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November 2006
-
保羅在《羅馬書》中指証以色列人也有罪的那一段話(《羅》2:17-25),對受華人文化薰陶的人來說,應該會很有共鳴。因為保羅那裡講到的情形,幾乎就是我們所說的“知行合一”的問題。
-
在被苦難沖得七零八落的人生中,是否還值得堅守那一份對生命的認真和執著?在名利滾滾的紅塵世界,是否還有必要保守那面向上帝的素樸貧窮?
-
將近大年三十了,來自湖南長沙郊縣農村的應屆畢業生小胡,卻仍然徘徊在大學校園門口踟躕不前。看著許多昔日的同窗們早就踏上了各自的就業之路,已經畢業4個多月的她,卻仍然不知該走向何方。
-
有時候,我會被問到,基督徒怎樣才能把福音傳給後現代人?其實,我沒有固定的公式,我也不相信有這樣的公式存在。但是,如果我們想深入到後基督教的文化 (post-Christian culture)中,我認為就必須把基督道成肉身的愛,由話語變成行動,讓人感受到。
-
《傾聽:愛的表達》一文,回答了“怎樣向後 現代社會的人傳福音”這個問題。其實,傳福音本身即是一個傳遞的過程,就是把我們對神、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傳達給一位朋友。
-
“爸爸,你怎麼可以這樣論斷人,你太歧視了!!”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小女兒,突然忿忿不平地對我表達嚴正的抗議。她激動的情緒,讓我嚇了一跳。
-
在一次查經中,一個基督徒問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有不關心永生的基督徒嗎?”我的答案是“有”。
-
最近在教會關懷陪談中,接觸到了這樣的一些弟兄姐妹(姐妹居多)。傳統的關懷手段基本失效,你向他們提到聖經上的話、禱告交托等等,他們會很反感,他們更願意你和他們分享一些經歷,而不是道理。
-
筆者應邀外出佈道時,常有機會接觸到各地(尤其是北美)華人教會的牧者與同工。可以說,無論是私下交流或公開答問的場合,大家很少有不談到“門徒訓練”這個題目的。
-
17歲的女兒,即將到離家3000哩外的大學就讀──不論是人文、自然、氣候、生活或是同儕,都將大異於她自幼成長的環境。為人父母的,此時除了殷殷囑咐之外,就是為她禱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