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主題文章

  • 趕出教堂裡的大象(道德)2024.07.10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7.10 道德 初期教會興旺,但並不完美,和今日教會一樣,充滿挑戰。他們既要面對外部的逼迫,也要面對內部的道德危機,在凡物公用的團契生活中,發生了有人因欺哄聖靈而被擊殺的醜聞。 到了《使徒行傳》第6章中,門徒人數越發增多。或因文化衝突,或是管理危機,教會中出現了“怨言”。 被忽略的寡婦   危機的爆發點,在“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原因是“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參《徒》6:1)。 初期教會凡物公用的系統中,照顧寡婦是一項很重要的事工。然而,說希臘話的猶太寡婦,卻在這個系統中被忽略了。 有人因此發怨言,這就表明,問題不僅被忽略,而且“忽略”的程度很嚴重、時間也很持久。更嚴重的是,此事涉及的不是個別人,而是兩個不同語言的猶太群體。 雖然都是猶太人,卻有說亞蘭語的,有說希臘語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可以體現文化上的差異。而當時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原多散居巴勒斯坦以外地區,後因各種因素回來。相對於本地的猶太群體,他們人數少,也缺乏本地資源。 或正是文化差異,加上少數派的因素,那些說希臘話的寡婦就被忽略了。同情者開始替她們打抱不平。 多走一裡路 衝突不是簡單的飯食供應造成的,也不是一般的人際衝突,而是文化上的差異,造成了權利分配不均的問題。 我們可以追問,為何有人被忽略呢?他們是被蓄意忽略的嗎? 先講一個例子:現代年輕人無辣不歡。青年團契出去吃飯,很自然就會點湘菜、川菜。若有一位不吃辣的,就可能被忽略了。這是故意的嗎?不是!是因為吃辣的是大多數,所以他被忽略了,除非有人刻意照顧他。 再如,我要進一個主日學教室,一打開門,就感覺有一股力量要“推”我出去——整個教室都坐著姐妹。面對“都是姐妹”所形成的霸權,我作為唯一的弟兄,就想跑掉。除非房間裡有姐妹意識到這一點,站起來,和我打招呼,為我尋找座位,甚至去外面找一個弟兄來陪我…… 人數少,不夠普遍;聲音弱,或者根本不發聲音……所以,被忽略了——除非我們都意識到這一點,並且願意為此多走一裡路。 房間裡的大象 北美華人教會很多元:有台灣、大陸,或東南亞背景的;有說英文的華人,有說中文的華人;即使同說中文,也有年輕人和長輩之間的不同。有沒有文化衝突?會不會有權力張力?一定有! 然而,我們往往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英文有一個短語,叫“房間裡的大象”(The Elephant in the room),用來隱喻某件事情或某現象雖然明顯,像一個大象在房間裡一樣,卻被集體視而不見、不做討論。 中文堂和英文堂的文化差異,代際之間的文化衝突,常常是華人教會教堂裡的“大象”。或被視為不屬靈,或怕引起更大的爭議,或被更“屬靈”的理由所掩飾……總之,我們用“忽略”和“沉默”,在教堂培育了一隻“象”,且越來越大。 其實,在群體生活中,權力結構無處不在,且不都是因負面權力意志而產生的,也不都是刻意運作出的。 比如華人教會中一位只講英文的牧師,他殷勤服事、德高望重。然而,中午和同工們一起吃飯,當大家只顧用中文聊天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權力結構。這位在講臺上有能力的牧者,這時就被弱勢化了。 同樣的,當教會開會討論某項事工的時候,多數派,教會長輩,資深基督徒,具豐富服事經驗者,及長老執事的服事職份,都會自然形成某種權力意志。而我們想要精心關懷和培育的年輕人,這樣的氣場之下,不可避免地被弱勢化了,也沉默了…… 就像一位不吃辣的人,在一群吃辣的人中,被弱勢化了一樣。 