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後可幹的事》(陳培德)2016.12.01
作家施諾今年夏天又出版了題材較為冷門的新著《死後可幹的事:瀕死經驗是甚麼一回事?》,內容主要探索人類瀕死經驗(Near Death Experience;簡稱NDE)。 […]
作家施諾今年夏天又出版了題材較為冷門的新著《死後可幹的事:瀕死經驗是甚麼一回事?》,內容主要探索人類瀕死經驗(Near Death Experience;簡稱NDE)。 […]
傳銷公司教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同事等推銷產品。為什麼?因為這些關係中,已有一些先存的“互信”元素,生意比較客易做成功。如果教會中出現傳銷,那麼信徒之先存互信的關係,立刻就會變質,變成得利的門徑。 […]
人若和上帝相交的時間還不夠長,就會連一丁點兒的謙卑都沒有。他說自己有罪,等等,不過是鸚鵡學舌,哪怕是跪著禱告也一樣。人雖然歸信了上帝,也承認自己的罪,卻在信仰生活中,處處顯出虛偽來。 […]
教會的本質是生命共同體和信仰共同體,我們最首要的使命是,以天國的眼光在世風日下的社會,作光作鹽,引人歸主。切莫因對世上國家政治觀點的不同,影響了教會的同心合意。
[…]
繼續開車的路上,我不禁在想:他是怎麼流落在街頭的?他的家人呢?感恩節前一天,世上有人為他的存在而感恩嗎?為何當我給他錢時,他臉上沒有任何反應,但是當我祝他感恩節快樂時,他反而開心地回應? […]
迭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在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1895)開首寫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光明的季節,也是最黑暗的季節。” 至今仍引人共鳴。 […]
這次我們全家回國,只有短短15天時間,要跑4個地方,又帶著2個年幼的孩子,不免旅途勞累。累歸累,一路上卻應驗了一個姐妹的臨行祝福:“因認識我們的上帝和主耶穌,恩惠和平安多多增加。” […]
為了記念宗教改革500年,德國教會提前出版了新註釋聖經,用接近現代人的語言表述,宣讀上帝的教導,讓我聽得尤為親切和明白。好像上帝就站在我的前面,祂的每一句話,我都牢牢記得,堅信不疑。 […]
回到家,我感嘆著有太多事隱藏在生活表面的底下,不為人知,我的眼見和感覺,實在不可靠。突然想到,前不久讀《哥林多前書》“愛的詩篇”,“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自己曾經求主賜下更多的愛,愛主、愛人。原來,主正在回應我這個禱告。 […]
在德國,教會裡越來越多的難民加入。教會的發言人表示:“ 一般來說,教會並不清楚尋求庇護的人數,因為他們不會去區分誰是誰不是。但是,政治難民要求受洗似乎是一個新的趨勢。”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