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事奉篇
-
我們受命去安慰傷心的人,這任務常令人感到力不能勝。惟如是,也提醒我們作牧者的,常常要謙卑倚靠主。我們知道,真正能安慰人的是聖靈保惠師;我們作牧者不過是祂的管道,是祂的器皿。
-
後來到美國讀神學,接觸到許多新建立的教會,強調用創意的方式來重新“成為教會”。我便想像,以後和三五好友建立一間教會,有些舊傳統可以廢除,有些東西要添加進去——也許,主日的敬拜要更有氣氛一點,講道可以更生動、活潑一些,教會擺設要有點後現代的凌亂美,崇拜程序要盡量精簡……
-
北美華人教會如何在現今時代,唱著新歌,與舊歌應和?也許應該重新回到上帝的“創造、啟示和群體”,加入歷世歷代上帝百姓的大合唱中,在我們這一代見證上帝的慈愛、信實和能力。
-
中國學者楊鳳崗博士預測,到2025年,中國將擁有全球最高的基督教人口(Yang 2015)。既然有如此之大的基督徒人口(是韓國的10倍)、強大的經濟能力,兼具熱情和優先考慮普世宣教,中國教會應與韓國教會一樣,有潛力可持續性地、長期差派宣教士。
-
有位牧師,生於浙江溫州,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電機碩士。32歲蒙上帝呼召進入神學院進修,獲道學碩士。隨即應聘為某教會中文部傳道,不幸兩年後歿於群羊伶牙俐齒之下。一位牧師就此殞落。
-
教會不是工廠,而是上帝的藝術創作室。保羅以上帝的作品來形容門徒,每個門徒都是在基督裡創作的藝術品(參《弗》2:10)。教會不是要機械地製造出一批批門徒,而要參與上帝的創作,雕塑出一個又一個門徒。 在上帝雕塑祂子民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信徒都當參與其中,一方面接受雕塑,另一方面也參與上帝對他人的雕塑。
-
筆者認為,如果中國城市教會能夠在小組建造中,著眼於聖經、聖靈、聖徒的平衡與結合,則可以培養出一批扎根真理、有聖靈恩賜、有聖徒生命力的基督徒。
-
以應用美德論的倫理取向塑造出的靈命,可以幫助我們能夠更像主,從容地行使恩典;糾正我們裡外不一致的毛病,避免假冒偽善;並在21世紀諸多的道德倫理衝突中,圓融地運用智慧去面對。
-
現在進入21世紀已近20年,中國留學潮依然強勁。大批年輕的中國留學生赴美讀書。中國的新移民也不斷湧入,其中包含許多10幾、20歲的年輕人。 令人不解的是,雖然留學潮和移民潮強勁,北美華人教會的成長卻趨緩。近年,許多教會更進入另一種窘境:華語事工老化,同時又留不住第二代講英文的年輕人。
-
我的名字裡有一個“剛”字,人如其名,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脾性。所以《舉目》的編輯邀我寫文章談談“溫柔”,我第一個反應是:他們找錯了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