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MSU校園槍擊案親臨記——訪談李圳(李圳、談妮)2023.02.24
很多時候,我們會像雅各和約翰這兩位“雷子”那樣,覺得幫不了的人就不幫算了。但是不論是為了要拯救個人的靈魂,還是與系統性的社會罪惡對抗,這類“被教會遺忘的人”,都確確實實需要來自他人或環境,出自基督無私愛心、智慧與忍耐的關懷。 […]
很多時候,我們會像雅各和約翰這兩位“雷子”那樣,覺得幫不了的人就不幫算了。但是不論是為了要拯救個人的靈魂,還是與系統性的社會罪惡對抗,這類“被教會遺忘的人”,都確確實實需要來自他人或環境,出自基督無私愛心、智慧與忍耐的關懷。 […]
這兩起分別由72歲與67歲的亞裔男性犯下的獨立案件,引起了許多討論:從槍支管制、族裔文化、移民壓力到(老人)心理健康,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然而,教會除了與受害家屬一起哀悼外,還可以有什麼回應呢? […]
30年後的今天,因為各類主觀與客觀的原因, 預估這股移民大浪有可能(或已經)再掀起,此浪稱為“潤潮“。說這浪 “大”,其實是相對的:我們試想,14多億的中國人中,只要有 1%的人“潤”, 那就有超過一千四百萬人,他們將陸續湧向東南亞、歐洲、澳洲、美洲……甚至中東與非洲大陸。 […]
談妮姐幫助我明白,編者就是那群站在作者與讀者間的橋樑,他們告訴作者實話(也就是讀者的閱讀容量),並與作者們形成團隊一起合作。 […]
我也見證了新媒體的發展,不僅是《舉目》官網,也包括《海外校園》福音版(偶溪/聚牧)的無遠弗屆。我要特別感謝網絡編輯同工,讓官網的版面越來越美。 […]
心理健康產生問題,固然與外在環境息息相關,但要解除壓力卻起碼有兩個困難:1. 如果外在環境解決不了怎麼辦?如疫情與因疫情而來的失業、通貨膨脹、孤寂等,都不是一時二刻可以即時解決的;2. 不是人人有強大的內心與足夠的外界支持,相信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坎。 […]
不知今生所有來自天災人禍、過往現在、內煎外攻的愁,是否也像世上的財富一般地有限?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好消息,能滿足靈魂的需要? […]
在人類歷史中,我們看到天國曾在充滿敵對的環境中,不可思議地爆炸式開展;而今,在充滿焦慮、怨懟、狂妄與憤怒的時代中,我們要再次尋思:聖經如何定義溫柔?溫柔“只是”女性的專屬特質嗎?為何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太》5:5)? […]
迭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在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1895)開首寫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光明的季節,也是最黑暗的季節。” 至今仍引人共鳴。 […]
節制,是與公義和將來的審判並列的!
此信息是昔日保羅在羅馬監獄中,對巡撫腓力斯夫婦的講道主題。這令他們感到非常恐懼。因為腓力斯既熟悉信耶穌之道,卻為了想討好當時的猶太人,刻意拖延對保羅控告的合法撤銷,還希望收到保羅的賄賂。(參《徒》24:22-27)
顯然,聖靈的果子節制,不僅是一種表面上的性格、行為,還有其他的內涵。 […]
海外校園OC《舉目》 | 網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