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24.07.15
廖启宏
在持续数个月之后,美国校园针对以哈战争的抗议稍歇。相较起前几周的紧张对峙、各方人马的暴力冲突、员警的强力驱离,如今已经平静了不少。在笔者任教的校园,原本搭帐篷抗议的人群,也逐渐散去……
激情过后,校园又回归了平静,似乎船过水无痕。但是以哈战争依然持续,让人不禁思考,这一切抗争的意义是什么。
为何愤怒?
中东地区的冲突是20世纪的难题之一。自从1917年10月,英国军队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控制了巴勒斯坦区域后,根据一战时的《贝尔福宣言》(The Balfour Declaration),在巴勒斯坦地区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家园。1917-1948年间,大量的犹太移民移入该地,犹太人与该地的居民冲突也渐增。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181号决议,隔年以色列国正式成立之后,冲突进一步升级成大规模的战争。
而一直没有正式建国的巴勒斯坦人民,在数十年各方势力拉扯之下,目前主要散居在约旦河西岸与加萨走廊。他们虽然在经济、生活上与以色列人民共存,但长年的冲突致使双方有许多不信任。许多极端的巴勒斯坦组织(例如:哈玛斯 Hamas)更是不断地以突袭、绑架或暗杀的方式扰乱以色列人的生活。
2023年10月7日,哈玛斯对以色列展开绑架行动和突袭,以色列方也随即反击。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誓言要根除哈玛斯的势力,约有37000多人在战火中牺牲(其中有35000多人是巴勒斯坦人民),人道救援行动也不断被拦阻。这次的冲突和战事发展再一次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在美国,随着越来越多人同情巴勒斯坦居民,过去一向支持以色列的主流民意也开始产生动摇。
根据盖洛普2023年的调查表示(注1),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方,美国人同情以色列方的占54%,而同情巴勒斯坦方的比例,从2001年的16%,稳步上升到2023年的31%。随着同情巴勒斯坦方的比例逐渐升高,美国人在中东议题上不再是一面倒地支持以色列。
这样的民意改变,在自诩思想进步的美国校园中尤其明显。因此自开战以来,美国校园中的反对以色列的声浪不断。
除了要求反战之外,有些人趁机诉求巴勒斯坦建国倡议;更有人希望复制80年代、对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撤资学运向校方施压,希望校方从以色列相关投资中撤资,以经济力影响政治走向。有些抗议,甚至成为一些反犹主义之人的舞台和温床,渗透了许多极端理念和种族主义言论,屡屡使抗议失焦。
这些抗议看似混乱,却也似乎成为了一个浓缩的美国民意舞台:
我们看到了愤怒的巴勒斯坦支持者,气愤地展示著无辜巴勒斯坦平民的伤亡照片,控诉以色列的攻击,嘶吼著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减少巴勒斯坦平民受的苦难;我们看到了反犹势力趁机展现他们反犹或是反锡安主义等诉求。
我们也看见了许多犹太学生和教职员,担忧反犹主义死灰复燃,害怕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看到,许多人“反抗议”,指出一开始是哈玛斯恐怖组织无差别绑架无辜以色列人民,才会造成这一切的流血冲突,因此巴勒斯坦方要负全部的责任。
这些众多复杂强烈的情绪,加上历史的包袱,各方人马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是受到委屈、不公平地苦待、以及占理的一方;而对方都是邪恶、不讲理的过错方。但是各方的立场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我对、你错,之间只有立场、没有和解、没有妥协、更不用说有任何的恩典。
在这样强烈的情绪下,最终的审判者是谁呢?谁能保证自己的诉求是全然公正无私?在众多杂音中,公义是什么呢?谁的公义更重要?是消灭对方吗?
为何不满?
