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基甸
-
但是詹金斯對南半球基督教有更樂觀的看法。他認為亞非拉的基督教反而更能抵抗像西方基督教那樣受物質主義、資本主義、自由主義和存在主義的影響而產生的世俗化,而更追求回到真正基督信仰的本質。亞非拉的“下一個基督徒王國”更具有超自然主義特質,更注重末世論和屬靈爭戰,更有傳福音的熱忱。
-
最近讀了桑德《和平締造者──解決人際衝突的聖經指南》(註1) 一書,並學習了“建造教會領袖”系列材料中的《衝突的處理》(註2),對筆者反思“基督徒應該如何處理個人衝突”很有幫助。在此與弟兄姐妹分享上述兩書(其中一份只是材料不是書)提出的一些原則和建議。
-
一天,媽媽剛說了“不管他”的氣話,又在那邊兢兢業業地給兒子做好吃的斯慕雪(smoothie)。 爸爸偷笑,說媽媽“又犯賤”。媽媽立即回答: “我這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
最近和朋友聊天,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談到,近年海外的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而且年齡越來越小。國內的朋友說,不知不覺中,身邊已有很多人把孩子送到海外讀書。在美國的朋友也說,明顯感到美國的大學裡,來自中國的孩子越來越多。
-
社交網絡服務(SNS –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是近幾年在互聯網媒體中脫穎而出的一類新型技術應用。社交網絡自從走上互聯網的舞台,就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並與新的3G手機技術結合, 使網民或手機用戶訂閱、查看、轉發、評論各種消息、跟蹤自己關注的人,變得非常簡單、容易。
-
基督徒在地震救災中傳福音的行為,在網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首先有非基督徒網友,批評基督徒沒有盡力向災區人民提供實際幫助,相反,不顧災區人民感受而強行“傳教”。爭論之下,基督徒的看法也出現分歧。
-
本文的主題是介紹中國基督徒的另一類的網路參與和言說,即基督徒在非基督教甚至非宗教性的“世俗”的網站論壇的參與和言說。這些網站論壇多為思想性、文化性和學術性的網上空間,借用一個當前很熱門的詞,我們可以稱之為“公共”網路。
-
我發覺自己跟《海外校園》好像有一種特別的“情份”。 我於1992年10月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信主,《海外校園》是同年11月創刊的。於是我剛剛信主就開始閱讀《海外校園》。這份精美的福音刊物很快就以其清新動人的風格和情理兼備的內容,吸引我成為忠實的讀者。
-
網路福音和事工的迅速發展,也急需更多的基督徒參與,“網上基督徒”真的是“供不應求”。莊稼已熟,禾田甚廣,收割的工人還是缺少,網路福音與事工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基督徒弟兄姐妹的禱告和支援,需要更多有使命感、有這方 面才能、願意全身心投入的基督徒加入。
-
但是大家聊起來,很快就能感覺到許多人精神上並不富有,甚至非常痛苦。我們最明顯的感覺是,家庭問題非常嚴重、突出。家庭破裂離婚的很多。同學見面都 玩笑說“同學會同學會,拆散一對算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