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校園與海歸
-
這個龐大的禾場,就算10個教會一起來開展福音事工,力量都是不夠的。
-
可以說,機遇與挑戰並存——這句話可以用來描述今天國內的校園事工狀況。
-
聖經中的門徒造就,不只是一系列的課程,不只是一系列的訓練教材,而是上帝藉著祂忠心的僕人,以成熟的屬靈生命帶領生命,就如耶穌以生命領導跟隨者。
-
慶幸的是,我知道耶穌一直在。當許多人隨意指責別的罪人的時候,耶穌所看到的,是那個人的軟弱、內心的空洞和無力的絕望……
-
許多海歸都處於初信的階段。若要等讀完全本聖經,再總結信仰的核心,有點不切實際。而12句的《使徒信經》,每週在團契裡背誦,定能記在腦海。有一天回國,或在海外其他的城市,接觸到異端時,都可以靠著《使徒信經》來分辨正偽。
-
教會裡的每個基督徒,都被呼召來跟隨基督。教會不是狂亂世界的避風港,不是暫時的庇護和安慰,而是預備門徒進入這狂亂世界的宣教士訓練學院。
-
今日,上帝呼召我們這些有永生之福的人:你們是否甘願冒險,將心赤裸敞開,走進學生那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裡頭藏著傷痕、背叛、反抗,也藏著遇到唯一生命希望的機會!
-
疾風雖然“先天不足”,卻“後天不失調”—— 教會攜同工經歷了上帝帶領的奇妙。主親自看顧祂自己的教會,先後感動幾對成熟又願意栽培年輕同工的夫婦來到疾風。一些願意委身教會的學生同工,也在畢業後,順利在本地找到工作,並且抽中H-1B簽證,故而為疾風留下一批骨幹,為軟弱的牧師、 師母分憂解勞。
-
當今美國社會和中國的留學生,和 60 年代雖大不相同,但查經班的功用還是相似的。願在查經班服事的弟兄姐妹,都有嚴開仁大夫、周主培牧師那樣的態度,做一個忠心良善的僕人。上帝的僕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對年輕人來講比他們怎麼說、怎麼敎,影響更為深遠。
-
從塔城到水牛城再回塔城,半個世紀裡我們見證了上帝的手步步牽引,祂的大能使美國華人查經班遍地開花,其中祂的恩典無數,我們感恩不盡,無法一一述說,只將榮耀都歸給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