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教會的職場牧養(黃理明)2018.01.01
我們不能放棄世界上的資源,任由它們被有罪的人用來服事偶像,而是將它們用來服事又真又活的上帝。 […]
我們不能放棄世界上的資源,任由它們被有罪的人用來服事偶像,而是將它們用來服事又真又活的上帝。 […]
在新的一年裏,與其光在手機上發微信、看視頻或玩遊戲,何不下載YouVersion聖經軟體,開始一個讀經計畫,讓上帝的話語成為你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呢? […]
賀宗寧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教會歷史這一週2017.12.29 每年年底12月時,幾乎全世界都在慶祝聖誕節。美國全年零售總額的一半都花在12月聖誕採購季。到處都是聖誕裝飾,不論是不是基督徒都會慶祝12月25日的聖誕節。 其實,在教會歷史上,最初的三個世紀並沒有慶祝耶穌的誕生。第一次有正式記錄的聖誕節是在公元336年,君士坦丁大帝時。過了幾年,教皇尤利烏一世才宣佈教會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 事實上,在前三個世紀,基督教最重要的兩個節慶是復活節及主顯節(Epiphany,1月6日。這是東方博士來到伯利恆朝見聖嬰的日子。稱為“主顯”,意味著耶穌第一次與非猶太人接觸。)這個節日也顯出我們都被聖誕卡給誤導了。在聖誕夜,馬槽旁邊並沒有東方博士。 《馬太福音》2:9-11的記載:“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顯然,在主顯節,東方博士是“進了房子”,而不是 “進了馬厩”。 聖誕節大概不是12月25日。聖經沒有告訴我們那是什麼時候。(有關聖誕節可能的日子,請參考《舉目》官網天下事專欄2016.12.22《平安夜到底是什麼時候》一文 )。當初決定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很可能是為了讓羅馬帝國的異教徒比較容易接受基督教做為正式的國教。這個日子原來是羅馬神話的農神賽特恩(Saturn)及波斯神話的光神密特拉(Mithra)的節期。 雖然聖經沒有明確的告訴我們耶穌降生的日子,但耶穌降生道成肉身,卻是整本聖經的主旨:有關上帝救贖計劃的中心主題之一。在聖經的預言裡,基督的降生有上帝所預定的特定時間及地點,以及為基督降生所做的許多預備。 《加拉太書》 4:4-5“及至時候滿足,上帝就差遣祂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 這節經文中的“時候”,其實是有個固定冠詞,英文的翻譯是But when the fullness of the time came,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可見耶穌出生的時候是上帝預定的某個時間。“滿足”,是指為了這個特定的時候所做的一切預備工作都已完成。 為什麼要做預備的工作?因為耶穌降生是為世人的罪代死在十字架上。這個消息就是福音,為要讓所有世人都能知道,都能因此接受耶穌為救主。不然,耶穌即使釘了十字架,若只有耶路撒冷附近的人知道,上帝的救贖計劃就沒有徹底完成。 所以,歷史上,在耶穌降生前,希臘文成為地中海附近的通用語言;舊約聖經翻譯成希臘文的七十士本;羅馬帝國的造橋修路,使得“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些都是讓耶穌基督的福音可以藉著使徒傳到地極的預備工作。 舊約的預言 不但如此,我們從舊約的經文中還看到耶穌的降生地點與方式,也都有預言。 降生地點 《彌迦書》5:2 “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做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彌迦是公元前700年左右的先知,他的預言,不只明說了耶穌在700年後降生的地點是伯利恆。(以法他是伯利恆的舊名,在這裡合一使用。)而且先知彌迦還特別說出這位將來要生於伯利恆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如果彌迦寫這節經文時是純用理智來寫,他是不敢如此寫的。因為他所寫的是完全違反猶太人信仰的事。一個以後要在伯利恆出生的人,怎麼可能與耶和華神一樣,是從亙古,從太初就存在的呢? […]
去輔導幫助正在痛苦掙扎中的弟兄姐妹,要比事後去安慰他的家人重要得多。 […]
我們得救與否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並且有上帝的話語為保證,與個人的感覺或努力無關。 […]
農商是中東一帶的基本世俗生產活動。陷於農商而棄絕婚宴,貼切地比喻了沉溺世界而丟掉天國的罪行。禮服的穿戴是敬畏與謹守的表示,它類比於嚴守天國聖潔生活的努力。 […]
真理並不是哲學家的假設或是無法論證的前提,真理必須是上帝的自我啟示!與其花時間弄清楚“星際大戰”的來龍去脈與主角的身世,不如讓我們認真地尋求認識耶穌基督,問問這位奇妙嬰孩到底是誰? […]
1899年(清光緒25年)12月22日,19世紀的最後第9天,主所重用的19世紀佈道家穆迪(Dwight L. Moody), 在馬薩諸塞州家鄉的農莊,於兒孫環繞之下,安息主懷,時年62歲。 […]
現在,千禧世代的年輕人嘗試用一個令人自我肯定的方式,來填補他們心中深刻的屬靈需要,他們追尋在這個物質世界以外的屬靈經歷。但在這個境界裡,並沒有對追尋者有道德上的要求。 […]
在教會時間長了,許多人會發現,教會就如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群聚集的地方,有許多問題:牧師不一定就是聖人;以愛和寬恕為標籤的基督徒團體中,照樣有爭競、嫉妒、彼此中傷、虛榮;在教會的管理中,也會有一般行政事務中遇到的問題……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