和其他受造物不同,人在遭受到不公的对待、受到亏损时,不管有没有能力反击,鲜有会闷不吭声地逆来顺受的。我们自然的反应,是不满,并且企盼正义的彰显。有句玩笑话说:“小偷被偷也会生气。”
圣经告诉我们,在受咒诅的世界中,人类身处困境,总是期待着脱离败坏,企盼那更好的、更荣耀的未来。“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8:21-22)
这种对公义的强烈渴望和情绪,却在圣经外的“社会公义”(social justice)中找到了宿主。Scott David Allen(前日本宣教士,现为门徒国家联盟/Disciple Nations Alliance主席。编注)在《社会公义不是圣经公义》中,提到当代社会公义的定义,是:
“把世界分为两类:邪恶的欺压者(evil oppressors)及无辜的受害者(innocent victims),两者是在一个零和的权力斗争中,此外再没其他类别。并且认为一切都是权力、欺压者、和受害者情节的架构中上演。”(注2)
社会公义的基本论述基础,是以社经阶级、种族、背景、移民先后顺序,把叙事简化成两个群体:“我们”是受苦的、善良的、有道德的;”他们”是腐败的、自私的、邪恶的、噬血的。然后声称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夸大自己受害者的身分——用不同方式,甚至谎言来妖魔化对方,激化对立情绪。不问对错,只求彼消我长。
虽然社会公义运动有其盲点,但不可否认它反映出人性中对正义的渴望,也是在世界上各方势力彼此制衡、发声的管道。
有些基督徒, 因圣俗二分的坚持,或因对社会议题的无知产生的误解或惧怕,认为只要追求社会公义或是参与这类的活动,就与福音本质相违背,将其贴上“社会福音”的标签。如此简单粗暴地将所有社会议题或对公义议题的诉求放在教会的对立面,使其对复杂的社会议题,无法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或更细腻的对待。
基督徒有时甚至怀着一种优越感,或用自以为是的态度,来面对复杂的冲突和议题。因此在与世界交谈时,会以先入为主的态度,简单粗暴地把所有事情黑白二分。这样的态度,往往无助于解决复杂的情况——在许多议题上,基督徒懂的不见得比非基督徒来得多。
因此,这种优越感,进一步加深了世界对基督的误解。
圣经观点
圣经已指示世人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6:8)公义,反映出上帝的品格。
上帝要我们“行公义”,因为没有真正的公义,就没有真正的和解。祂也要我们“好怜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软弱过错的时候,需要人和上帝的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则是终极的目标——我们要晓得上帝是最后的审判者,所以我们必须谦卑,并且了解祂的心意。
在圣经中,上帝细腻地展现出处理冲突的方式,让世人知道祂是独一的真神,也是最终的审判者。
上帝面对社会上的不公义的时候,祂绝对不会冷眼无情地说:“你不用管那些不公义的议题,你来教会就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社会不公义是源自于人性的扭曲,背离上帝的品格属性,所以上帝面对不公义时会有义怒。
“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祂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贿赂。祂为孤儿寡妇申冤,又怜爱寄居的,赐给他衣食。”(《申》10:17-18)
另外,上帝也嘱咐我们的社会责任:“万军之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谁都不可心里谋害弟兄。’"(《亚》7:9-10)因此上帝不只在乎,也要我们以恩慈对待他人。
面对冲突时,我们要有怜悯,并具备基本的道德勇气。
有些基督徒有一个误区,用 “大家都是罪人”来完美卸责,并且稳稳地站在属灵制高点,俾倪所有的争论。美其名是不选边站,但实则是搪塞躲避了应当负的责任。对人的委屈视而不见、对受伤的群体不体谅、对受到苦待的一方冷血旁观,甚至为施暴的一方擦脂抹粉。这些都是基督徒经常遭人诟病的地方。
《雅各书》4章17节说到:“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
我们在许多社会议题、公共政策、甚至教会争端方面,常显得笨拙与苍白无力:很多时候在应当讲公义的时候谈和睦,应当有立场的时候聊圣洁。如此不但没有成为世上的光、山上的城,反而处处用话术来规避责任,最后以一句“彼此相爱”,来令异议者噤声。
另外,教会长久圣俗二分的影响,让基督徒认为有立场、讲公义,就表示不属灵。其实正好相反,上帝在圣经中透过不同的故事,诉说祂是讲公义,而且付诸行动的神。
《撒母耳记下》 21 章讲到上帝在以色列降下3年的饥荒。大卫询问上帝之后,知道了缘由。原来基遍人虽然是迦南的外族之一,但与约书亚立约之后,甘心在以色列人中做了服苦的人。没想到数百年后,扫罗自以为替上帝大发热心,杀了他们。因此,上帝要平反基遍人的冤情:要求大卫交出扫罗的子孙7人,来偿付扫罗杀基遍人的代价。
