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恩言

  • 曠野中的“都挺好”?(主鑒)2019.04.16

    曠野中的“都挺好”?(主鑒)2019.04.16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専欄2019.04.16 主鑒 經文:“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那人把他的女兒西坡拉給摩西為妻。”(《出》2:21) 《出埃及記》第2章的經文告訴我們,摩西的生命至少經歷了兩個曠野。 第一個曠野是米甸的曠野。 40歲的摩西學了埃及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有大能。更難能可貴的是,摩西還有心。《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他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參《來》11:24-25) 有恩賜、又有熱心的摩西想以自己的方法出手拯救自己的兄弟以色列人。奈何以色列人不領情,他們不僅拒絕了摩西,而且出賣了摩西。正是由於他們散播消息,摩西打死埃及人的事情才敗露,招致了法老的殺心。 摩西,就像許多受傷的教會同工一樣,熱心過,但受傷了,他沒想到原來“以色列人”這麼醜陋,“拯救以色列人”的事工這麼兇險。於是,摩西逃跑了,流亡到米甸的曠野。 流亡米甸之後的摩西,開始經歷到第二個曠野——屬靈的曠野。為何這樣說? 摩西在米甸受到了出人意料的歡迎。與他在埃及相比,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似乎有點諷刺。在埃及,他幫助的是自己的同族人,在米甸,幫助的是外族的女孩子;在埃及,摩西期待以色列認識到他是拯救者,但收獲的卻是拒絕、奚落、甚至出賣,“誰立你作我們的領袖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一樣嗎?”但在米甸,摩西還沒怎麼動手,不過是趕跑了幾個壞牧羊人,他的舉手之勞卻被拔高到拯救的高度,女孩子告訴父親,“有一個埃及人,救我們脫離牧羊人的手”。 西坡拉和家人們感激摩西,盛情挽留。在米甸,摩西還收獲了愛情、家庭和事業。他成了職業牧羊人。他有了孩子。摩西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叫革舜,意思是“我在外地做過寄居的”。藉著這個名字,摩西很可能是想表達,我曾經做過寄居的,但是這個兒子一出生,我感覺真的回家了,不再流浪了。 這是怎樣的一個摩西?——這是沉迷於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摩西,這是安於“歲月靜好”的摩西,但這也是陷在屬靈曠野中的摩西。 你如果問摩西,你最近怎麼樣?摩西可能會說,都挺好,我挺安心的。你如果接著問,摩西,你最近和神的關係怎麼樣,你拯救以色列人的事工還要繼續麼?摩西可能撓撓頭說,和神的關係還好吧,偶爾也獻一兩次祭。拯救以色列人……那個再說吧! 身在曠野,心也在屬靈曠野的摩西,是真心不想再回到以色列人當中了。他甚至不想再提以色列人。何以見得?我們後面讀到,當神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摩西是很抗拒的。他找了很多個理由,最後乾脆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去,就打發誰去吧。摩西也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做以色列人。我們從《出》4:24-26看到,摩西一直沒有給自己的孩子行割禮。 因此,這是米甸的曠野,也是屬靈的曠野;或者,曾經受的傷害加上現在的“歲月靜好”,兩者一起使摩西陷在了曠野之中。若不是神的恩典,誰能帶領他穿越這大而可畏的曠野,承接他人生的使命和呼召呢? 在人生的前半段,摩西熱心過,但他受傷了,逃跑了;在人生的中半段,摩西收獲了歡迎、愛情、“都挺好”,但卻心陷屬靈的曠野。 曠野的人生不一定是被拒絕、孤獨、全然負面的;曠野的人生,也可以是一種歲月靜好,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人生;但曠野的人生一定是一種沒有使命感、沒有異象、在屬靈上並不富足的人生;曠野可以是在中國,也可以在美國;曠野可以很遠,也可以很近;曠野可以在教會外面,也可以在教會裡面。 問題是,今天如果你也在曠野之中,你願意再一次回轉到神的面前嗎? 禱告:神啊,你曾在荊棘的火焰中呼召那陷在曠野中的摩西說,“摩西,摩西”。願主你今天再一次得著每一個心靈陷在曠野中的靈魂、你所愛的兒女們;願你按著我們的名字來呼喚我們。主啊,賜給我們順服的心,回應你說,“我在這里”。主啊,我們渴望走出曠野,經歷豐盛。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閲讀全文…

