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信仰與生活

  • 福音,歷史性的救贖 —— 淺談多元社會中,詮釋福音的關鍵(湧銘)2023.10.07

    在這種多元的處境下,基督徒,特別是年輕基督徒,應當有意識地學習與價值多元、真理相對的文化對話。並且在對話之後,仍然對福音有完全的信心,成為福音的使者——這或許是當代年輕基督徒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閲讀全文…

  • 老婆堅持不讓我去教會,怎麼辦?(符鏑)2021.05.14

    如果我的行為不能讓妻子感受到愛,她怎麼會相信我信的是又真又活的神?如果我只能用理性說出聖經的道理,自己卻完全做不到,那我還有什麼臉去教會講道?

    閲讀全文…

  • ,

    禱告與工作

    黃建禎 本文原刊於《舉目》52期        工作占據我們生活極多的時間。有調查顯示,北美的基督徒,一生大概在工作的地點,待上8萬8千個小時。如果是專業人士或農夫,時間還會更多。個人時間則越來越少,每月僅剩13個小時(註1)。         我們既然花這麼多時間工作,那麼,工作的意義就很重要了。因為如果工作沒有意義,我們便在浪費生命。         然而,你覺得你的工作有價值嗎?作為基督徒,我們的工作,有沒有因為信仰,而與眾不同? 當晚鐘敲響        許多信徒都在掙紮中,因為他們的信仰與生活不能聯接起來──信仰與生活脫節,而且中間是鴻溝。這是很普遍、很嚴重的、很典型的問題,激發了基督教界的探討 ——古老的基督信仰與21世紀的工作,到底有什麼關係?信仰在工作中的意義為何?究竟上帝關不關心人的工作?在教堂以外,在實驗室中,辦公桌前,會議室 裡,上帝有沒有特別的旨意?         改教家相信,上帝不單呼召人來傳揚祂的道,也呼召人在社會上見證祂的榮耀。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就蒙召治理 世界。工作,是上帝賦予人類的天職。不是只有教會裡面的工作才是聖工──無論你是法官、科學家、傭人,只要你的工作的態度,“像是給主做的”(《西》 3:23),都算是聖工,都是主業。         相對的,即使你是祭司、文士、法利賽人,或是傳道人、長執、同工,雖然在聖殿或教會裡面工作,如果存著不討神喜悅的動機和態度,那麼,外表的服事反而是褻瀆神、惹神的憤怒。真正的聖俗二分不是在身分上、職稱上,而是在我們內心的動機和態度之上。         每當想到信仰與工作的結合,就想到米勒(Millet)的畫“晚禱”。這幅畫原名“馬鈴薯歉收”,是為記錄當時農民的清苦,反映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城鄉差距與 生活挑戰。但是,當人們觀賞該畫作時,無不被畫上那對禱告的農家夫婦所感動——土壤貧瘠、馬鈴薯收成不好,冬天不好過了,但是這對夫婦,聽到黃昏時刻遠方 教堂敲響的晚鐘,便立刻放下手中的勞作,摘下帽子,合攏雙手,敬虔地禱告,沒有抱怨,仍然感恩。         在艱難的時候,仍有人單純地依靠上帝工作、生活。這對夫婦沒有忘記,“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11:36)。萬有,包括你我的工作、甚至你我本身。這些都是屬於上帝的。 越不願禱告        除了米勒的“晚禱”,《路加福音》中有一個故事,也給我們許多啟示。