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談妮

  • 《舉目》104期——編者的話:紛爭與合一(談妮)

    談妮 2024年年底,始自2020年的疫情威嚇已逐漸遠去,教會也在逐漸恢復活力。可面對新常態與新挑戰,《我(們)渴望復興》:“因為看見太陽已經升起,世上仍尚有許多幽暗與寒冷之處,亟需照耀和溫暖。” 在分裂日愈激化的今天,《舉目》104期刊出《使徒的衝突——從葛培理與金恩》,談如何處理立場的分歧;《巨星泰勒絲與自我缺席的時代》探討喧囂中的孤獨;《一個只有“自己人”的世界——電影“利益區域“》展示排除與擁抱間存在的利益衝突;《如何愛一個”爛人“》醒悟美善可逆轉必然的腐爛;《“雞娃”父母,為誰幸苦為誰忙?》提醒在價值觀的對立中,有上帝的幫助。 對信徒而言,矛盾還出在自己與自己之間的鬥爭:《SOS——救我,脫離“永遠都不夠好“的控告循環》;教會中因背景差異而產生的權力張力:《趕出教堂裡的大象》;實踐福音使命時必須做的選擇:《望極天涯卻見家——攜手去享受流浪》、《今日散居宣教:海外華人教會的挑戰和機遇》、《“世俗時代”慕道友的天堂》;在職場上隨時面臨的挑戰:《“一身濃濃的“班味兒”,怎麽辦?》;傳遞信仰時在教導、品格、牧養等方面的平衡:《最後一封信》。 這些作者都沒有止於“吐槽”,而是梳理紛爭,不論是對己、對人、對工作、對呼召……都指出合一的追求與盼望。也因此,在歲首年終,我們《感恩,使此刻成為永恆》,並有《歡慶時光中的靜思——聖誕真意》,更在《華人教會需要春晚麼?》的省思中,對社區以具體的行動見證合一。

    閲讀全文…

  • 告別巴黎,迎向洛杉磯 ——兼談《舉目》立場與定位(談 妮)  2024.08.13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8.13 談 妮 2024年8月11日,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巴黎結束。是日,由著名演員湯姆 • 克魯斯代表,在巴黎奧運會場,接過奧運會旗降落至洛杉磯好萊塢,象徵巴黎奧運的結束與對下一屆奧運會的交棒。 過去兩週,因為《舉目》刊登了《我沒有被冒犯,但我的確不喜歡——巴黎奧運開幕式2024.08.03》、《斷想巴黎奧運開幕式——除了憤怒、抗議和抵制,我們還能作何反思?2024.08.08》兩文,而引發網絡輿論浪潮。由於第三篇《被冒犯了嗎?的確是!但不是為了達芬奇! 2024.08.12》不論在觀點、角度或作者年齡、背景等,都可以成為前兩篇的補足。所以,我們仍然按原定計劃,在北美時間奧運閉幕當天推出,結束此議題,並再寫此文,以回應關注我們的朋友。 《舉目》不是新聞性媒體,不曾也不敢以“華人教會權威媒體”的姿態自居,去“仲裁”具有爭議性的話題。 作為一個約有30年歷史的媒體,《舉目》的自我定位,始終是“一個提供論壇、資訊、交流、報導的深度平臺。建造海內外事奉者,以基督爲中心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舉目》,顧名思義,是“舉目望天”——以赤子之心,仰望、親近、尋求天父的心意。“舉目望田”——以基督的心和眼,觀看福音禾田、透視世態人心、承擔事奉使命。近年來,我們保持初心,更具體的表述,是要“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者一起成長”。 三篇文章刊出後,非常謝謝許多朋友的留言,有正面,也有負面:正面的,給我們肯定;負面的,也激發我們的反省。正如今年五月出版的《舉目》103期,主題就是反思力——藉著反思,保守我們的心(箴4:23),不但“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4:24),而且能常常“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因此,我們要在此特別說明: 1. 《舉目》在真道上,堅持《使徒信經》與宗教改革之後大公教會共同確認的基要信仰。在倫理與生活議題上,如婚姻(包含LGBTQIA+。《創》2:24)、墮胎(《詩》139:16)等,皆堅持聖經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2.《舉目》努力在教會歷史的屬靈傳承上回應時代,與教會一起思考,如何在作法上有所突破。只要是基於嚴謹解經的聖經立場,歡迎言之有物的不同意見。《舉目》堅持謙卑面對忠告與批評,但拒絕偏激、自義和出於血氣的言論。 這次前兩篇文章刊登之後,有人表示自己覺得被巴黎奧運冒犯。《舉目》感同身受,充分理解——文章作者有權表達他個人的感受,也歡迎讀者表達不同的感受;上帝必悅納我們這愛主護教的心切。 3. 從這次巴黎奧運的怪像,可以看出這是個失序的時代,我們雖然痛心,但我們有信仰,因此有盼望,有呼召,有使命。既然巴黎奧運已經結束,《舉目》就不再繼續參與這事件的討論。我們呼籲,大家舉目轉向未來——四年後的2028年奧運,將在洛杉磯舉行,這給予住在北美的華人基督徒,一個近距離積極參與、實踐公共神學的機會。 我們更期望,每一位愛主而有宣教心志的基督徒,從牧長到會眾,注目已經有了奧運會旗顔色的Hollywood地標。 從現在到2028年,請為洛杉磯奧運會的宣教契機熱切禱告,並預備在洛杉磯奧運會中,直面必然成為奧運賣點的“好萊塢”文化。請共同舉目望天,擧目望田,用諸般的智慧,讓基督的聖潔和榮耀,在全球奧運會觀衆前彰顯。 《舉目》和[海外校園機構]願與北美衆教會和中西福音機構配搭,面向“宣教洛杉磯2028“這重大的宣教使命。 作者現為《舉目》主編

