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海歸
-
“海歸”,是指到海外學習和工作經驗的歸國人員,這一群體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
-
2016年聖誕節,我在馬裡蘭的教會受洗歸主,開始了人生新的篇章。
-
每個人和父母的關係動態(dynamics)不一樣,每個家庭的情況、父母和子女的需求也不一樣。我們都需要在自己的環境(context)中尋求上帝的心意,摸索如何去愛、去尊榮我們的父母。
-
我們除了讓他們學會事工的本領之外,更重要的是正確地看待別人,看待自己,以我們的主和歷代神的僕人為榜樣,提高自身的素質。
-
近10年來,中國外出留學及回歸的人數均快速增長,據估計,2006年各種形式的中國留學生已超過100萬人,分佈於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改革開放以來回歸人數已近30萬人。這群已經推動時代巨輪、並將影響中國前景的海歸們,若能在回國前幫助他們清楚重生得救、建立純正信仰、裝備聖經真理、操練事奉恩賜、塑造成熟靈命、端正人格品德、清楚人生使命、聯絡屬靈肢體,他們回國後將在社會和教會中發揮何等的影響力!
-
許多海歸都處於初信的階段。若要等讀完全本聖經,再總結信仰的核心,有點不切實際。而12句的《使徒信經》,每週在團契裡背誦,定能記在腦海。有一天回國,或在海外其他的城市,接觸到異端時,都可以靠著《使徒信經》來分辨正偽。
-
在我8年進行了幾十次嘗試均告失敗之後,2014年的一天,香港大學忽然向我伸出了橄欖枝,邀請我加入教師隊伍。他們甚至教我,在最終的面試中如何表現。 整個過程中,我向主求,清晰地看到主在為我開路。然而令我不理解的是,我現在的工作,主也多有憐憫和應許。公司領導甚至讓我承擔更高一級的任務。 我做任何選擇,心裡都不安寧。
-
我出生長大在湖南西南部的三線城市,這裡人都沒有聽過福音。我母親一直拜祖宗和各類菩薩。過年過節或有什麼重要事情,都會請神靈保佑。我從小就會做些奇異的夢,也有所謂的預感之類的,所以對靈異事件特別感興趣,是個有神論者。
-
當我重新審視這條宣教之路時,我越來越明白,宣教不僅僅是差傳策略,也不單是一套神學理念,宣教是一種生命態度。宣教的人生,是在各種不確定性中,甘心被上帝塑造的人生。
-
“唯有主愛充滿在我心,我的心靈喜樂讚美主。在此盼望之地,充滿喜樂之地,向主獻上我的愛……主賜我一切豐盛恩惠,我心難以述說。我心靈喜樂地跟隨主腳蹤,向主獻上我的一生……”這是我最近常常哼唱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