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準海歸,你以為容易嗎?(阿 Ben)2017.09.27
許多海歸都處於初信的階段。若要等讀完全本聖經,再總結信仰的核心,有點不切實際。而12句的《使徒信經》,每週在團契裡背誦,定能記在腦海。有一天回國,或在海外其他的城市,接觸到異端時,都可以靠著《使徒信經》來分辨正偽。 […]
許多海歸都處於初信的階段。若要等讀完全本聖經,再總結信仰的核心,有點不切實際。而12句的《使徒信經》,每週在團契裡背誦,定能記在腦海。有一天回國,或在海外其他的城市,接觸到異端時,都可以靠著《使徒信經》來分辨正偽。 […]
在我8年進行了幾十次嘗試均告失敗之後,2014年的一天,香港大學忽然向我伸出了橄欖枝,邀請我加入教師隊伍。他們甚至教我,在最終的面試中如何表現。
整個過程中,我向主求,清晰地看到主在為我開路。然而令我不理解的是,我現在的工作,主也多有憐憫和應許。公司領導甚至讓我承擔更高一級的任務。
我做任何選擇,心裡都不安寧。 […]
當我重新審視這條宣教之路時,我越來越明白,宣教不僅僅是差傳策略,也不單是一套神學理念,宣教是一種生命態度。宣教的人生,是在各種不確定性中,甘心被上帝塑造的人生。 […]
“唯有主愛充滿在我心,我的心靈喜樂讚美主。在此盼望之地,充滿喜樂之地,向主獻上我的愛……主賜我一切豐盛恩惠,我心難以述說。我心靈喜樂地跟隨主腳蹤,向主獻上我的一生……”這是我最近常常哼唱的一首歌。 […]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海歸”基督徒,特別是“海歸”全職事奉人員,回到中國大陸後,因同文同種,而忽略了“江湖”的差異和張力,以及這些差異對生活和事奉的深遠影響。 […]
抗戰年間,新加坡神學院的郭院長,在香港召集主內作家開會,推動聖經本土化。一個甲子後,我在溫哥華見到了九十多歲的吳恩溥牧師,他贈送了我一本《天國春秋》,希望我為聖經在中國民間的普及繼續努力。我答應他,我會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
可是營會結束的最後一刻,大家正散去時,我卻被一種力量深深地抓住了,坐在座位上不願意起來。我終於說出:“我願意接受耶穌作我的救主!”說了這話,我的眼淚就像開閘放出來的洪水,湧流出來。我泣不成聲,連自己都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兒。 […]
The lead character of our story was born in Anhui, China. In 1985 he arr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a graduate student. After earning a doctorate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e moved to California to work in the area of electro-optical messaging research. In 1996 he founded his own company specializing in the area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In 2001 he returned to China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returning to the USA in 2004. Currently he does research in machine vision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He became a Christian in 1991, and is serving in his church and small group as a tent-maker. […]
一般而言,海歸回到國內之後,往往成為各個領域的精英人士,他們廣闊的國際視野、精良的專業訓練、先進的意識理念,為他們在國內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優勢。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