    閲讀全文…

  • 哀痛中呼求——從上帝的眼光看傷痛(趙李秀珍)2024.01.20

    今天我們看到槍擊、地震……各類天災人禍,有時候我們會問:上帝啊,為什麼要死這麼多人?我們心裡面傷痛而困惑。但是上帝不是留我們一個人在那裡哭泣,而是希望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與我們建立關係,讓我們與他更加親近。

    閲讀全文…

  • 男性形象與羞恥(談妮)2023.09.09

    看來在集體意識相對強烈的東方文化中,臉面對男性而言,息息相關著羞恥與榮譽。就像用食指輕輕刮自己的臉頰,說“羞羞羞”,來解釋“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以在群體中的羞恥感,迫使人自省,進而守法——羞恥與迴避羞恥,是達到制約效果的有效工具。

    閲讀全文…

  • 2023MSU校園槍擊案親臨記——訪談李圳(李圳、談妮)2023.02.24

    很多時候,我們會像雅各和約翰這兩位“雷子”那樣,覺得幫不了的人就不幫算了。但是不論是為了要拯救個人的靈魂,還是與系統性的社會罪惡對抗,這類“被教會遺忘的人”,都確確實實需要來自他人或環境,出自基督無私愛心、智慧與忍耐的關懷。

    閲讀全文…

  • 燈要放在哪裡?——從2023年新春的亞裔槍擊濫殺案聊起(談妮)2023.01.30

    這兩起分別由72歲與67歲的亞裔男性犯下的獨立案件,引起了許多討論:從槍支管制、族裔文化、移民壓力到(老人)心理健康,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然而,教會除了與受害家屬一起哀悼外,還可以有什麼回應呢?

    閲讀全文…

  • 從焦慮到盼望——在2023迎接潤潮(蔡子欽、談妮)2022.12.01

    30年後的今天,因為各類主觀與客觀的原因, 預估這股移民大浪有可能(或已經)再掀起,此浪稱為“潤潮“。說這浪 “大”,其實是相對的:我們試想,14多億的中國人中,只要有 1%的人“潤”, 那就有超過一千四百萬人,他們將陸續湧向東南亞、歐洲、澳洲、美洲……甚至中東與非洲大陸。

    閲讀全文…

  • 牧者廻音 | 投稿《舉目》作為一種靈性操練(陳世賢)2022.10.22

    談妮姐幫助我明白,編者就是那群站在作者與讀者間的橋樑,他們告訴作者實話(也就是讀者的閱讀容量),並與作者們形成團隊一起合作。

    閲讀全文…

  • 牧者迴音|與《舉目》的奇特相遇(黃奕明)- [海外校園機構]30週年紀念專輯2022.07.31

    我也見證了新媒體的發展,不僅是《舉目》官網,也包括《海外校園》福音版(偶溪/聚牧)的無遠弗屆。我要特別感謝網絡編輯同工,讓官網的版面越來越美。

    閲讀全文…

  • 後疫情時代中的救贖(談妮)2022.06.30

    心理健康產生問題,固然與外在環境息息相關,但要解除壓力卻起碼有兩個困難:1. 如果外在環境解決不了怎麼辦?如疫情與因疫情而來的失業、通貨膨脹、孤寂等,都不是一時二刻可以即時解決的;2. 不是人人有強大的內心與足夠的外界支持,相信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坎。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