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3.10.23
陳世賢
與人同受苦VS救人脫離苦難
2019年底,由比爾•強森(Bill Johnson)所牧養的伯特利教會(Bethel Church),聚集會眾禱告一個星期,求主復活於當年12月14日過世的兩歲小奧立佛(Olive Heiligenthal)。然而,奇蹟並沒有發生。
伯特利教會的聲明稿中提到,他們雖明白禱告死人復活是反常的,卻也明白“正如聖經所見證的,上帝是一位行事合理有根據的神,也是一位可以成就匪夷所思大事的神”。(註1)
針對此事,心理治療師拉希姆(K. J. Ramsey)提醒:祈求奇蹟卻屢屢落空,會帶給人羞恥感。她認為,應該從“禱告奇蹟發生”轉向“發現上帝與我們一同哭泣”,因為“上帝不是藉著勢力與奪權來顯示愛,而是透過虛己、成人、流淚、灑血、死亡,來向我們展示永恆之愛”。(註2)
雖然拉希姆是心理專業,但我發現她的立場與20世紀中後期受猶太哲學啟發的西方神學轉向,不謀而合。
第2次世界大戰的經歷讓許多基督徒發現,縱然迫切禱告,人們仍難逃被屠殺的命運。他們掙紮著求問:“上帝在哪?為什麼不拯救我們?”而最終得出結論:“上帝就在這裡,祂與我們一起被人蹂躪。”(值得留意的是,時代相近且處境悲慘類似的中國教會,並沒得出相同的神學結論。)
雖然在強調“上帝與人同受苦”的禱告觀中,“個人內在情感的調適”被視為比“現況被超自然改變”更具信仰上的意義,然而這類的禱告觀有時也會受人批評:讓人覺得上帝有時對這罪惡世界無能為力,忽略了上帝雖道成肉身與我們同受苦,卻同時也是復活、勝過苦難的主。
人們不只渴求一位總是與人同受苦難的上帝,也渴求一位救我們脫離險境的上帝。人們不見得永遠只想被同理,有時確實也想被拯救。
我兒子出生時呼吸急促、血糖血壓下降、感染指數升高,醫生將他放在高壓氧艙中,身上接著管子,打著抗生素。那時,我與妻子的禱告不是“主啊,你是與我們同受苦的上帝!”而是“主啊,求你救救這個孩子!”當我禱告完,護士的電話正好打進病房,孩子狀況已經好轉。
回顧開頭伯特利教會的聲明以及拉希姆的立論,身為實踐神學研究者,我的重點並非二選一,也非提出一個“先求奇蹟”即或不然“再求安慰”之類,兩者都要兼顧的標準作業流程(SOP)。我留意到的是:人的“禱告內容”與人“對上帝的認識”之間原來緊密相關。
在聖經中,多數時候人是處於領受上帝話語的被動姿態。但《詩篇》卻讓我們看見人主動向上帝發出話語:禱告給人相當程度的主動性,使我們有機會向上帝主動提出話題或議程;我們不只是接祂丟來的球,我們也發球給祂。
所以,我們當怎樣禱告呢?
