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的視力
完美的視力 【12月份每日聖經研讀材料:《詩篇》79-89篇/《彼得後書》】 文:Bruce Christian 譯:晴米 本文原刊於《舉目》46期 《詩 篇》對今日教會最大的幫助是,它同時提供了回顧與前瞻。《詩篇》回顧歷史的教訓,教導我們神的性情,他的應許,他如何對待不忠的子民、他的教會。《詩篇》 也瞻望歷史所呈現的兩難處境──神如何同時信守他對教會的應許,並信守他要刑罰悖逆者的警告?──唯一可能的解答。唯一的方法,就是預備一個救主──一個 必凡事信實、凡事順服,且承受他的教會所當受之刑罰的彌賽亞君王。 在許多方面,今日的教會與詩篇時代的教會有著相同的處境──只除了我們有一個優勢,就是當舊約的教會僅能透過一些影兒,去瞥見那無法理解的彌賽亞輪廓時,我們卻可以回顧神如何奇妙地解開這個謎題。和他們一樣,我們也在期盼彌 賽亞作為這個罪惡世界的最後審判者,當他帶著權柄與能力來到時,萬民會在他面前屈膝,他的教會將要成為全然美麗、全然得勝的新娘。在這之前,我們也像《詩 篇》時代的教會一樣,在矛盾與肉體的軟弱中,在新約“現已開始,尚未完成”(now but not yet)的局勢下掙扎。讓我們從他們的歷史中,學習如何與這個局勢共處。 彼得也在期盼這位君王的到來,以及此事件對教會與世界的意涵。在《彼得後書》中,他將幫助我們把這一切整合起來。 第1日 火爐中的信心 經文:《詩》79:1-13 要點:教會不斷受到攻擊,但有時候神好像已經離開了他的羊群,這是因為我們被邪惡的勢力打敗了。這些經歷提醒我們,他是誰,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多麼需要他的赦免與保護。 說明: • 按照神的全能與信實,以及神的子民在他國度永恆計畫裡的地位來看,主前587年耶路撒冷與聖殿的毀滅,是令人百思莫解的;今日教會有耶穌終將得勝的堅定應 許(《太》16:18),但我們最好還是留意歷史的教訓,不要因著我們的穩妥而得意忘形。神不也能使用激進的穆斯林,正如當初使用巴比倫一樣嗎? (1-4) • “這到幾時呢?”這個提問,透露出一線希望,暗示出信心的秘訣,在於拒絕承認終將失敗的可能(5-7)。 • 求神介入拯救他的教會,必須以認罪和悔改為前提;很慚愧的是,我們總是需要他的憐憫與寬恕(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