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社交媒體
-
這個門就是手機上的各種媒體工具,包括臉書,Instagram,Line,微信,和許多五花八門的軟體。
-
但如今停用FB屆滿兩年再回首,脫離FB不僅沒造成社交上重大的損失,反而更讓我認清人與人的相處不在於社媒,而在於日常中醞釀的感情。對我來說,這個簡樸的道理,是在真正脫離網路社群之後我才完全明白。
-
這種社交媒體上的吹噓,像毒品一樣是會上癮的。當一篇帖子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點讚,彷彿證明了我們活著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找到了人生的定位,救贖了自己。
-
過去幾年,每當遇到重大的公共議題,微博、臉書、微信和其他社交媒體,頓時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不同立場的人各自集結,旗幟分明,互相攻擊。
-
本文原刊於《舉目》77期。文/傑瑞。使用微信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對用這個工具來作網絡宣教,有什麼看見呢?本文就是在理論和實踐方面,作一些簡單而可操作性的討論。
-
所有的玩具、遊戲、故事、音樂、視頻……都是奠基在某些明顯或隱含的價值觀上。不論是樂高遊戲、芭比娃娃,或是迪斯尼影片,都在傳遞某種信息,能在不知不覺中“教化”出某種標準或習氣。 電子遊戲也是如此,不僅我們要注意網絡安全,留意內容的ESRB評鑑,而且要評估遊戲中的價值觀和趣味導向,到底對我們尚未定型的孩子,會形成什麼影響。
-
特克爾認為,社交網路讓真我躲藏在科技的背後,以處理過的形象來面對他人。 人們害怕寂寞,但是人們更害怕親密接觸所帶來的累贅。玩家也可以通過網上的群體遊戲,在虛擬世界中,塑造一個比現實更為完美的“第二人生”。 科技帶來了虛幻的友誼、虛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