除非,除非,有人“發怨言”,而且被聽到。 否認權力結構的存在,否認不同群體之間的文化張力,就是在教堂裡餵養大象。 “沉默出埃及”? 初期教會第一個指出房間裡有大象的,是一群要維護說希臘話寡婦權益的基督徒。他們敏感於同語言、文化的人的需要,並以“發怨言”的方式表達出來。 “發怨言”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字詞。面對如此嚴厲的指控,使徒是如何回應的? 接下去的經文,給了我們答案。不過,在看經文之前,我們先做幾個假設,看看除了使徒所使用的方法,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處理這一小群人的怨言? 第一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在福音廣傳、教會增長、上帝的名得榮耀的大敘事之下,幾個寡婦可以理所當然地忽略掉。 第二種:停留在愛心勸勉。一方面安慰他們,承諾多關注寡婦的需要,另一方面引經據典,要他們忍耐等候、不發怨言。總而言之,沒有任何實質行動。 第三種:以屬靈權柄進行嚴厲指責。認為他們的行為虧損上帝的名,阻礙福音的傳揚,是為魔鬼留下破口,並強烈要求他們順服權柄。 第四種:認為事情嚴重,不可調和,未來的衝突可能會更多。於是當機立斷,把耶路撒冷教會分為希臘語教會和亞蘭語教會。自然,發怨言的人也需要承擔分裂教會的責任。 …… 感謝上帝,以上都只是假設(儘管以上假設的情況,在教會歷史中常有發生)。令人欣喜的是,初期教會的使徒,沒有以使徒的屬靈權柄,對發怨言者進行壓制,沒有以教會傳統或規矩來辯駁,更不以大多數人的意見為藉口忽視問題。他們正視問題,敏銳、謙卑又非常嚴肅地解決問題。 容我再做一個假設:如果說希臘話的猶太人不發怨言,結果會如何?他們大概仍被忽略,在供給上的權益仍然未得改善。傷害仍然存在,直到有一天,到了臨界點,他們就默默地離開了。 就這樣,那些少數派,那些軟弱的、言語上不順暢的、在文化上不大能融入主流教會文化的人,安靜地離開了…… 有個名詞叫“沉默的出埃及”(Silent Exodus),用來描述北美亞裔教會第二代的出走潮。很多在傳統的亞裔教會中長大的年輕人,後來因為各樣的原因,安靜地離開了從小成長的教會。 從這個方面來說,相對於“怨言”,教會更應該關注那些“安靜的離開”的人的需要。然而,他們已經離開了! 感謝上帝,初期教會沒有讓“沉默的出埃及”現象出現。一方面得益於弱勢者的發聲,另一方面因為使徒們的嚴肅對待。如此,“怨言”變得有意義。 一起趕出“大象” 那麼,初期教會是如何解決這場衝突的呢? 首先,使徒勇於責任承擔,說“我們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2節)。使徒要表達的意思是,自己忙於傳講上帝的道,以至於在管理上有缺欠。但如果要他們撇下上帝的道,卻又不合宜。 接著,使徒分享權力,建立新的機制,提議選取7個人來管理飯食(3節)。使徒強調,“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4節)。要知道,當時教會正在凡物公用,管理著很多人變賣家業、田產所捐的錢財。管理飯食的人,或可擁有極大的財富支配權。然而使徒們卻不以權力為意,而是“專心”祈禱、傳道。 最後,使徒組建了一個靈命、才德兼備的服事團隊。 注意,弱勢群體的聲音需要被聽見,但並不表示,弱勢就有天然的正義性。使徒們把握這樣的原則,對服事的7個人不僅有才幹上的要求,更有道德上和靈性上的要求。這個要求包括“好名聲”、“被聖靈充滿”,且“智慧充足”。 另外一點特別值得注意,耶路撒冷的會友,為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多走一裡路”——他們推選出來的7個人,名字全是希臘文名字。其中“尼哥拉”,還不是猶太人(5-6節)。 這說明,為照顧説希臘話的寡婦,初期教會讓説希臘話的猶太人管理飯食,好叫他們更好地服事那些與他們文化相同的弱勢群體。…

