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陳慶真

  • 德國心與淚(俞培新、 陳慶真)

    我們這一代肩負了薪火傳遞的責任。歐洲宣教確實困難,但困難就是挑戰。焉不知這或許就是主所吩咐我們去下網的“水深之處”?

    閲讀全文…

  • 從1977年開始在大學教書,並在教會團契作年輕人的輔導起,我們夫婦就和身邊的大學生、研究生、 及訪問學者結了不解之緣。幾十年過去,早已華髮蒼顏,然而圍繞四周的,卻是更年輕的一代。

    閲讀全文…

  • 《舉目》71期——編者的話(談 妮)

    今天,上帝也藉著許多見證人,對在事奉中感到疲累、挫折、灰心,甚至絕望的服事者說:不懼怕,只管站住!看……

    閲讀全文…

  • “廢物利用”是我們母會(波士頓教會)流傳的一則小典故:幾年前,兩位宣教牧師在教會碰面,一位是從德國回來的陳牧師,一位是從泰北回來的李牧師。一番寒暄後,陳牧師希望李牧師從泰北回波士頓,為神國作更大的事,於是勸道:“把你留在偏遠的泰北,真是‘大材小用’了!”李牧師趕緊謙虛道:“哪裡的話,無論在那裡,我都是‘小材大用’。”並轉而問陳牧師:“那麼你呢?”陳牧師笑 答:“我嗎?我既非‘大材小用’,也非‘小材大用’,而是‘廢物利用!’”

    閲讀全文…

  • 聖經考古不是神學研究,不能証明 “三位一体”,也不能証明“道成肉身”。聖經考古乃是將古代歷史中與聖經記載有關的文物,以科學方法將其挖掘、解讀、評論、分析並發表。考古學家也是歷史 家,只是他們對聖經的興趣,超過了文字,是親身到野外實地勘察挖掘。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以增加了我們讀經時多一度思維的亮光。

    閲讀全文…

  • 總而言之,路加記載了32個國家、54個城市、9個島、無一差誤。官員的頭銜也因時地之異,有精確的記載。著名的羅馬歷史學家施爾溫•懷特(A. N. Sherwin-White)說:“《使徒行傳》已証實具有壓倒性的歷史正確性,羅馬史學家皆視其為理所當然,任何新的挑戰也只是枉費苦心罷了。”

    閲讀全文…

  • 直到公元313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本於對基督教起源的好奇心,前往耶路撒冷尋找與基督生平有關的“聖物”。巴勒斯坦當局大 為緊張,一來羅馬皇太后駕到,恐侍候不周,滋事体大,豈敢怠慢;二來想到從此因朝聖而帶來的觀光財源,官方新約考古的序幕就此拉開。

    閲讀全文…

  • 門徒們在親眼見到復活的主以後,脫胎換骨地,一反過去的膽怯畏懼,在耶路撒冷大大地傳講耶穌。他們不是傳講耶穌所行的神蹟,也不傳講耶穌教導的“登山寶 訓”,而是一再地傳講復活的見証。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們,既然找不到也拿不出耶穌的身体,無法推翻復活的事實,敢怒不敢言,只好開始逼迫基督徒。除了約 翰,耶穌的12個門徒,連同抹大拉馬利亞這樣的女門徒們(《路》8:2-3),窮其餘生為復活作見証,最後都為他們所信的道殉難。

    閲讀全文…

  • 耶穌,這位旋乾轉坤,影響西方文化,帶動世界文明至鉅的宗教領袖, 除了新約全書以外,為何沒有當時任何記載他事蹟的文字材料保存下來呢?

    閲讀全文…

  • 西元1947年在昆蘭山洞發現的 “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被聖經考古之父阿爾拜德教授(W. F. Albright)稱之為近世紀聖經考古學上最大的發現。發現後的60年間,新的古物不斷“出洞”。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