“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祂到自己家裡。她有一個妹 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耶 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38-42) 。         這段聖經其實反映了我們實際的生活,我們通常都像馬大一樣忙碌、慌亂。然而我們應該做的,卻是既像馬大一樣勤奮工作、又像馬利亞一樣敬虔。但是怎樣做到呢? 答案是藉著禱告。前些日子,我看了一些有名牧師的書,看到他們怎樣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又一個榮耀的教會。他們共通的特點,就是禱告。長時間的禱告,迫切的禱告,淩晨就“聞雞起禱”。         因此,我也學習早起禱告。我很快發現:我越早起來禱告,就越想更早;我越不禱告,就越不願意禱告。這好像於鮭魚逆遊而上,不進則退,也像耶穌說過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太》13:12) 白忙了一場        其實馬大也算是熱心為主、把工作跟禱告結合的人。那一天,耶穌要來她家作客,作為家中的大姊,她有意願、有責任去好好招待耶穌。而且,有什麼工作,比好好接待耶穌更神聖、更值得熱心投入?        然而,這種工作的熱情,感動耶穌了嗎?這種熱心的態度,真的討神喜悅嗎?         在使徒保羅的時代,有一群到處逼迫基督的門徒和教會的猶太人,自認是為神大發熱心。保羅評論他們是“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羅》10:2)。         馬大為耶穌大發熱心,“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甚至,她向耶穌發出禱告,懇求主派她妹妹來幫忙。但是無論是她的工作或禱告,都無法得到耶穌正面的回應(難怪現在也有人抱怨禱告沒有用)。她忙了一場,卻並不討神的喜悅。         什麼是保羅所說的“真知識”?從某一個意義來說,就是認識自己工作的目的和使命。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工作的目的和使命?怎麼能夠獲得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要藉著禱告!         當主耶穌施行神蹟、餵養5千個家庭之後,眾人要擁戴祂做王。耶穌的反應,卻是遠離狂熱的“粉絲”(fans),獨自退到山上去禱告(參《太》14:23; 《約》6:15)。禱告讓人清醒,明白自己的工作與使命,不會隨波逐流、迷失方向——如果耶穌按照人性,趁著民氣可用,黃袍加身、順勢為王,那麼,祂頂多 只能做一個猶太王,而不是完成救贖人類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給上帝時間         耶穌誇讚了馬利亞,但是馬利亞究竟做了什麼事,值得耶穌稱讚?她其實什麼都沒做,只是靜靜地聽耶穌講!為什麼她在別人工作最忙的時候坐在耶穌腳前聽道,還得到耶穌誇獎?我們能不能學她,在家裡忙著搬家的時候,坐在箱子上讀經禱告,卻讓家人忙得要命、累得要死?        …

