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23.10.23
陈世贤
与人同受苦VS救人脱离苦难
2019年底,由比尔•强森(Bill Johnson)所牧养的伯特利教会(Bethel Church),聚集会众祷告一个星期,求主复活于当年12月14日过世的两岁小奥立佛(Olive Heiligenthal)。然而,奇蹟并没有发生。
伯特利教会的声明稿中提到,他们虽明白祷告死人复活是反常的,却也明白“正如圣经所见证的,上帝是一位行事合理有根据的神,也是一位可以成就匪夷所思大事的神”。(注1)
针对此事,心理治疗师拉希姆(K. J. Ramsey)提醒:祈求奇蹟却屡屡落空,会带给人羞耻感。她认为,应该从“祷告奇蹟发生”转向“发现上帝与我们一同哭泣”,因为“上帝不是借着势力与夺权来显示爱,而是透过虚己、成人、流泪、洒血、死亡,来向我们展示永恒之爱”。(注2)
虽然拉希姆是心理专业,但我发现她的立场与20世纪中后期受犹太哲学启发的西方神学转向,不谋而合。
第2次世界大战的经历让许多基督徒发现,纵然迫切祷告,人们仍难逃被屠杀的命运。他们挣扎著求问:“上帝在哪?为什么不拯救我们?”而最终得出结论:“上帝就在这里,祂与我们一起被人蹂躏。”(值得留意的是,时代相近且处境悲惨类似的中国教会,并没得出相同的神学结论。)
虽然在强调“上帝与人同受苦”的祷告观中,“个人内在情感的调适”被视为比“现况被超自然改变”更具信仰上的意义,然而这类的祷告观有时也会受人批评:让人觉得上帝有时对这罪恶世界无能为力,忽略了上帝虽道成肉身与我们同受苦,却同时也是复活、胜过苦难的主。
人们不只渴求一位总是与人同受苦难的上帝,也渴求一位救我们脱离险境的上帝。人们不见得永远只想被同理,有时确实也想被拯救。
我儿子出生时呼吸急促、血糖血压下降、感染指数升高,医生将他放在高压氧舱中,身上接着管子,打着抗生素。那时,我与妻子的祷告不是“主啊,你是与我们同受苦的上帝!”而是“主啊,求你救救这个孩子!”当我祷告完,护士的电话正好打进病房,孩子状况已经好转。
回顾开头伯特利教会的声明以及拉希姆的立论,身为实践神学研究者,我的重点并非二选一,也非提出一个“先求奇蹟”即或不然“再求安慰”之类,两者都要兼顾的标准作业流程(SOP)。我留意到的是:人的“祷告内容”与人“对上帝的认识”之间原来紧密相关。
在圣经中,多数时候人是处于领受上帝话语的被动姿态。但《诗篇》却让我们看见人主动向上帝发出话语:祷告给人相当程度的主动性,使我们有机会向上帝主动提出话题或议程;我们不只是接祂丢来的球,我们也发球给祂。
所以,我们当怎样祷告呢?