禱告反映出我們的信仰
如開頭故事所顯示的,我是帶著既有的、對上帝的認識來禱告的:我的信仰觀點為我提供了禱告的內容。從這角度而言,禱告是一種信仰告白:藉著禱告,我們直接或間接地表達,所信靠的上帝是一位怎樣的上帝。
“祈求的禱告”:告白上帝是我們的幫助者或拯救者,因此我們為自己或他人向上帝懇求幫助。這是大衛逃難時的禱告(參《詩》3);是使徒受逼迫、恐嚇時的禱告(參《徒》4:29-30);是喬治•穆勒在孤兒院沒食物吃時的禱告;也是內地會宣教士躲避義和團時的禱告。
“讚美與感謝的禱告”:告白上帝的慷慨與各種美善的特質,因此我們為著自己得到的或沒得到的感謝、讚美主。這是聖殿敬拜詩的禱告(參《詩》147);是《啟示錄》中活物與長老的禱告(參《啟》4);是芬尼•克羅斯比在讚美詩中的禱告。
“親密關係的禱告”:告白上帝是貼近人的主。因此藉著無聲的同在或有聲的交通,人重視與主的親密,不求別的,因有祂同在即為美好,比起所求的事物,禱告者更想要與上帝面對面。這是摩西的禱告(參《出》33:18);是詩人渴想上帝如鹿切慕溪水的禱告(參《詩》42:1-2);是奧古斯丁藉整本《懺悔錄》所做的禱告;也是許多靈修傳統中的禱告。
“抱怨、哀嘆的禱告”:告白上帝樂意聆聽我們的聲音,無論這些聲音多麼不入流。因此禱告者拋下端莊儀態,誠實且不把上帝當外人地向祂抱怨,約拿告訴上帝,他因上帝所做之事氣死都合理(參《拿》4:9),而在《詩篇》44篇中,詩人甚至質問上帝是不是睡著了,才任憑他們遭人踐踏(參《詩》44:1-23)。
“認罪的禱告”:告白上帝是公義又慈愛的審判者。因此人承認得罪上帝,乞求上帝赦免並且立志改過。這是大衛犯姦淫後的禱告(參《詩》51);是尼希米的禱告(參《尼》1);是小說《沉默》中那位屢次踐踏聖像的吉次郎的禱告。
不同類型的禱告不是彼此互斥的。請注意到在《詩篇》中,各種類型的禱告均有出現,有時同一次禱告中也會出現好幾種類型的混合。總之,我們如何認識上帝,如何預期上帝,我們就會如何禱告。
禱告反映了我們的信仰——我們多元又豐富的信仰樣貌,決定了我們怎樣多元又豐富地禱告。
禱告也形塑我們的信仰
然而,信仰與禱告的關係並非單向。所有的基督徒實踐(例如禱告)不只是我們信仰的產品,它們也會反過來塑造我們的信仰。
教會傳統中有一句話:祈禱律就是信仰律(Lex orandi, lex credendi)。我們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你怎樣禱告,就怎樣相信”。
在時間上,是先有早期教會群體的禮儀與崇拜,再有文字化的信經(creed)以及被確認的聖經正典(canon)。神學最早的形式是群體習慣中的實踐,後來為抵抗異端與幫助不斷擴展的教會溝通辨識自身,而再成文。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禱告,會引導我們注重信仰的特定面向,從而往特定方向強化我們的信仰。
舉例來說,我那不到兩歲的兒子,最常有的信仰實踐不是朗誦信經(那只有在主日崇拜)或查經(那得等他大一點),而是每天的飯前與睡前禱告。他已經習慣跟我們飯前手牽手唱歌並禱告,並跟我們一起說“阿們”。他每天至少聽3遍以上的謝飯禱告。
身為父親,我所選擇的禱詞將形塑他以及我們家所沉浸的信仰氛圍。
我可以每餐飯都禱告食物好吃,如此等到他再大一點、智力發展成熟一點,大概就會得到這樣一個印象:“上帝是一位可以把食物變好吃的神。”如果我的禱告總是感謝上帝賜我們食物,他可能會想:“要謝謝上帝因為食物是祂給的。”或者,若我每餐都為一個國家禱告,他的信仰眼界就會擴展超出飯桌的邊界。
禱告形塑信仰。這在成人身上也適用。
我認識的一位弟兄在意識到自己整天抱怨並對生命充滿憤恨之後,立志每天刻意做感恩的禱告。幾個月下來,他不但發現原來生命中有這麼多事值得感恩,而且他的性格也改變了,負面情緒減少了,並對生活更有期盼與熱忱,連帶著人際關係都變好了,因為他周圍的人相對不再感到來自他的壓力了。
所以,雖然我們能用來禱告的思想材料往往源自我們既有的、有限的信仰,但藉著刻意的禱告,我們又將發現自己的信仰仍然有被塑造的空間或彈性。