  • 愛是恒久忍耐(呂居)2019.04.15

    愛是恒久忍耐(呂居)2019.04.1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専欄2019.04.15 呂居 經文: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在我家門前的草坪上,有一塊心形的泥地,是留出來用作種樹的地方。全小區就我們家這塊地是拱起的,比周圍高出一尺半到兩尺。也許這就是原初的設計,抑或是施工人員偷懶,把剩下的土隨意堆放在那裡。我覺得這塊拱起的泥地看著挺順眼的,但我妻子很不喜歡,多次在我面前提起,想要鏟平凸起的泥土,運到後院的小山坡上。 終於在一個春天的週末,我決定實施這個搬運工程,其實我自己並不認為鏟平那片泥地有任何實質的意義,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對妻子的尊重和情意。由於沒有合適的工具,我把泥土鏟在油漆桶內,然後放在Dolly(編註:指搬運重物的臺車或滑動臺架)上,一桶一桶地運到後院。 泥土很沉,運了幾桶之後,我就累得滿頭大汗。再幹一段時間,累得筋疲力盡,我心裡開始有點不耐煩了,甚至心裡生出些許抱怨,覺得妻子無事生非,那堆土在前院堆得好好的,為啥就看不慣,非得要搬到後院? 正在抱怨時,我猛然想起《哥林多前書》13章裡面的“愛頌”,愛從忍耐開始,又到忍耐結尾,愛被包含在兩個忍耐之間。而我對妻子的忍耐,只搬了不到半方土就消耗殆盡了,實在是慚愧啊! 這裡的“愛頌”,不僅是愛的表現和要求,也是測量我們心裡面有沒有愛心的指標。如果我對孩子時常發怒,而我又覺得心裡非常愛他們,那只能說明我在撒謊,因為上帝的話語明明說,“愛是不輕易發怒”(《林前》13:5)。上帝的話語是測謊器。 我們可以用“愛頌”來測量裡面到底有沒有愛心,如果我裡面有嫉妒,就是沒有愛心的標誌;如果我裡面自誇、張狂、沒有忍耐、常計算人家的惡,這些都表明我裡面沒有愛。沒有愛就是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如果被測出沒有愛,那就應該趕緊到上帝面前悔改,祈求上帝賜下聖靈的內住和充滿,只要我們被聖靈充滿,裡面就一定會有愛,因為神就是愛。 我女兒曾經教我一個方法,就是把“愛頌”裡面的“愛”字換成“我”,然後再試著讀出來:“我恒久忍耐,我有恩慈,我沒有嫉妒,我不自誇,我不張狂……”。讀著讀著,就開始臉紅心跳,知道裡面何等不足。如果把“我”字換成自己的名字,內心的震撼就更強烈了。 搬運泥土是沉重的,正如肉身是沉重的,愛只有在沉重的肉身中得到表達、驗證、沉澱後,才能化成心靈的習慣和生命的品質。上帝道成肉身,以沉重的存在形式擔當我們所有的罪。然而在基督身上,我們沒有聽到祂抱怨,沒有看到祂失去忍耐。愛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得以完全。如今這完全的愛之生命,就栽種在我們的裡面! 禱告:主啊,感謝你賜給我基督的生命,就是愛的生命;也感謝你賜我聖靈,就是愛的靈,住在我們的裡面。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在肉身沉重的存在和試煉之中,恒久忍耐,活出愛的樣式,好讓你的名得榮耀!禱告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閲讀全文…

  • 常講十字架,復活在哪裡?(巍朴)2019.04.12

    常講十字架,復活在哪裡?(巍朴)2019.04.12

    其實,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中,正包含著復活!

    閲讀全文…

  • 你如何做你人生的總結?(吕保羅)2019.04.11

    你如何做你人生的總結?(吕保羅)2019.04.11

    大衛能發出這樣讚歎的原因是,他從一生坎坷不平的路途中看到的,不僅是耶和華是他的牧者,也是他危難時的保護者,更是他永遠的歸宿。

    閲讀全文…

  • 主角和配角(杜磊)2019.04.10

    主角和配角(杜磊)2019.04.10

    作為基督徒,我們都是上帝的配角,上帝永遠是主角。

    閲讀全文…

  • 士為知己者死(張克敏)2019.04.09

    士為知己者死(張克敏)2019.04.09

    神至終掌握最後的結局:祂能夠把人的錯誤、壞事,全都轉變為好事。

    閲讀全文…

  • 天路上的閒雜人(辛立)2019.04.08

    天路上的閒雜人(辛立)2019.04.08

    我們會問,為什麼神讓這些人“閒雜人”摻雜在救贖之民的行列,並且給神的國度造成如此大的傷害?

    閲讀全文…

  • 你的名字叫“耶書侖”(王申得)2019.04.05

    你的名字叫“耶書侖”(王申得)2019.04.05

    一旦回頭,他們便要發現原先的懷疑和膽怯是多麼的可笑,而神的恩典是多麼的豐富。

    閲讀全文…

  • 福杯滿溢(呂保羅)2019.04.04

    福杯滿溢(呂保羅)2019.04.04

    在人生的屬靈戰場上,神已經得勝,神膏抹祂的精兵,以致我們在征戰中間,無論享受成功,或是付出沉重代價,都能帶來美好的成效,結出榮耀的果實。

    閲讀全文…

  • 從泥土學謙卑(杜磊)2019.04.03

    從泥土學謙卑(杜磊)2019.04.03

    第一亞當要承擔極重的勞苦,才能從地得糧,得以糊口;而最後的亞當培育心靈的土壤,將心靈翻轉過來,使得我們逐漸走向基督的完全,結出基督喜歡的果子來。

    閲讀全文…

  • 我們心中住著的彼得(主鑒)2019.04.02

    我們心中住著的彼得(主鑒)2019.04.02

    今天,允許我們心中的彼得去失望,去痛哭;今天,允許我們的軟弱和破碎被呈現在主面前,祂必重建我們。

    閲讀全文…

  • 工價與恩典(呂居)2019.04.01

    工價與恩典(呂居)2019.04.01

    在末後的日子,上帝會以祂無限的恩典,讓我們訝異驚嘆!

