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聽道

  • 聽道與行道(蘭君)2024.10.10

    本文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原刊於2020.01.16 蘭君 經文:“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那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1:22-25) 主耶穌曾講過一個關於兩個兒子的比喻: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一天,他對大兒子說:“我兒,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作工。”大兒子先說:“我不去”,但後來一想又覺得懊悔,就改變了初衷,照著父親的意思去園子裡作工了。相反,當父親叫小兒子去幹活時,小兒子一口答應:“父阿,我去”,但實際上卻沒有去。 主問眾人:“你們認為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遵行父命呢?”答案不言而喻,當然是大兒子。(參《太》21:28-31) 相信我們都知道主耶穌所講這個比喻的意思。很顯然,主耶穌希望人不僅是聽祂的話,更加是遵行祂的話。作父母的常以孩子對我們所作出的口頭回應來判斷他們是否聽話,但上帝所看重的是我們是否照著祂的話去作。作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不但要聽道,而且要行道。這也是今天的經文所告誡我們的。 雅各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24)我們都會照鏡子,但照鏡子本身卻不是目的,而是為了看到自己的相貌,然後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如果照鏡子之後,我們什麼都不做就走開,照鏡子就失去了意義。 雅各說,上帝的道是拯救、栽種的道。當我們聽道時,上帝的道是一面鏡子,我們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汙穢,卻馬上走開了,忘了自己的處境,繼續心安理得地偏行己路,如此聽道就不能救我們,也不能使我們靈命長進。我們必須將上帝的道付之於行動。 也許有人會說:人必須行道才能得救?這豈不是在宣揚律法主義?歷史上曾有不少人對雅各所講的有誤解。包括宗教改革先鋒馬丁·路德都曾拒絕接受《雅各書》是上帝的啟示,他認為雅各是在強調因行為稱義,與其他的聖經書卷、尤其是新約中因信稱義的福音相悖。 事實並非如此。誠然,通道是從聽道來的,但聽道再多,人若不行道,也就是按上帝的道去信,便不能得救。許多人失喪,並非因為他們從未聽過上帝的道,或是他們完全不明白上帝的道,而是因為他們沒有遵行上帝的道。 一位傳道人曾說,對於聖經的真理,不少人在道德上認同,並且在道理上明白,但在道路上卻不肯走。這句話十分中懇。主說:“凡稱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7:21) 同時,行道也是基督徒靈命成長的關鍵所在。當我們不但詳細查考上帝的道,而且把上帝的道行出來時,就必然得福。在靈命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以上帝的道為鑒,對照自己,除去我們心思意念、言談舉止中不合上帝心意的東西,才能越來越像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禱告:主啊,我願像你。求你提醒我們,幫助我們不但聆聽你的道,明白你的道,而且行出你的道,以至於我們的靈命不斷長大成熟,越來越像你。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閲讀全文…

  • 聽道的藝術與行道的實踐(新民)2020.1.20

    筆者信主三十多年,有機會聽道近兩千次,講道數百次。願藉本文與各位有志進取的基督徒弟兄姐妹互勉,既喜聞生命之道,更樂行生命之道,成為榮神益人的基督徒。願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努力成為主所喜悅的聽道與行道者。