祷告反映出我们的信仰
如开头故事所显示的,我是带着既有的、对上帝的认识来祷告的:我的信仰观点为我提供了祷告的内容。从这角度而言,祷告是一种信仰告白:借着祷告,我们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所信靠的上帝是一位怎样的上帝。
“祈求的祷告”:告白上帝是我们的帮助者或拯救者,因此我们为自己或他人向上帝恳求帮助。这是大卫逃难时的祷告(参《诗》3);是使徒受逼迫、恐吓时的祷告(参《徒》4:29-30);是乔治•穆勒在孤儿院没食物吃时的祷告;也是内地会宣教士躲避义和团时的祷告。
“赞美与感谢的祷告”:告白上帝的慷慨与各种美善的特质,因此我们为著自己得到的或没得到的感谢、赞美主。这是圣殿敬拜诗的祷告(参《诗》147);是《启示录》中活物与长老的祷告(参《启》4);是芬尼•克罗斯比在赞美诗中的祷告。
“亲密关系的祷告”:告白上帝是贴近人的主。因此借着无声的同在或有声的交通,人重视与主的亲密,不求别的,因有祂同在即为美好,比起所求的事物,祷告者更想要与上帝面对面。这是摩西的祷告(参《出》33:18);是诗人渴想上帝如鹿切慕溪水的祷告(参《诗》42:1-2);是奥古斯丁藉整本《忏悔录》所做的祷告;也是许多灵修传统中的祷告。
“抱怨、哀叹的祷告”:告白上帝乐意聆听我们的声音,无论这些声音多么不入流。因此祷告者抛下端庄仪态,诚实且不把上帝当外人地向祂抱怨,约拿告诉上帝,他因上帝所做之事气死都合理(参《拿》4:9),而在《诗篇》44篇中,诗人甚至质问上帝是不是睡着了,才任凭他们遭人践踏(参《诗》44:1-23)。
“认罪的祷告”:告白上帝是公义又慈爱的审判者。因此人承认得罪上帝,乞求上帝赦免并且立志改过。这是大卫犯奸淫后的祷告(参《诗》51);是尼希米的祷告(参《尼》1);是小说《沉默》中那位屡次践踏圣像的吉次郎的祷告。
不同类型的祷告不是彼此互斥的。请注意到在《诗篇》中,各种类型的祷告均有出现,有时同一次祷告中也会出现好几种类型的混合。总之,我们如何认识上帝,如何预期上帝,我们就会如何祷告。
祷告反映了我们的信仰——我们多元又丰富的信仰样貌,决定了我们怎样多元又丰富地祷告。
祷告也形塑我们的信仰
然而,信仰与祷告的关系并非单向。所有的基督徒实践(例如祷告)不只是我们信仰的产品,它们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的信仰。
教会传统中有一句话:祈祷律就是信仰律(Lex orandi, lex credendi)。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你怎样祷告,就怎样相信”。
在时间上,是先有早期教会群体的礼仪与崇拜,再有文字化的信经(creed)以及被确认的圣经正典(canon)。神学最早的形式是群体习惯中的实践,后来为抵抗异端与帮助不断扩展的教会沟通辨识自身,而再成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祷告,会引导我们注重信仰的特定面向,从而往特定方向强化我们的信仰。
举例来说,我那不到两岁的儿子,最常有的信仰实践不是朗诵信经(那只有在主日崇拜)或查经(那得等他大一点),而是每天的饭前与睡前祷告。他已经习惯跟我们饭前手牵手唱歌并祷告,并跟我们一起说“阿们”。他每天至少听3遍以上的谢饭祷告。
身为父亲,我所选择的祷词将形塑他以及我们家所沉浸的信仰氛围。
我可以每餐饭都祷告食物好吃,如此等到他再大一点、智力发展成熟一点,大概就会得到这样一个印象:“上帝是一位可以把食物变好吃的神。”如果我的祷告总是感谢上帝赐我们食物,他可能会想:“要谢谢上帝因为食物是祂给的。”或者,若我每餐都为一个国家祷告,他的信仰眼界就会扩展超出饭桌的边界。
祷告形塑信仰。这在成人身上也适用。
我认识的一位弟兄在意识到自己整天抱怨并对生命充满愤恨之后,立志每天刻意做感恩的祷告。几个月下来,他不但发现原来生命中有这么多事值得感恩,而且他的性格也改变了,负面情绪减少了,并对生活更有期盼与热忱,连带着人际关系都变好了,因为他周围的人相对不再感到来自他的压力了。