    閲讀全文…

  • 負面情緒的雙面性——如果是來自上帝……(楊堅)2024.07.03

    帝在必要的時候,會用給人帶來憂愁的苦難,來救拔我們,以確保我們得到永恆生命。

    閲讀全文…

  • 心靈深處也有一個大自然——如何面對“負面情緒”(孫基立)2024.06.12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6.12 孫基立 最近幾年,疾病,戰亂,大國間的政治博弈,波及太多人。幾乎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個非常不確定的氛圍,沮喪、抑鬱和焦慮的情緒在人心中遊蕩。 我自己也曾生活在不健康的教會和工作環境中,這給我帶來許多迷茫和痛苦。現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我非常感謝上帝送來及時的幫助,讓我度過艱難的歲月。 療癒手段 那時給我最大安慰的是大自然。 就是在那段時間,我開始對園藝感興趣,在院子裡種了不少花草。我故意選擇那些生命力最旺盛的植物,看它們出土、長葉、開花、結果,就是一種自我療癒。我看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不因人類世界的紛擾而停止。 那些樹上奔跑的松鼠,從小花栗鼠般大小的體型,長成碩大的成年松鼠,飄逸的大尾巴在樹上飛動。看著它們長大,我覺得也分享了它們的童年、少年、青年時光。 它們在樹上爭搶食物的萌樣,讓我的注意力有了一個生動的轉移點。同時,從動物世界的衝突,我也會想到人類是否也和它們一樣,為一點點有限的食物彼此攻擊。 家務勞動也是一種療癒。家務事需要親自動手,可以將思緒和實際生活相聯繫,可以防止陷入空中樓閣的世界。 我記得在研究所寫論文很艱苦的時候,也有朋友建議我要從事一些手工勞作,這樣可以從抽象領域暫時解脫出來。因為思維有時無法找到通道,會讓人陷入空轉的狀態,讓人沮喪瘋狂。這也是長期從事腦力勞動者的一大隱患。我們時不時會聽說有些人做研究陷入“走火入魔”,就是這個危害的具體表現。 另外,寫作和閱讀也有益身心健康。寫作會幫助一個人整理思路,往往寫完也就找到瞭解決辦法。我的許多文章其實就是這樣寫出來的。通過寫作梳理思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基督徒不必“佛系” 另外,我瞭解到人的負面情緒需要誠實地承認面對。真正健康的教會不會要求信徒每時每刻都樂觀快樂,彷彿負面情緒是靈性不好,需要懺悔。 人有喜怒哀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當負面情緒開始越過它正常的比例,影響自己的生活時,要及時尋求幫助,而且要找對人——千萬別找那些喜歡八卦的親友,因為這樣不僅幫不上忙,還有可能變本加厲地增加自己的煩惱。 華人教會對於隱私的保護意識常常很淡薄,隨意分享會讓許多人任意消費別人的煩惱。 我處境艱難時,尋找的幫助者,是和我的生活環境不產生直接聯繫的幾個德高望重的屬靈長輩,而且我信任他們會為我保密。他們後來給出的意見都大同小異,這樣能讓我心中有了底:即使一個長輩的意見可能有偏頗,幾個彼此並不認識的長輩如果給出類似的意見,出錯的機率就大大降低。 我很慶幸自己當時誠實地面對了負面情緒,並且及時和人交流。我知道許多人選擇了隱忍不言,由於負擔過重產生了許多心理問題。 我曾參加過一次心理健康講座,講員講述了用祈禱和讀經的方法疏解負面情緒。 第一步就是要承認自己有負面情緒,然後才能進入療癒的階段。療癒的方法包括讀經,思考耶穌對類似的問題會有什麼反應,在內心不斷重審上帝的愛和寬恕,直到自己真正體會到屬天的平安。 大家都發現,耶穌也有非常強烈的喜怒哀樂,所以基督徒也不必“佛系”。我們的喜怒哀樂本身的表達,就自帶療癒的成分。上帝接納我們真實地表達自己情緒,並願意提供及時的安慰和幫助,這樣的表達在上帝面前是永遠安全的。 另外,聖經歷史,或者整個人類歷史,也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個人的不公正待遇。在舊約和新約的歷史中,很多人都經歷過疾病、家人的逝去或者至親的背叛欺騙,甚至自己也犯了很大的罪,比如大衛。但是他們相信上帝的公義憐憫和寬恕,請求上帝公義的彰顯,或者誠懇地悔改。即使環境讓人絕望,但是他們不覺得孤立無援。 不要掉進爛泥塘 我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時,決心不屈服,除了祈禱依靠上帝的幫助之外,我也尋求環境以外的援助,包括請立場中性的人幫助自己分析情況,找相關的機構申訴。 