    閲讀全文…

  • 帕蒂是70多歲的美國老太太,我在西雅圖一間長老會中認識了她。她和幾位美國老太太,在“國際婦女午餐查經班”中服事。

    閲讀全文…

  • 陸加 本文原刊於《舉目》52期        我生來就對“人”很敏感、也很看重人際,所謂關係型(people-oriented)的人。因此,非常在意周圍人的一舉一動。周圍人的喜怒哀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的判斷和決定。那些有話不直說的人,我還會猜他們的身體語言、弦外之音。如果一個很強勢的或權威性的人物出現在我身邊,他的意見會左右我……          然而,同大部分人一樣,我意識不到自身的弱點。 到底是誰“不開竅”?         我在教會負責某件事的時候,最頭痛有人和我意見不同。因為我覺得對別人說“不”,就等於破壞關係。        遇到這種情況,我就習慣性把事情拖一拖,做不成就算了。我寧可不做,也不想傷害了“關係”。或者說,我只想維繫關係,不在意事情做得怎麼樣(雖然這樣做,也不一定能保住關係)。可以想見,很多事在我手裡不了了之,或虎頭蛇尾。        為此,我太太很受不了。在她看來,這明明是對神的事不盡職,不夠“忠心”!該做的事,怎麼能這麼不明不白的撂下?應該盡力而為!         她的確也是這樣做的,因為她是對“事”很看重的做事型(task-oriented)的人,而且是個完美主義者。如果讓她負責做什麼事,她會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不睡覺、不吃飯,非做好不可。         至於其他參與者高興不高興,她不是很在乎。更準確地說,她根本不知道別人高興不高興。特別是那些有話不直說的人,總是搞得她一頭霧水,只好不管了。所以,她事情雖然做得很漂亮,但不知不覺就可能得罪誰了。         哈哈,一到這時候,我就看不過去了——這明明是對弟兄姐妹沒有愛心、不夠“良善”嘛!不是嗎?把人都得罪光了,光事情做成有什麼用?不做不是更好?         因為做事方式的尖銳對立,我們都很受不了對方。我們都覺得自己很正確,是對方不開竅。而且,不論在聖經中,在教會傳統上,或在教會領袖層裡,我們各自都可以找到強力的支持。        作為夫妻,我們沒辦法井水不犯河水,也做不到東風壓倒西風。於是衝突常常發生。最常有的情況,就是她指責我:“你怎麼什麼都不做?”而我則是:“你怎麼能這麼做!?” 動機有天壤之別         神藉著這樣的衝突,使我們不得不反思,不得不帶著撕裂之痛,面對赤露敞開的自己—— 我為何特別在乎別人高興不高興?因為我依賴良好的人際關係來肯定自我、增加安全感。而我太太,則覺得只有事情做好了,才能贏得別人的接納、承認,所以她的安全感是同做事掛鉤的。         正是這樣的價值觀混雜在我們事奉的動機裡面,所以表面上看似我們做事的方式不同,實際上是加入了價值觀的衝突。         其實,我不是糊裡糊塗走進教會的人。我信主後,價值觀有了很明確的翻轉。我也願意凡事用聖經的價值觀重新審核、分辨。然而,這不能避免我的生命中仍有許多隱而未現的問題。就如這件事,我認為我所堅持的,與聖經的教導十分吻合!上帝不是很看中“關係”嗎?聖經不是強調愛、聆聽嗎?這與我看重的,不是很一致嗎?        我沒有察覺的,在這種表面相似的背後,其實動機有天壤之別。聖經看重的關係,能給人帶來真正的益處,是利他的;而我的看重關係,則摻雜了個人需要,是為了給自己價值感和安全感。        說實話,要不是因為與妻子的衝突,我不會這樣反思自己的。聖靈藉著這一切,使我內心深處的價值觀曝光了。         我太太也經歷了相似的過程。只不過,她反省的,是為什麼她受不了做事不“完美”。        改變固有價值觀,使我和太太都感到有點兒失落感和脆弱。轉變是痛苦的,然而當我們願意改變的時候,神就親自教導我們,怎樣成為真正討神喜悅的“又忠心、又良 善的僕人”。具體到我們兩個身上,就是“既要忠心做事,又要良善待人”——我在顧及人的時候,也要把事做好;她做事的時候,不能忽略人的需要。看耶穌所行 的事,不能不說,祂就是這樣的,既看重事,又關愛人。         明白了自己的天然個性、固有價值觀,及其和聖經真理之間的差距後,我們豁然開朗了。從前的爭論不休、彼此批評,改變為彼此看重,因為對方恰好彌補了自己的不足。       於是,她做事時會來問我,如此處理,會不會手法太硬,使人不舒服?我會給出建議,例如,如何預先溝通,避免誤解。而當我又因為不同意見而遲疑不定的時候,她會鼓勵我不要放棄,要主動去尋求共識,整合差异異,把事情做成。        我們開始變得彼此離不開了。無論做什麼,如果可能,我們都希望對方在場,以得到最好的反饋、提醒、補足。我們不僅做事和做人的技巧提高了,還因彼此之間的理解,變得更理解別人。        我發現,從前我怕失去關係,卻不見得可以維繫關係。反而,當我不再怕因不同意見而得罪人的時候,我反而多了可以共事的好弟兄,且有了真正的安全感。我太太也發現,她從前著急做事的時候,總覺得別人礙手礙腳。而今她顧及他人的需要,願意調整做事的步伐時,反而多了許多幫手。        反思我們天然的性格,改變不正確的價值關聯,承認自己的局限,主動請求他人補足……這大概也算是一種“捨己”的操練吧?或者,用前輩的話講,算是在性格上“經歷十字架的對付”吧? 作者出生於北京,北京醫科大學畢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博士,細胞分子醫學專業。現在華生制藥(Watson Pharmaceuticals)公司從事新藥的臨床試驗。