刻意的禱告與均衡的禱告
在此提供兩點關於禱告的建議:
首先,是刻意的禱告。
所謂刻意,不是說平常的禱告不夠用心或太隨意。而是刻意在禱告中提及以下四點:
1、尊稱──上帝的一個名字;
2、教義──關於上帝本性的一項真理,作禱告的基礎;
3、主要內容──主要的禱告內容;
4、奉耶穌的名──記念耶穌的中保角色。
舉例來說,以下是我為牛津市學生福音工作的禱告:
“慈悲愛萬人的上帝(尊稱),你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教義,我引用了《提前》2:4),我懇求你的靈對教會福音活動參與者的生命動工,以至於這些留學生能歸入你的教會,與我們一同敬拜你(主要內容),我這樣禱告是奉主耶穌的名,阿們(奉耶穌的名)。”
上帝是偉大的,有許多尊稱或名字可以描述祂,也有許多關於祂本性或行事記載在聖經或神學論述裡。藉著刻意的引用,我們可以使自己的禱告盡量切合聖經或較嚴謹的信仰傳統。
當然,這樣並不保證禱告的人不會亂引聖經或只引用合乎自己喜好的經文,對於前者,我只能說如此刻意的禱告也比不刻意的禱告好,對於後者,則來到我的第2個建議。
其次,是均衡的禱告。
前面提到禱告有許多種類:感恩、讚美、懇求、抱怨、親近、認罪……一般來說,每位基督徒都有自己偏好的一或二個類型;藉著刻意檢查自己有沒有“禱告偏食”,我們可以均衡自己的禱告生活,並迫使自己看見聖經所啟示的上帝,不止是我們原先所認識的那樣。
例如,若我向來多對上帝發出為自己請求的禱告,久而久之有把祂當成提款機或聖誕老人的嫌疑。但藉著讚美的禱告,我可以使自己的信仰生活,從缺乏改為建基在感恩與富足上。若我向來多對上帝認罪懺悔,久而久之在關係上有與祂疏遠的風險。但藉著表達親密關係的禱告,我可以使信仰生活較少罪疚感,更多與主的連結。
藉著“刻意”與“均衡”的禱告,我們可以透過禱告,豐富自己的信仰樣貌。
禱告是循環不停的神學實踐
我們的禱告來自我們既有的信仰,但它又同時反過來形塑我們的信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實踐”往往幫助我們發現自己“信仰的有限”——這不是說上帝有限,而是說我們原先對上帝的認識有限(甚至有誤)。因此,當我們在實踐中撞牆或卡關,往往是信仰被重整或擴張的機會。
一個人注重上帝的大能與神蹟,相信就算在今天,只要祂肯,死人也會復活。但在禱告一週(令人佩服的信仰實踐)後發現上帝並沒有應允這個禱告,他將被迫省思——原先的神觀不見得會被摧毀,但可能會被擴展,漸漸認識到上帝慣常的行事風格,以及祂是“即或不然”也全愛我們的上帝。
一個人不太為超自然的神蹟發生而禱告,若有天刻意練習信心的禱告(不見得是禱告死人復活),也許有天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慕安德列在《禱告的學校》中說:
“讀一本關於禱告的書,聆聽或談論禱告的道理都很好,但你不會因此學會禱告。若沒有練習或實踐,你就一無所獲。我可以花一年時間聽音樂家演奏最優美的樂章,但我不會因此學會一種樂器。”
我們不妨想想自己平時缺少哪個類型的禱告,並且想想聖經(或神學傳統)對於上帝,有什麼類型的描述,並且現在就用刻意且均衡的方式,做一個禱告吧。
註:
- https://www.bethel.com/news/olive-heiligenthal.
-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19/december-web-only/wakeupolive-heiligenthal-bethel-church-miracle-doesnt-come.html.
- 譯文取自惠特尼(Donald S. Whitney),《操練的力量:過好基督徒生活的13個法則》(新北:校園,2016),101。
作者畢業於中華福音神學院、普林斯頓神學院,曾任台灣康華禮拜堂傳道,目前於牛津大學進修。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