有時周圍的環境已經毒化,小環境內所有人都試圖勸說受害者感覺有誤,或者使用權威和人脈,利用教會講台來指桑罵槐,施展群眾暴力,冷暴力,甚至誹謗造謠去損害我們的個人名譽。這樣的時候,示弱屈服其實會更加助長這樣的不健康氣氛,選擇智慧地抗爭不但保護自己,也有效地阻止惡勢力的蔓延,這也是基督徒是對教會、社會應盡的一份責任。 不過這樣的過程有可能很艱苦,無論對身體還是心靈,都是一種考驗。 我的經驗是,需要有真心愛你、保護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同時諮詢專業人士的建議,確認自己的行為的確無可指摘,而且千萬不要在情緒激動時付諸行動,因為這樣很有可能自己的言行也出現瑕疵,被心懷惡意的對方抓住把柄,將我們扯入“雙方都有錯”的爛泥塘裡。 我思考過為什麼會有這個“爛泥塘”的存在? 一方面很多人缺乏客觀分析事物的系統訓練,以至於知識和能力方面有欠缺,無法看清真相;另一方面有些人即使看得清真相,也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怯懦做法。人們更願意看到一種表面上的和諧,而不願意面對真正的問題,檢討改正,因為後一種選擇明顯要求更大精力的投入。 檢討錯誤也代表要查清事實,意味著會觸及一些權威人士“偶像地位”。一旦有錯的是“權威人士”,大部分人都會噤若寒蟬,不敢作聲,深怕引火焚身,甚至出於各種私利,逼迫受害者妥協,以保全領袖或者教會的面子。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一種變形的偶像崇拜,因為他們將教會聲譽,或者某些個人的面子看得比真理更重要。 避免受持續的傷害 必須指出的是,這樣的情況不限於華人。在二戰的初期,敢於反抗納粹暴行的人也是少數。只有當災難已經蔓延到自己身上,才清醒過來。 德國信義宗牧師馬丁•尼莫拉(Friedrich Gustav Emil Martin Niemöller, 1892-1984。編註),於二戰結束後,寫了一首著名的懺悔詩《起初他們》,敘述德國的知識份子和牧師,怎樣屈服於納粹黨的勢力。 在他們的暴行初期,不斷清洗異己群體時,德國教會因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維,沒有及時發聲反抗,最後等到厄運降臨在自己身上的那一天,而那時不再有人為他們發聲抗議。  我們也可能會經歷這樣的情況:被人霸淩傷害卻沒有人支持你;有些人出於私利甚至助紂為虐。這時孤獨有時會壓垮一個正常人的心智。 不少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迫屈服。但是我們必須記得一點,和諧不能以犧牲公義為代價,寬恕也不是被脅迫的結果。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是非,只有模模糊糊的“和諧”社會中,任何人的尊嚴和基本權利,都將無法得到保障。這不是上帝所喜悅的社會環境。耶穌在祂的時代,也沒有容忍這樣的社會氛圍。 如果經歷這樣的情況,而且孤立無援,保護自己的一個有效的做法,就是至少暫時脫離這種有毒的環境,不讓自己受持續的傷害,而且選擇言說、發聲,而不是沉默;以祈禱、諮詢、向真正關愛自己的人傾訴,來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時用運動、藝術活動(繪畫、編織、插花……)、親近大自然等,為自己打開更廣闊的空間。讓自己看到,這些煩惱是萬千世界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永遠的依靠和盼望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美和愛的存在;上帝也一直在那裡看著我們,保護我們。 我自己就曾經從這樣的迷霧中走過,並很感謝上帝的保護,讓我沒有沉溺於此不能自拔,也沒有對上帝和這個世界失去信心——雖然世界不完美,但是我們不應該被沮喪吞沒,因上帝永遠是我們的依靠和盼望。 上帝在大自然中創造了豐富的生命狀態和風景,人類心靈的世界也如此,它是一個如同大自然般的存在,有花草樹木和四季輪替;有動物和諧相處的溫馨,也有彼此爭鬥的激烈;有暴風驟雨、愁雲慘霧,也有明媚的清晨、壯觀的晚霞。 學會有智慧地看心靈世界中不同的律動和風景,就可以幫助我們以放鬆和隨緣的心態去生活。當我們懂得上帝的慈愛和大能,我們就可以接納我們內心世界的不同風景,並在危難的時候安心地依靠祂。 作者留學法國,語言學博士。現任教於芝加哥的西北大學。