上帝在面对基遍人的冤情时,并没有掩面不顾,也没有说教要大家彼此相爱,而是以有限度的方式(交出扫罗子孙7人),行出祂的公义,平抚基遍人的冤屈。我们看见的,是一位公义守约的上帝,以节制、恩典、怜悯的方式来伸冤报应。
我们当然不像上帝一样,可以看透人心,因此我们无法扮演上帝的角色,凡事都能公正地判断是非曲直。最终的审判,是属于上帝。但是当我们在力所能及,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应该以有节制、合乎上帝心意的方式,来判断、安慰与平反。在公义中有恩典,在怜悯中有真理。在越棘手的冲突上,越发谨慎,但也越不能置身事外——相较起高调地要大家彼此相爱、想要一碗水端平,努力尝试了解事情的真相,才是道成肉身的服事。
当我们面对过度复杂的冲突、纷争、或是公共议题,无法全面地了解事情真相时,一个追随基督的人,最起码要对受害者施以怜悯和慈爱。
谦卑地倾听和共情,是我们能够给予受害者最起码的尊重和恩慈。正如耶稣在世,见到困苦流离、因病缠身、被大众定罪、正经历丧子之痛的人们时,祂的第一反应,并非无情地刨根究柢,在伤口上洒盐,而是怜悯他们(参《太》9:36,14:14,15:32;《可》5:19,6:34,8:2;《路》7:13)。
其实,耶稣对世人最大的怜悯,就是对一切因罪被挟制苦不堪言的我们,提供了挽回祭。
终极目的
最后,上帝的眼光不是只停在“谁亏负谁”的层面。祂最终的目的,是要世人认识祂,并且尊崇祂。正如诗篇说的:“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诗》46:10)。
当以色列在埃及为奴的时候,上帝深知祂的子民被苦待。但上帝并没有一举将埃及毁灭,而是以逐次加重的10次灾祸,让法老和埃及人民知道,他们的有限,以及他们加诸在以色列人身上的伤害。并让埃及人和以色列人都知道,祂才是那位掌管天地宇宙万物,并且掌握我们生命的主。
当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迦南地后,上帝并没有要以色列人毫无限制地扩张地土,而是明确地在他们的疆域画上界线(参《民》 34:1-12)。祂的目的是让以色列人因敬拜唯一的真神就与外邦民族分别为圣归上帝自己。
在以色列灭国后,上帝允许凶残的亚述和巴比伦帝国将北国和南国消灭,允许祂的子民被杀、被流放。
亡国之后,祂并没有要以色列人出谋划策、恢复以色列和犹大国的荣耀,而是透过先知传讲上帝的安慰与盼望,让祂的子民知道将来有个更美好的盼望。“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但》2:44)
到了新约,神子耶稣道成肉身,成为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人。祂并没有鼓吹犹太同胞谋反、揭竿起义,反而多次强调:“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18:36)
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丑陋的权力角力可说随处可见。这些事情不只发生在掌权者与被欺压的族群之间,在同侪之间、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陌生人之间、教会兄弟姊妹之间,都有可能发生。。
透过圣经,我们看到自己的有罪、可怜、无助,才会呼求、仰望、依靠上帝。“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一》1:8-9)当上帝的救赎临到我们时,我们便知罪、认罪、悔罪,用上帝的眼光来看待世人和世上的一切。
因此,要解决人的罪,最终的解决办法只有福音。
以基督的心为心
因此,当我们在面对以哈冲突、或是其他种族抗争、社会议题时,基督徒应该避免把自己放在属灵制高点,露出道德优越感,或是忙着逃避置身事外,甚至黑白二分、滥贴标签。而是应该先冷静地了解多方的立场和论述,用智慧和媒体识读力判断真伪。
如果周边有朋友或认识的人,宣称自己是受害者,则应当主动给予关怀并且聆听,谦卑地了解、共情。
回到信仰的核心,我们关怀社会公义,是因为上帝在乎社会公义;我们以谦卑的态度面对伤心的人,是因为上帝已经做了榜样;我们希望每个灵魂得救,因为上帝要每个相信的人得到永生。
面对社会上的不公不义,我们不应该急着将所有议题“宗教化"或贴上“社会福音"的洪水猛兽标签,而是先看到被压迫的灵魂、受苦的生命,贴近他们并施以恩慈。
以基督的心为心,以祂的眼光看世界,才是合乎中道的作法。
注:
1. https://news.gallup.com/poll/472070/democrats-sympathies-middle-east-shift-palestinians.aspx.
2. Scott Allen, Why Social Justice is Not Biblical Justice: An Urgent Appeal to Fellow Christians in a Time of Social Crisis (Grand Rapids, MI: Credo House Publishers, 2020), 36.
作者现为加州州政府发展服务部研究主管与金融部首席经济学家,并在加州大学任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