    閲讀全文…

  • 耶稣真的这么说了吗?(巍朴)2019.03.29

    耶稣真的这么说了吗?(巍朴)2019.03.29

    “傳話”,有時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有時也是一件很有破壞力的事,有時又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

    閲讀全文…

  • 你知道你在戰爭中嗎?(呂保羅)2019.03.28

    你知道你在戰爭中嗎?(呂保羅)2019.03.28

    神要我們上戰場時有得勝的確據,所以為我們擺設筵席——這是爭戰結束以前的慶功宴。

    閲讀全文…

  • 你結果子了嗎?(杜磊)2019.03.27

    你結果子了嗎?(杜磊)2019.03.27

    上帝給僕人的託付全然不同,有多有少,有輕有重,因為每個人的恩賜不同。

    閲讀全文…

  • 疾風知勁草(張克敏)2019.03.26

    疾風知勁草(張克敏)2019.03.26

    現今我們面對的世代,好比當時重建聖殿的光景。

    閲讀全文…

  • 神雖嚴厲,更有恩典(辛立)2019.03.25

    神雖嚴厲,更有恩典(辛立)2019.03.25

    神的恩典,當年藉著西乃之約向以色列人彰顯;現今,更是藉著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向全世界彰顯。

    閲讀全文…

  • 帶上你的油燈(王申得)2019.03.22

    帶上你的油燈(王申得)2019.03.22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専欄2019.03.22 王申得 经文:“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  歐洲某地有一座古老教堂,聳立在山間,掩映在碧綠叢中,是著名的旅遊景點。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對這座宏偉建築,無不嘖嘖稱奇,但同時也對教堂內部昏暗的光線困惑不解。“偌大的教堂,為什麼不提供照明設備呢?”他們問導遊。 遊客得到的回答出人意外。“當初蓋這座教堂的時候,原意本是如此。”導遊解釋說,“設計師希望每位前來禮拜的人自備一盞油燈,掛在教堂的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既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別人——燈愈亮,堂愈明!” 這是一個多麼有創意的設計啊!作為建築的教堂尚且如此,作為信徒集體的教會何嘗不是這樣呢? 教會中人人都有當盡的義務和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大家都忠於本分,盡職盡責,帶上我們的油燈,那麼教會一定充滿了活潑,興旺,光明的景象。 彼得告訴我們,每一個信徒都會從神領受屬靈恩賜,至少一種,甚至許多。誰也無法找藉口說,“神沒有給我恩賜,所以我不必,也不能參與事奉。” 英文中有一個名詞叫“appendix”,原來指的是“闌尾”。因為人們覺得闌尾毫無用處,一發炎就作手術把它切除掉,這個詞就慢慢演化為“附錄”的意思,指那些放在文章後面的,可有可無的參考資料。但現代醫學研究已經發現,闌尾在人體中其實具有很重要的免疫和造血功能。在神的教會裡,應該只有“闌尾”而沒有“附錄”,人人都很重要,人人都不是可有可無。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教會裡百分之十的人做著百分之九十的事情”,這種說法不知是否有確切的統計數據?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間教會一定什麼地方出了毛病,因為那不是教會的設計師 ——神的心意。神的心意是叫我們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用神賜下的恩賜和才幹“彼此服事”,好像上教堂的人都帶上一盞油燈,照亮自己和他人一樣。 大戶人家的管家,才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忠心的品質(參《林前》4:2)。所謂忠心,就是毫無保留地聽從主人的吩咐,竭盡全力完成任務。分內的事要做好,分外的事盡量不要去打攪。神的家也是這樣,各人守住自己的本分,各人盡到自己的職責,彼此點燈,相互照亮,“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禱告: 主啊!你曾吩咐我們把光照在人前,叫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天上的父。從今以後,我們要把屬靈恩賜的油燈常常點亮,求你幫助。奉耶穌的名,阿們!

    閲讀全文…

  •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呂保羅)2019.03.21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呂保羅)2019.03.21

    作為基督徒,我們不尋求苦難,不渴望責備,但是讓我們在“杖”與“竿”的經歷中,仔細聆聽那來自神的微聲,體會到那不離不棄、帶來安慰、堅忍的愛。

    閲讀全文…

  • 難道是歧視?(杜磊)2019.03.20

    難道是歧視?(杜磊)2019.03.20

    《以斯拉記》記載了以色列人回歸後,重新設立、整頓祭司隊伍的全部過程。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