    閲讀全文…

  • 屬靈的“海龜技巧”——不再成為負面情緒的奴隸(心韻)2024.06.0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6.08 心韻    提高EQ的海龜技巧 “你今天在學校開心嗎?”這是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日常問候。 我就職的學校,非常重視早期兒童的社會情感教育。老師會運用一項特殊的“海龜技巧”,通過模擬海龜的緩慢、深層次的呼吸,幫助兒童整理情緒,減輕焦慮,促進內心平靜,從而糾正行為問題。 這個可愛的絨毛海龜,被稱為Tucker Turtle。它為孩子們示範: 在感到憤怒、沮喪或心煩時,我們首先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我感覺很生氣!”然後,在心裡默念:“停”。接著, 進入你的“殼”,深呼吸3次,想像著在水中放鬆身體的每個部分。最後冷靜下來,在能夠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時,走出“殼”。 這一方法,能教導兒童在情緒激動時,有效地冷靜下來。當然,老師需要一次次地幫助孩童們認知自己的情緒,再進行下一個步驟:“我沒事,我可以處理這個問題,但我需要先冷靜下來”。長期重複的練習,是養成海龜思維模式的關鍵。 無法將憂慮卸給上帝 隨著成年,我們置身於更為複雜的世界,負面情感更加在所難免。對於我們這些成年的基督徒而言,屬靈的“海龜技巧”又是什麼呢? 聖經告訴我們:“你們眾民當時時依靠祂,在祂面前傾心吐意;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詩》62:8)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5:7)也就是說,當我們遇到自己或他人的負面情感時,應當轉向那位能接納我們、醫治我們的上帝。 這做法貌似簡單,實則不易。成為基督徒並不等於變成潔白無瑕的天使,單純的熱情也不能使人成為完美的門徒。我們都處在成長的過程中。 繁忙的生活和服事,常常使我們疏於整理內心,甚至意識不到心靈深處的委屈、孤單、害怕、羞恥感、挫敗感。在服事時,也意識不到自己內心隱藏的功利性心理。 好些人是屬於後知後覺的,我也不例外。負面感受好似高壓鍋裡的壓力,長時間積累會爆發,誘發罪、內心的不潔、怨恨,以及身心靈的疲乏與厭倦。 這些惡性情感,與“愛上帝、愛人的”宗旨相違背,阻礙我們順服。因此,我們需要操練屬靈的“海龜技巧”,即認知負面情感,向上帝坦誠交託,並接受從上帝而來的醫治與平安。    因上帝坦然釋懷 對很多人來說,像孩童一樣承認自己正在負面情緒的感受中,等於承認自己不屬靈,需要一定的勇氣。 聖經中有很多人物展現出真實的情感,使我產生共鳴:“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裡面煩躁?”(《詩》42:5)“我困苦窮乏,內心受傷。”(《詩》109:22)“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詩》13:1)這讓我們看到,將情感交託給上帝,正是承認我們對祂的需要。 先知以利亞因抑鬱求死,大衛的眼淚記在上帝的冊子上。約伯也遭遇了一系列苦難,但他並沒有掩飾自己的痛苦,而是剃頭、撕裂衣服,用行動和言語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詩人亞薩在《詩篇》73篇中,勇敢地分享了他的情感經歷。他一直與負面心理進行搏鬥——我這樣忠心服事的人,為什麼得不到好處?惡人卻無病無災、萬事亨通?他的心裡充滿懷疑、憤恨不平與嫉妒! 我向上帝訴苦,覺得自己善意對人,不做得罪人的事,常常委曲求全,卻得不到回報。善心沒有善報,感到十分沮喪和不公。 然而,從詩中我們看到,亞薩在進入聖所,專心敬拜、思索和禱告之後,情緒得到疏導。他明白了惡人的結局,對之前抱怨上帝感到羞愧,深感自己愚昧無知。