    閲讀全文…

  • 天嬰 本文原刊於《舉目》51期         我一遍一遍地讀著這個故事,漸漸地,故事裡的人,情,景,開始在我眼前活了起來。杜倩彷彿就站在我身邊。        杜倩像我一樣,天天日出而作,月圓了還無法安息。她和我一樣,年復一年在社會,職場,家庭,教會之間疲憊奔波。雖然,她心裡想要事業,家庭,教會兼顧;在人 際關係上力求面面俱到;家裡家外,大事小事也想要做到最好。但是,結果卻是事與願違。最終只剩下星期天到教會當“覺友”的力氣了。         杜倩生活的世界也是我的世界,一個讓靈魂窒息的荒漠;杜倩的煎熬也是我的煎熬,不知不覺掉進了名利的深淵;杜倩的掙扎也是我的掙扎,無力擺脫人間煙火的熏烤;杜倩的困惑也是我的困惑,到底,努力工作與貪愛世界的線該劃在哪裡呢?         在信仰和生活脫節的荒漠裡,朋友成為杜倩的綠洲,飯桌成為杜倩最放鬆的地方。可是,在這個最輕鬆的地方,老同學林哲在餐桌上的格格不入,不但讓杜倩的朋友們 不爽,也讓杜倩糾結。杜倩到底是應該遷就自己的朋友,還是和那些林哲眼裡的酒肉之交一刀兩斷呢?我無法替杜倩選擇,因為,杜倩的軟弱也是我的軟弱。我相信 杜倩和我一樣,常常在兩難之間徘徊,困惑天問,無力取捨。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人間煙火?教會難道不是建在世界裡嗎?        梅頓說,當我們坐在桌前,把第一口麵包放進嘴裡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世界。而且,一直到死,我們都存在於世界裡。(註1)如果,基督徒無法存在於世界之外, 那麼,林哲該如何進入這個世界?他該如何和這個世界裡肉生酒死的人交往?他又如何幫助世界裡不同價值觀的人,和耶穌建立起兒女和父親的關係呢?        耶穌以人的樣式進入世界。耶穌在法利賽人家中和罪人同席。耶穌在迦拿從婚宴進入人間嫁娶,變水為酒,分享和祝福喜樂人的喜樂。耶穌流淚進入寡婦失去兒子的痛 苦,賜下生命和希望。耶穌用禱告體恤彼得的軟弱。耶穌以陪伴憐憫多馬的疑惑。十字架上,耶穌將心碎的母親托付給約翰,又為罪人代求說:“父阿﹗赦免他們﹔ 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參《路》23:24)         《荒漠的智慧》中有一個故事講到:有一次,有2個弟兄去探望一位禁食的老先生。當 老先生看到這2個弟兄時,就以喜樂的心迎接他們,並和他們一起吃喝。老先生說:“禁食本身已有其獎賞。但你若為愛而吃,就遵行了兩大誡命。因為你即放棄了 一己的意願,同時又使別人恢復了活力”。(註2)         我一直覺得餐桌是個有意思的地方。只要往上一坐,原來生分的就熟悉了,原來緊張的就鬆弛 了。人和人之間無形的牆、無形的防備,在餐桌上不攻自破。因為,同桌吃喝不但發出接納的訊息,也表達著願意瞭解不同、體恤不同。人生似乎是一個個宴席。無 論是邀請還是被邀請,從“吃”“喝”中都走進同一個故事:在餐桌上走進一個陌生的心靈,在聆聽中分擔一份無力自拔的軟弱,在憐恤裡分享一份有恩典的忍耐和 愛。耶穌就是在無數個像杜倩家這樣的餐桌上進入了世界,進入了世界裡的人的故事。在愛和饒恕的關係裡,耶穌帶領人們從自己的故事進入了上帝救贖的故事。就 是在無數個吃喝的宴席上,耶穌一個一個地邀請人們進入了上帝天上的豐宴。        耶穌從不放棄每一個吃喝的機會。因為,耶穌愛聽我們的故事。 註: 1.Thomas Merton, Love and Living, ( Mariner Books, 2002). 2.野村湯史,《荒漠的智慧》,莊柔中譯(香港:基道,2003)。 作者來自西安,現居加拿大 相關文章:誰來吃晚餐?︱陶其敏

    閲讀全文…

  • 我痛苦卻無處訴說,為此我多次試圖自殺,但未遂。為了戰勝內心的巨大痛苦,我將全部精力用在學習上。於是學習成了我的精神寄託,讀書成了我克服孤獨感的武器,成績成了我戰勝自卑感的法寶。

    閲讀全文…

  • 要不要戴口罩,因時、因地而異。然而,預防並非意味著要活在恐懼中,草木皆兵。SARS傳染期間,有朋友來信,描述自己得了憂鬱恐慌症,日日起床一想到必須上班,恐懼迎面襲來。還不敢坐公車,寧可走個把鐘頭去上班。就算走在路上,別人一聲咳嗽,也會嚇得膽戰心驚。

    閲讀全文…

  • 今天在教會裡面,很多人反對主動的尋找。他們堅持“耐心等待”,認為自己預備好時,另一半自然會出現。這樣的觀點,對提醒信徒在單身階段自我預備,確有益處。但無論如何,以撒的故事裡面,給我們看到一個主動尋找祝福的例子。

    閲讀全文…

  • 我們和詩人一樣,不知那天將是何年何月,故能認同他的“何當”之歎。但是,詩人的盼望只是建立在常識和經驗上,任何一方的生老病死都會使他的心願落空;而我們的盼望則建立在神確鑿的應許上,死恰是我們基督徒的盼望成為事實的“當兒”。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