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1

  • 本屆大會主題為“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選自《林後》5:19)。大會用了6天的時間,以3大項主題(每兩天一項主題)、6個焦點(每天一個焦 點),和相關的24堂多元講座,及其進一步展開的對話,就“ 整體教會帶著整全福音進入整個世界”(洛桑傳統),展開了討論。

    閲讀全文…

  • 《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一片是2010年奧斯卡獎的贏家,一舉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6個獎項。這部由凱瑟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所執導的影片,與她的前夫詹姆斯‧卡梅隆所導演的《阿凡達》,在頒獎式上對決,被人戲稱為“前妻戰前夫”。結果是,凱瑟琳勝了,成為了奧 斯卡有史以來第一位獲“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

    閲讀全文…

  • 中國政府發言人在公開場合接受記者提問時,對上述這兩件事情的表態,令我深感羞愧。羞愧不是因為又聽到那種扯著嗓子說話的腔調,而是因為經上說“屬靈的人能 看透萬事”,而我這個自以為渴慕靈性且對大陸瞭解較深的基督徒,臨到事情發生時,竟然還是感到驚訝。我不得不問自己:除了這種反應,你以為政府方面還會作 何應對?

    閲讀全文…

  • 恩典更新──論城市植堂事工的方向(高真)

    筆者是北京福音教會的牧者。今年,筆者有機會前往美國,學習提摩太‧凱樂(Timothy Keller)牧師所牧養的紐約救贖主長老教會(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的植堂事工理念。本文所分享的內容,是此次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閲讀全文…

  • 信主,可以說是我一生最意料之外卻最棒的經歷。作為大陸背景的基督徒,在台灣基督徒為主的教會、大陸基督徒為主的團契中參與服事,我觀察到靈命成長上的一些障礙和陷阱(這些問題,恐怕不光大陸基督徒有,其他背景的基督徒也有),在這裡與《舉目》的讀者分享。

    閲讀全文…

  • 情緒也反應了人的生命成熟度,是基督徒靈命的指標之一。處境誘發出的個人情緒,會透露出人的心理活動,包括信念、價值觀、動機、欲望等等,因此是十分值得重視的。

    閲讀全文…

  • 從中國大陸出來的人,富有理性是出了名的。向他們傳福音,他們會問你許多理性和哲學方面的問題,直到你答不上來。他們又是內心饑渴的人,最容易聽人講,然後思考,尋找真理。這些大陸的信徒,查經、思考、問理性的問題,好像他們的屬靈追求僅僅限於理性知識似的。可是,我本人來自中國大陸,我曉得,理性是我們這批人最常用的防衛手段而已!我們所尋找的,是真正的理解、愛護,以及完全的接納。

    閲讀全文…

  • “自我”與屬靈生命的成長──試析50後、60後大陸知識分子的自我形成及其行為表徵(施瑋)

    作為這個人群中的一分子,我嘗試從自我形象這一角度,對我們這代人“自我”的形成、特徵、偏失,及其在心理、行為上的反映,進行簡略的分析與反省,幫助我們自己進行自我認識和自我心理輔導,也幫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工彼此理解,減少“誤讀”。

    閲讀全文…

  • 在讀經、解經時,常涉及字詞的理解。我們對66卷聖經是否有整全的認識、對經 節是否有正確的把握,這些都與我們對字詞的理解有關。不同的解釋,會導致不同的解經。若錯解了字詞,輕則顧此失彼,解釋得通這句、卻解釋不通那句;重則可 、能混淆了真道。故此,解經時養成嚴謹的求證態度,頗為重要。

    閲讀全文…

  • 我寫《雖至於死──台約爾傳》(張陳一萍)

    這是一個家庭、兩個世代、五個人的故事。在“每月百萬中國人死於沒有基督”的時代,台約爾(Samuel Dyer)祖孫三代,立志為中國人而活、為中國人而死,正應了聖經裡面的一句話 :“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12:11)。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