他認罪悔改,重燃信心。 大衛每一次在上帝面前表達真實的情感時,哪怕是負面的,也仍然不忘對上帝表達信任和讚美。 他們都是因著上帝,才坦然釋懷。 屬靈的深呼吸 當烏雲籠罩之時,我也停下來,進入避難所。我奔向全能的上帝,將一切帶到祂面前,向祂傾心吐意,通過禱告和沉思,尋求安慰、指引和力量。這就是我的屬靈的深呼吸。 上帝讓我轉眼看耶穌,因耶穌在世上同樣經歷了憤怒、悲傷和同情,祂受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公……我感受到天父關心我的情緒,祂任何時候都愛著我。“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34:18)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人際關係中的問題。 人若憑著自己,恐怕很難走出思想上的困境,無法手潔心清地在上帝面前事奉。我們梳理負面感受,為得到一顆清潔的心。 清心的人蒙上帝恩待 只有聖靈的內住和工作,才能潔淨人心。亞薩在他的詩中,宣告了一項真理,即清心的人必蒙上帝的恩待。對我來說,“清心”意味著專心注視上帝,內心純淨,不虛偽。“清心”能提醒我及時清空負面情感。   鍾馬田牧師在《登山寶訓釋義“清心的人有福了”》中指出:“內心是我們一切煩惱所在。”負面情緒是心的問題——人心裡若充滿思慮、愁煩和血氣、苦毒,勢必就不清心,不能專心活在上帝的面前。 馬大在服事中產生了負面情緒,“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結果失去了安息和喜樂,錯過了耶穌所說的最重要的事。馬利亞則在主腳前安靜傾聽,明白主的心意。我們作為上帝恩典流通的管道,若不疏通和潔淨內心,所做的就是馬大的事工,得不到主的稱讚。 持之以恆的操練 像兒童情感訓練一樣,屬靈的“海龜技巧”並非一蹴而就。相反,會經歷挫折,需要持之以恆的操練。 祈求的禱告容易說出口,但要在上帝面前赤露敞開負面感受,則需要剖析自我,挖掘更深層次、更脆弱的情緒,放下所有的偽裝……這是不易的。 或許我們對認知自我有障礙,對信仰與情感存在困擾和疑慮。我們會問,焦慮是犯罪嗎?上帝關心我們的情感嗎?向上帝表達負面情緒,是不是對信仰不忠,對上帝缺乏信心? 或許我們像孩子一樣需要教練,學習將真理落實到情緒管理上。例如,我們比較容易感知憂傷、恐懼、憤怒,卻難以直面內心的嫉妒、貪婪、仇恨——這些對上帝都說不出口。 有時候我們期望從上帝那裡,得到迅速的回應,但若未即時得到,我們的內心便感到不安。 還有些人長期養成了抑制情感的習慣。改變這習慣,需要恩典。若自己用力過猛,會導致疲勞、沮喪和失敗。求聖善的靈幫助我們,活在上帝的話語中,仰望聖靈的扶助和恩典,得到更大的力量和持久的耐力。      安穩在耶穌手中 我喜歡看著小孩子睡覺時的樣子,那樣恬靜,純潔無憂。鬆弛、均勻的呼吸,散發著一種安詳。這是我們在天父的懷抱中應該擁有的樣子。 作為基督徒,天路歷程上必然伴隨著喜樂與苦惱。然而,時時“安穩在耶穌的手中”,能讓我們“脫離疑惑恐懼,再無憂慮驚駭”,並且“不怕罪惡侵害”。(詩歌《安穩在耶穌手中》) 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太》5:8)上帝願意讓我們到祂面前,管理我們的意念和性情,幫助我們活出純潔和清澈。 接受上帝的醫治與平安 總之,如何有效地處理負面情緒,不僅在兒童教育中有用,在成年的基督徒生活中,也至關重要。上帝不願我們成為負面情緒的奴隸。祂希望我們得到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通過認知負面情感,坦誠交託,接受上帝的醫治與平安,我們可以宣告,我們超越了情感對我們的控制,在複雜的世界中保持了清醒、純淨的心。 這是需要持之以恆操練的。然而通過不斷向上帝敞開心扉,讓上帝在我們的軟弱中成為力量,我們必能更好地塑造內心,體驗祂的平安與喜樂! 作者現居美國田納西州,從事兒童特殊教育和翻譯。 