    閲讀全文…

  • 像馬利亞那樣聽道(杜磊)2019.12.18

    馬利亞在耶穌腳前聽道,她真心追求真道,這件似乎微小、不被注意的事,被記錄在《路加福音》中,成為歷代信徒的好榜樣。

    閲讀全文…

  • 負責的聽道人(王申得)2019.09.13

    負責的聽道人也不要掉以輕心,免得從恩典中墜落。

    閲讀全文…

  • 膚淺的聽道人(王申得)2019.08.16

    膚淺的聽道人,對神的道接受得快,放棄得也快,因為他們只作“信徒”,不作門徒。稍微受一點委屈,就分道揚鑣,各奔東西了。

    閲讀全文…

  • 上好的福分(王申得)2019.06.2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19.06.21 王申得 經文:“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裡。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38-42    在伯大尼村裡,住著一戶人家,大姐馬大,二姐馬利亞和弟弟拉撒路。他們純樸善良,因父母早逝而相依為命。耶穌旅行佈道路過此地,特意臨時改變行程,只身前去看望姐弟三人。 耶穌的不期而至,打破了馬大一家安靜的生活。“客從遠方來,不亦樂乎”,喜出望外的馬大立刻行動起來。雖然只有一位客人,但是在馬大心目中,再也沒有什麼事比伺候好主耶穌更重要的了。 這裡的“伺侯”一詞,原意是“侍者忙碌的身後揚起的灰塵”,後來逐漸引申為“服事,執事”的意思。自從耶穌進了家門,馬大就像一位餐廳的侍應生,一刻也停不下來。一會兒收拾座椅板凳,一會兒打掃房間衛生;剛剛端上茶水,轉身又去洗菜燒飯,忙得團團轉。 筆者對馬大這個大姐懷有深深的敬意,因為本人笨手笨腳,不諳家務,更不懂烹飪。妻子出差在外的時候,我最頭疼的事就是給孩子們做晚飯。他們很會表揚我,可是卻不會把飯菜吃光。想到馬大,筆者眼前便浮現出教會裡的一些姊妹們的身影(當然也有一些弟兄們)——若不是他們在背後默默無聞地“伺候聖徒”(參《來》6:10),“用愛心接待客旅”(參《來》13:2),教會裡的各項聖工就無法順利進行。 有了姐姐馬大的操勞,馬利亞才可以坐下來聽道。馬利亞一定有許多聖經上的問題,平時埋在心裡得不到解答,現在與主面對面,怎能輕易放過寶貴的學習機會呢?此時此刻,主耶穌是否也想起自己12歲的時候,在聖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的情形呢?(參《路》2:46) 根據聖經記載,只有耶路撒冷的尼哥底母,撒瑪利亞的婦人,以及這位伯大尼的馬利亞,單獨聆聽和領受過主耶穌一對一的教導。他們何等的有福啊!難怪主說,“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主耶穌絕不是貶低馬大的服事,更非忽略她的愛心。但主關心的不是自己的享受,他專程來看望這一家人,原是為了幫助他們的屬靈生命。因此,主說,“馬大!馬大!不要再忙了,一切都很好了。快坐下來,讓我們談談天父的事吧……” 禱告:主耶穌啊!馬大真好,但我也要那上好的福分,求你賜給我。阿們!

    閲讀全文…

  • 成長是生命的象徵——或快或慢,或平順或波折;內蘊的生命本質,必然會在現實生活中流露。有人做保羅栽種的工作,有人做亞波羅澆灌的工作,但只有神叫人真正 成長(《林前》3:6-7)。參與栽培、帶領事工的弟兄姊妹,是與神同工,幫助人活出神賜給的活潑屬靈生命力。這是極具永恆價值的,是蒙神喜悅的事奉。這 樣事奉的人,也必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經歷神同在的喜樂。

    閲讀全文…

  • 給自己的文章取這樣一個危險的標題,是在三思之後,也算是一種自嘲。 首先說明一下,我在此僅僅是自我反思。我不希望有人藉此對教會上綱上線,也不希望有人對我上綱上線。當然,我是做好“死而後已”的準備了。

    閲讀全文…

  • 在一次信徒領袖神學課程畢業禮中,一位畢業生分享,她在課程中的最大得著,就是發現聖經原來是神寫給世人的一個愛情故事!從《創世記》到《啟示錄》,我們都察覺到神對人的愛,非常豐富,我們當如何去讀?如何在聖經中得到屬靈的供應?

    閲讀全文…

  • 幾乎每個星期天都去教堂做主日崇拜,聽講道,這已經成了我們全家來北美八九年的習慣。從加拿大東部的安大略省,到西部的卑詩省,我去過大大小小的教堂,聽過林林總總語言的講道,有英語,廣東話,國語。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