個個住著獨立屋(single house)不開放家庭,反而要我們這些住著小小的城市屋(townhouse)的人開放。他們每家有小孩兩三個,卻要我們沒小孩的來帶小孩……如果你表達了意見,就被說“過於計較,為主做事怎麼能這麼想呢……”等等。 […]

No Picture
成長篇

論罪(遠志明)

提要﹕信仰不是迷信,救恩不是形式。本文根據聖經論証了﹙一﹚主耶穌的赦罪之道,﹙二﹚信徒應有的態度,﹙三﹚實際生活的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