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饒恕
-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5.08 恩岩 一 窄窄的鄉村道路,被堆在路兩旁的積雪擠得更窄了。路上的殘雪,被來往車輛壓得結結實實,成了凹凸不平的鏡子,行人一走一滑。 “大哥,別去了,回家吧!”路中間,女人抓住70多歲的老人的手臂,苦苦勸說著。老人不知哪裡來的力氣,胳膊一抬,一落,把她甩到一旁。 最終,老人緩緩向前,走到了百米外的一個院子門口。 天空飄起細碎雪花,院內大狗汪汪叫個不停。大門緊閉無聲。老人在門外轉了一圈又一圈…… 二 這位老人姓文,是教會文姊妹的哥哥。那個院子,則是章姊妹的家。 文老人近年有些異常,整天思念章姊妹已經過世的妹妹,經常去姊妹家索尋。 起初,文姊妹沒把此事放在心上。她知道哥哥從不惹是生非,到人家沒發現要找的人,便會離開。而且,哥哥去的是章姊妹家。章姊妹是教會前輩,或許能勸勸哥哥這個糊裡糊塗的信徒。 然而,事情的發展,非文姊妹所想。 面對老人的頻繁打擾,章姊妹幾次三番找到文姊妹,要求她看好哥哥。章姊妹語氣、態度皆欠佳,還建議她把哥哥送進精神病院(其實,老人只是有點呆滯木訥、不討人喜歡,狀態還不至於入院)。 更有一次,章姊妹見老人又在門口踱來踱去,隨手拿起院中的掃帚,掃向老人。老人隨即倒地。幸而後來並無大礙。 章姊妹的種種作法,如同冰水澆頭,使文姊妹從裡到外透心涼。 三 文姊妹信主不久。章姊妹的做法,給她帶來很大心靈打擊,遠超過哥哥的異常帶給她的苦惱。 怨恨、憤怒、苦毒……住進了文姊妹的心中。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文姊妹身體出現狀況:失眠,心跳加速…… 文姊妹來問我和郭姊妹,她該怎麼辦? 基督徒都知道標準答案——饒恕。 然而,這二字分量太輕,又太重。面對受傷的服事對象,我和郭姊妹都無法輕易說出這兩個字。。 太輕,是因為輕飄飄說出的“饒恕”二字,對於深陷情緒泥潭的文姊妹,不起任何作用;太重,是因為稍帶命令口吻的“饒恕”,便能使在泥濘中掙扎的她,越陷越深。 有人勸章姊妹饒恕,說如果她不饒恕人,上帝也不饒恕她!文姊妹聽後甚為憤怒。 寬恕,原是主耶穌的吩咐,然而為何被人這樣一說,卻像變了味道?或許,至高的上帝可以向人發出命令,卑微之人卻不應以祂的名義命令任何人吧? 四 我和郭姊妹,沒急於和文姊妹談饒恕。我們覺得,文姊妹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緊緊抓住上帝 文姊妹信主後,願意愛主,也努力追求——當然,是按照她所知道的方式,按時聚會,參與服事,時刻留意教會需要等等。做這些當然好,然而,文姊妹卻沒有禱告的習慣,更不會每天讀聖經。 不禱告、不讀經的基督徒,跟她談饒恕,她無法理解。 我和郭姊妹努力幫助文姊妹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希望她跟上帝建立關係。 我們認為,只有當她和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對她的服事才能有效果,並且健康。 所謂“健康”,是指服事者不應該被所服事的人死死抓住,或者說,被服事者不應該完全依賴服事者。否則,服事者總有一天會因承受不住而離去,或者被服事者總有一天會抓到失望,而後跌得鼻青臉腫,才能學會抓住上帝……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學會。 