    閲讀全文…

  • “我都這樣了,你為什麼不可以?”——職場到教會,從PUA聊起(陸思)2024.05.11

    當我面露難色、準備回絕的時候,領袖又來了一句:“這個活動,我就信任你的能力!你不來,我都不知道找誰負責!”作為一個習慣性在工作能力上尋找認可和價值感的90後,天知道,這句話對我的“殺傷力”有多大!

    閲讀全文…

  • 勸人饒恕,不易!(恩岩)2024.05.0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5.08 恩岩 一 窄窄的鄉村道路,被堆在路兩旁的積雪擠得更窄了。路上的殘雪,被來往車輛壓得結結實實,成了凹凸不平的鏡子,行人一走一滑。  “大哥,別去了,回家吧!”路中間,女人抓住70多歲的老人的手臂,苦苦勸說著。老人不知哪裡來的力氣,胳膊一抬,一落,把她甩到一旁。 最終,老人緩緩向前,走到了百米外的一個院子門口。 天空飄起細碎雪花,院內大狗汪汪叫個不停。大門緊閉無聲。老人在門外轉了一圈又一圈…… 二 這位老人姓文,是教會文姊妹的哥哥。那個院子,則是章姊妹的家。 文老人近年有些異常,整天思念章姊妹已經過世的妹妹,經常去姊妹家索尋。 起初,文姊妹沒把此事放在心上。她知道哥哥從不惹是生非,到人家沒發現要找的人,便會離開。而且,哥哥去的是章姊妹家。章姊妹是教會前輩,或許能勸勸哥哥這個糊裡糊塗的信徒。 然而,事情的發展,非文姊妹所想。 面對老人的頻繁打擾,章姊妹幾次三番找到文姊妹,要求她看好哥哥。章姊妹語氣、態度皆欠佳,還建議她把哥哥送進精神病院(其實,老人只是有點呆滯木訥、不討人喜歡,狀態還不至於入院)。 更有一次,章姊妹見老人又在門口踱來踱去,隨手拿起院中的掃帚,掃向老人。老人隨即倒地。幸而後來並無大礙。 章姊妹的種種作法,如同冰水澆頭,使文姊妹從裡到外透心涼。 三 文姊妹信主不久。章姊妹的做法,給她帶來很大心靈打擊,遠超過哥哥的異常帶給她的苦惱。 怨恨、憤怒、苦毒……住進了文姊妹的心中。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文姊妹身體出現狀況:失眠,心跳加速…… 文姊妹來問我和郭姊妹,她該怎麼辦? 基督徒都知道標準答案——饒恕。 然而,這二字分量太輕,又太重。面對受傷的服事對象,我和郭姊妹都無法輕易說出這兩個字。。 太輕,是因為輕飄飄說出的“饒恕”二字,對於深陷情緒泥潭的文姊妹,不起任何作用;太重,是因為稍帶命令口吻的“饒恕”,便能使在泥濘中掙扎的她,越陷越深。 有人勸章姊妹饒恕,說如果她不饒恕人,上帝也不饒恕她!文姊妹聽後甚為憤怒。 寬恕,原是主耶穌的吩咐,然而為何被人這樣一說,卻像變了味道?或許,至高的上帝可以向人發出命令,卑微之人卻不應以祂的名義命令任何人吧? 四 我和郭姊妹,沒急於和文姊妹談饒恕。我們覺得,文姊妹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緊緊抓住上帝 文姊妹信主後,願意愛主,也努力追求——當然,是按照她所知道的方式,按時聚會,參與服事,時刻留意教會需要等等。做這些當然好,然而,文姊妹卻沒有禱告的習慣,更不會每天讀聖經。 不禱告、不讀經的基督徒,跟她談饒恕,她無法理解。 我和郭姊妹努力幫助文姊妹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希望她跟上帝建立關係。 我們認為,只有當她和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對她的服事才能有效果,並且健康。 所謂“健康”,是指服事者不應該被所服事的人死死抓住,或者說,被服事者不應該完全依賴服事者。否則,服事者總有一天會因承受不住而離去,或者被服事者總有一天會抓到失望,而後跌得鼻青臉腫,才能學會抓住上帝……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學會。 服事者與被服事者,雙方都應該緊緊抓住上帝,而不是彼此。 第二,及時堵住破口 當文姊妹對自己哥哥怒火中燒時,我和郭姊妹表達理解。人在壞情緒中,很容易有不合理的發洩。然而,我們也溫柔地指出,這樣做絕對不可以,要悔改。 無論她反應如何,正確的、不放棄的提醒,上帝會負責;因各種顧慮而不去提醒,可能會使她鑄成大錯。因為罪是破口,魔鬼會藉此而入。指出罪時,在爭戰中已經處於攻勢了。閉口不言,破口會越撕越大,最後,魔鬼就會來攻城掠池。 第三,不隨便向人抱怨 文姊妹遇事愛說、遭難處喜抱怨。遇到如此憤懣之事,更免不了找人說道說道。 我和郭姊妹勸她,不要隨便跟人訴說,因為並非所有的聽者都能做到勸勉合宜、使人和睦。 基督徒最好的傾訴對象是上帝。當沒學會向上帝傾心吐意時,那就要找到合適的人。 我們自薦,成為文姊妹傾倒情緒垃圾的對象。我們叮囑姊妹:對她丈夫也不能傾吐,因為目前他未信主,脾氣又不好,向他抱怨只能使事情更糟,還會成為他信主的障礙。 第四,適時學習饒恕 我和郭姊妹不敢隨便吐出“饒恕”二字,又不能閉口不談,只能找恰當時機。 當有人勸文姊妹 “饒恕”,她甚為不滿時,我就說:基督徒的確要饒恕,因為饒恕是主耶穌給我們的命令。不過,饒恕很難,郭姊妹與你有類似的遭遇。只能禱告求上帝,幫助我們有力量饒恕。 文姊妹有點驚訝,她覺得我們沒有跟她站在一起。明明是別人錯了,我們卻對她有“不合理”要求。 我接著說,章姊妹做得不對,但是我們要做對的事。更何況,章姊妹已經來道歉了。換個角度想,如果一個弟兄經常來我們家打擾,我們也不一定受得了,因為有很多不方便之處。更何況,章姊妹的老伴在生病,她心裡難免焦躁。那天的過激行為,是因為她從醫院回來,她老伴的情況不樂觀、她心情不好。所以,我們多想想別人的難處吧。 文姊妹雖然沒有馬上做到饒恕——相信任何人都需要時間——但她很快做到勒住口舌,不再向人抱怨章姊妹。想必這為饒恕打了一個好基礎。 隨著其他方面的更新——養成禱告、讀經習慣,不對哥哥發脾氣……文姊妹漸漸走出情緒陰影。饒恕,可期! 作者原為老師。

