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公義
-
或許基督徒可以做的是,不論是在基督徒還是非基督徒的群體裡,我們不要輕易容忍不公義,要謹慎建立合宜的權力制衡制度,創造公平的溝通管道,展示非自我中心的權力使用……
-
聖經也希望我們記住:行善不一定立時收獲掌聲,鮮花和微笑。如果沒有回報,你還繼續行善嗎?你會懷疑人生,感到失落、失望和失敗嗎?此時也許就是考驗信仰的時候。
-
大衛相信伸冤在主,主必報應。所以,他沒有憑血氣動手,也沒有充滿苦毒和怨恨。他不過是在上帝面前迫切禱告。你想想掃羅那麼窮凶極惡地追殺大衛,大衛先後兩次明明有殺死掃羅的機會,還不是把掃羅給放了?
-
如果說胡傑之前的片子,都是帶觀眾去反思那些封存在黑暗角落的民族歷史,那麼《麥地沖》明顯少了些沉重,多了期盼和讚美的亮光。
-
我們在面臨論斷的試探時,需要特別地警醒。我們在看到弟兄姐妹眼中之刺忍不住去拔時,是否意識到自己眼中的梁木?這梁木能讓我們在上帝的審判前站立得住嗎?
-
《犬之力》的敘述,幾乎全程都非常克制。隨著故事情節的緩緩深入,細節的效果越來越強,戲劇張力也逐漸拉滿,處處暗濤洶湧。
-
當我們耍聰明佔了便宜,當我們悄悄搶跑不當得利,當我們自我為義假冒為善,我們還會用公道的天平、公道的法碼、公道的升鬥、公道的秤嗎?
-
事情發展到了失去常理的地步,一定有“超然”的成分;所以不要幼稚地批評這個、褒獎那個,簡單地在保羅和巴拿巴兩者間選邊站。要緊的是想一想,有一天自己面對如此的場景,上帝會怎麼說,我又會怎麼做?
-
最重要的是要相信上帝是最終的審判者。或許短期甚至今生看不到,但是要相信祂是公義的。這個在當下很難,但在無法可施的時候,緊緊抓住這個應許,會覺得生活還是有盼望的。生活中的惡人很多,而且一直都有。但如果因為這些惡人,讓我失去對上帝的信心和盼望,那是最糟糕的事情,一點也不值得。
-
人真是複雜,在面對上帝慈愛的時候,人常常會反過來要強調祂的公義;在面對上帝公義的時候,又要強調祂的慈愛,以此表明自己不偏不倚的公允;可笑的恰恰是因為自己少了那一份從上帝來的品格,恰恰是自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