服事者與被服事者,雙方都應該緊緊抓住上帝,而不是彼此。 第二,及時堵住破口 當文姊妹對自己哥哥怒火中燒時,我和郭姊妹表達理解。人在壞情緒中,很容易有不合理的發洩。然而,我們也溫柔地指出,這樣做絕對不可以,要悔改。 無論她反應如何,正確的、不放棄的提醒,上帝會負責;因各種顧慮而不去提醒,可能會使她鑄成大錯。因為罪是破口,魔鬼會藉此而入。指出罪時,在爭戰中已經處於攻勢了。閉口不言,破口會越撕越大,最後,魔鬼就會來攻城掠池。 第三,不隨便向人抱怨 文姊妹遇事愛說、遭難處喜抱怨。遇到如此憤懣之事,更免不了找人說道說道。 我和郭姊妹勸她,不要隨便跟人訴說,因為並非所有的聽者都能做到勸勉合宜、使人和睦。 基督徒最好的傾訴對象是上帝。當沒學會向上帝傾心吐意時,那就要找到合適的人。 我們自薦,成為文姊妹傾倒情緒垃圾的對象。我們叮囑姊妹:對她丈夫也不能傾吐,因為目前他未信主,脾氣又不好,向他抱怨只能使事情更糟,還會成為他信主的障礙。 第四,適時學習饒恕 我和郭姊妹不敢隨便吐出“饒恕”二字,又不能閉口不談,只能找恰當時機。 當有人勸文姊妹 “饒恕”,她甚為不滿時,我就說:基督徒的確要饒恕,因為饒恕是主耶穌給我們的命令。不過,饒恕很難,郭姊妹與你有類似的遭遇。只能禱告求上帝,幫助我們有力量饒恕。 文姊妹有點驚訝,她覺得我們沒有跟她站在一起。明明是別人錯了,我們卻對她有“不合理”要求。 我接著說,章姊妹做得不對,但是我們要做對的事。更何況,章姊妹已經來道歉了。換個角度想,如果一個弟兄經常來我們家打擾,我們也不一定受得了,因為有很多不方便之處。更何況,章姊妹的老伴在生病,她心裡難免焦躁。那天的過激行為,是因為她從醫院回來,她老伴的情況不樂觀、她心情不好。所以,我們多想想別人的難處吧。 文姊妹雖然沒有馬上做到饒恕——相信任何人都需要時間——但她很快做到勒住口舌,不再向人抱怨章姊妹。想必這為饒恕打了一個好基礎。 隨著其他方面的更新——養成禱告、讀經習慣,不對哥哥發脾氣……文姊妹漸漸走出情緒陰影。饒恕,可期! 作者原為老師。
-
大衛用怪病來象徵他的罪。病倒無力鋪床,軟弱到無力禱告。但主還是不離不棄,願意饒恕、赦免。於是,大衛就得到了死裡復活的力量。
-
主已經赦免了我們,人也要赦免過去的自己,使我們回憶的捆綁也得著釋放,從此就像老歌中的一句話:每當想起過去,盡是一些笑語。
-
在一次禱告會中,牧師要我們學習為“最不喜歡的人”代禱。我立即想到了那位鄰居。我之所以能不假思索地想起他,是因為午夜夢回,或每次見到他的車子時,他的嘴臉已不知在我腦海裡出現過多少次了。
-
對方發球,我以為是隊友接球,愣在那裡沒動,結果失一分。我興致驟減,胡亂揮了幾拍,一局又輸了。
-
十架上的基督既是饒恕者,又已替你我(及你我的仇人)預付了饒恕的代價。因此,饒恕(而非報復),是通往公平的較佳途徑,可使你脫離世上要求“公平”的泥淖而獲得自由。
-
如今,我也接受神在我生命裡的所有安排,祂的意思原是好的!雖然有時,神沒有按照我所期待的回應我,然而我知道,這是為了我的益處。
-
《詩篇》34:18:“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
我的存在不是偶然,而是出自造物主精細的雕琢。我開始看重自己。當我知道不是我附屬於世界,而是世界附屬於我,我開始歡躍。抬頭看,我開始高聲讚美。
-
10歲女童瑪瑞安,在2014年7月,從伊拉克莫首逃到庫爾的斯坦的埃爾比勒,住在難民營。她對記者說:我感謝上帝,祂供給了我們所需。祂愛我們,使我們沒有被ISIS殺死。我求上帝饒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