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言與思
-
不管是畢德生,或是我們,當我們在面對這個界線的取捨時,都很難找著一個適切的平衡。靈修大師畢德生在這個風口浪尖議題上險險的跌了一跤,如果今天換作是我們,是否真有靈巧如蛇的銳利與智慧,來面對與回應?
-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每週的主日崇拜都適合非信徒參加,那麼,佈道豈不是更能成為教會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死亡,是最徹底讓人謙卑的事件,可以讓人深感十二萬分的無奈與無助。活得好好時的力量好像刹那間煙消雲散了。死亡,究竟是最大的無奈與無望,還是最激動人心的喜出望外?死亡的真相到底如何,是古往今來人們都試圖明白的奧秘。
-
耶穌回答了三大文明的終極問題:中華文化問的是道路的問題,以希臘哲學為首的西方文化問的是真理的問題,而印度文化問的是生命的問題。耶穌的回答表明,祂自己就是三大問題的答案,若不藉著祂,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
眼看這個兵敗如山倒的景況,同性戀議題成為我心深處的一個痛。不去觸碰這個議題,傚法鴕鳥把頭埋進土裡,眼不見為清,是我下意識的止痛良方。然而,我今天赫然發現自己就像一隻甕罐裡游泳的青蛙,不曉得爐火已經漸漸地在加溫。
-
這種高處不勝寒的孤寂,不知壓垮了多少牧者和領袖——幸運一點的,辛苦撐到“善終”。也有人不幸跌落罪惡的深谷,身敗名裂。
-
這種社交媒體上的吹噓,像毒品一樣是會上癮的。當一篇帖子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點讚,彷彿證明了我們活著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找到了人生的定位,救贖了自己。
-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特別是高齡老人的增加,教會需要不單單只是做簡單的關懷工作。教會需要在不變的真理和千變萬化的科技選項裡,提供清晰的指引。
-
我們必須告訴自己,也告訴下一代:在種族的議題中,不只是既得利益者需要悔改,弱勢的一方也需要悔改。
-
這樣看來,基督信仰不只是重視世代承傳,更是重視信徒之間彼此教導、勸戒、相愛、相助、成全。在人生路上,能夠無分老少,無分屬靈的成熟度,彼此成全活出生命的果子,真是何等的美好,令人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