所以,虽然我们能用来祷告的思想材料往往源自我们既有的、有限的信仰,但借着刻意的祷告,我们又将发现自己的信仰仍然有被塑造的空间或弹性。
刻意的祷告与均衡的祷告
在此提供两点关于祷告的建议:
首先,是刻意的祷告。
所谓刻意,不是说平常的祷告不够用心或太随意。而是刻意在祷告中提及以下四点:
1、尊称──上帝的一个名字;
2、教义──关于上帝本性的一项真理,作祷告的基础;
3、主要内容──主要的祷告内容;
4、奉耶稣的名──记念耶稣的中保角色。
举例来说,以下是我为牛津市学生福音工作的祷告:
“慈悲爱万人的上帝(尊称),你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教义,我引用了《提前》2:4),我恳求你的灵对教会福音活动参与者的生命动工,以至于这些留学生能归入你的教会,与我们一同敬拜你(主要内容),我这样祷告是奉主耶稣的名,阿们(奉耶稣的名)。”
上帝是伟大的,有许多尊称或名字可以描述祂,也有许多关于祂本性或行事记载在圣经或神学论述里。借着刻意的引用,我们可以使自己的祷告尽量切合圣经或较严谨的信仰传统。
当然,这样并不保证祷告的人不会乱引圣经或只引用合乎自己喜好的经文,对于前者,我只能说如此刻意的祷告也比不刻意的祷告好,对于后者,则来到我的第2个建议。
其次,是均衡的祷告。
前面提到祷告有许多种类:感恩、赞美、恳求、抱怨、亲近、认罪……一般来说,每位基督徒都有自己偏好的一或二个类型;借着刻意检查自己有没有“祷告偏食”,我们可以均衡自己的祷告生活,并迫使自己看见圣经所启示的上帝,不止是我们原先所认识的那样。
例如,若我向来多对上帝发出为自己请求的祷告,久而久之有把祂当成提款机或圣诞老人的嫌疑。但借着赞美的祷告,我可以使自己的信仰生活,从缺乏改为建基在感恩与富足上。若我向来多对上帝认罪忏悔,久而久之在关系上有与祂疏远的风险。但借着表达亲密关系的祷告,我可以使信仰生活较少罪疚感,更多与主的连结。
借着“刻意”与“均衡”的祷告,我们可以透过祷告,丰富自己的信仰样貌。
祷告是循环不停的神学实践
我们的祷告来自我们既有的信仰,但它又同时反过来形塑我们的信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践”往往帮助我们发现自己“信仰的有限”——这不是说上帝有限,而是说我们原先对上帝的认识有限(甚至有误)。因此,当我们在实践中撞墙或卡关,往往是信仰被重整或扩张的机会。
一个人注重上帝的大能与神蹟,相信就算在今天,只要祂肯,死人也会复活。但在祷告一周(令人佩服的信仰实践)后发现上帝并没有应允这个祷告,他将被迫省思——原先的神观不见得会被摧毁,但可能会被扩展,渐渐认识到上帝惯常的行事风格,以及祂是“即或不然”也全爱我们的上帝。
一个人不太为超自然的神蹟发生而祷告,若有天刻意练习信心的祷告(不见得是祷告死人复活),也许有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慕安德列在《祷告的学校》中说:
“读一本关于祷告的书,聆听或谈论祷告的道理都很好,但你不会因此学会祷告。若没有练习或实践,你就一无所获。我可以花一年时间听音乐家演奏最优美的乐章,但我不会因此学会一种乐器。”
我们不妨想想自己平时缺少哪个类型的祷告,并且想想圣经(或神学传统)对于上帝,有什么类型的描述,并且现在就用刻意且均衡的方式,做一个祷告吧。
注:
- https://www.bethel.com/news/olive-heiligenthal.
-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19/december-web-only/wakeupolive-heiligenthal-bethel-church-miracle-doesnt-come.html.
- 译文取自惠特尼(Donald S. Whitney),《操练的力量:过好基督徒生活的13个法则》(新北:校园,2016),101。
作者毕业于中华福音神学院、普林斯顿神学院,曾任台湾康华礼拜堂传道,目前于牛津大学进修。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