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解經
-
為了避免成為過度簡化的yes/no,筆者多補充一些相關的背景說明與可能的影響評估,希望讓讀者能有比較完整的理解脈絡。除了最後一題我交給ChatGPT回答以外,其他每個題目都是筆者個人的思考所得,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
相較於應用AI各種編寫講章或教義的能力,筆者認為謙卑聆聽其他觀點或不同族群立場的聲音,檢視自我的驕傲或侷限,以愛心彼此對待,將最後的信仰評估選擇交由每個人內在信心的回應,才是我們使用AI時更重要的態度。
-
基本上,鮑森將人性等同罪性。他說,“耶穌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指祂該有罪性。若無罪性,怎麼個相同法?“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來》4:15),若祂不在“有罪性”這一點上受試探,祂就不算“與我們一樣”,也不算受試探。
-
“耶穌復活後的身體”這個問題﹐重要嗎?跟我們這些信徒,又有什麼關係呢?
-
於是,每年三月末或是四月初的一個星期五,就是受難節,接著的主日就是復活節。如此誤解聖經,直到如今。
-
誠然,聖經是超自然之天書,但是考古學證明,希伯來語和希臘語聖經版本,都保存得極為完善。人類語言有限,卻足夠表達聖經的原意。是故雖然沒有一種絕對完美 的譯本,但大多數譯本都能夠滿足“這聖經能夠使你有智慧,可以因信基督耶穌得著救恩”(《提後》3:15,註3)的目的。
-
好在,正如美國神學家、聖經語言權威尼達(Eugene Nida)所說,各種語言,風格似乎天差地別,但巧妙的是,任何一種語言都能充裕傳達信息。聖經語言希伯來文和希臘文,都不是神秘的語言,而是十分普通的 語言。所以,聖經信息能通過各種譯文,得以準確地傳播
-
在讀經、解經時,常涉及字詞的理解。我們對66卷聖經是否有整全的認識、對經 節是否有正確的把握,這些都與我們對字詞的理解有關。不同的解釋,會導致不同的解經。若錯解了字詞,輕則顧此失彼,解釋得通這句、卻解釋不通那句;重則可 、能混淆了真道。故此,解經時養成嚴謹的求證態度,頗為重要。
-
“預表”不是片面地根據舊約經文中某些用詞,而是舊約經文中救贖的原則。 上帝在舊約時代所行的事並非歷史的高峰,而是指向將來。
-
我們從聖經《哈該書》第1章看到的,就是一群進入惡性循環的以色列人。神的話臨到先知哈該,告訴我們這些人的問題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