    閲讀全文…

  • 從福音書看賦權與限權:與耶穌走向金字塔底端(歐雨虹)2024.04.27

    這時代的網路,帶來了發言權的扁平化——不是只有專家、官員,有權力公開發表言論。任何人,不分社會地位、學歷,都同樣可以在網路上發表言論。

    閲讀全文…

  • 讓我們偕伴,謹守“心”(談妮)2024.04.26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4.26 談妮 “你要謹守你的心,勝過謹守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此而出。”(《箴》4:23。新譯本)心可以是指跳動的心臟、思想、情感、意志或全人。不論是哪一種定義,“心”都不是靜止不動,也不是必然健康成熟、“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4:24)。所以保羅勸我們獻上自己成為活祭,藉著聖靈更新自己的心思,改變自己的生活,以合乎上帝美善的旨意(參《羅》12:1-2)。 自2022年起,《舉目》便提出要“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者一起成長”,這是延續既有的定位:建造海內外事奉者,以基督為中心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然而要讓心能有效地更新變化,前提是願意“針對觀念進行反思”(周學信,《反智主義》)。 本期《舉目》(103期)的特色,就是反思力。 不論切入點是個人(《我們以什麼眼光看待別人》;《男性形象與羞恥》;《當我們得了“匆忙症”》)、教會(《把握這次相遇的機會——從教會歷史思考“教會權威扁平化”》;《北美華人教會的今昔和未來》)、公義(《不只 #MeToo或司法正義/便利貼》)、藝術(《 當音樂之父巴赫也被政治清算——我們需要討論電影《塔爾》( TÁR)》)、親情(《春風吹又生——煩人老媽成長記》;《當孩子無法達到期待——原來父母也是罪人》)、跨代(《為什麼我們如此盡力,還丟失了他們?——耶穌的比喻與青少年事工》)、宣教(《福音,歷史性的救贖——淺談多元社會中,詮釋福音的關鍵》;《帶著幼兒短宣可還行?》)或海歸(《 我從芝加哥回到上海——海歸基督徒如何融入當地教會》),還是婚姻(《攪亂一池春水——都是夫妻營惹的禍?》;《 丈夫做頭?還是做你個頭?》)…… 作者們的反思,都是為了謹守心,使生命的泉源更散發出基督馨香之氣。 可惜因為時代的變遷與經濟的因素,《舉目》考慮是否自2025年起,不再印刷紙本雜誌?對此,我們非常需要您的回饋(請掃二維碼),以幫助我們做出合乎上帝心意的抉擇。同時也歡迎您網站訂閱 (https://behold.oc.org/?page_id=62152),讓我們與您偕伴謹守“心”。

    閲讀全文…

  • 從權力關係與生命素養,看權威扁平時代的教會治理(陳恩加)2024.04.24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4.24 陳恩加 當心“靜音模式” 2023年4月的一天,我和同教會的一位弟兄,聊到基督徒領袖在信仰進路光譜上的位置。他提到于宏潔牧師的講道,用詞比較很宏大,劉志雄長老的敘事,則相對更生活化,但他們都有比較資深的牧養經歷;而有的牧者學術專精,卻不太牧會。 我回應說,很喜歡像The Pastor as Scholar and the Scholar as Pastor這本書的兩位主人公卡森(D.A. Carson) 和派博(John Piper):一樣是“集學術型和牧養型於一身”的基督教領袖,他們既有深厚的神學素養,同時又具備溫暖的牧者心腸。 朋友則打趣說:“那你來做牧者型學者,我做學者型牧者”。我則笑著回復:“現在我們教會的牧者當的好好的,也沒到退休的年紀,你這話要是被他聽到,會不會覺得我們有‘造反’的感覺?”。 他只簡明扼要地總結:“你我他都是‘平的’”。 當他說到“平的”時,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認為:一個基督徒想要成為牧者,是一件高風險的事。倒不是因為這中間要經過漫長的神學訓練,出來服事後薪酬不高還要幹各種髒活累活等,而是因為教會中來自人際關係的各類張力。 我從小成長在一間非常重視“權柄”的基要派教會中。長老、職事等領袖“高位“,存在著家族傳承現象。同時,不少信徒因為對帶領者的決策有所質疑,就被打上了“不順服權柄”的標籤,加強了權力的高度集中與不容置疑。 Remy Diederich在其關於屬靈虐待的著作《信任崩塌》(Broken Trust)中形容,這種權力的壓迫,會導致屬靈領袖的核心人際圈,進入“靜音模式”。其他人為了防止被孤立,也會學乖,不去戳破“皇帝的新衣”(註1)。 這種金字塔式的教會治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年輕人的出挑與會眾的活力。不僅不符合管理學上的扁平化邏輯,更不符合聖經中對領袖品格的要求。 目前,我在一間較為包容、扁平的教會中服事,深刻覺察到對權力、權威這類敏感議題的討論,與合乎中道的應用,是當代教會無法回避也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會從權力、關係與生命素養3個維度,來談一談權威扁平化後,教會的牧養。 權力與責任的扁平化 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First Vatican Council)上,羅馬天主教會確立並發表了兩個憲章,其中之一便提到了“教皇無誤”(papal infallibility)。 身為歷史學家同時又是天主教徒的阿克頓勳爵(Lord Acton),則嚴詞抨擊了這一聲明。那句名言“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使人腐敗”便出自他寫給倫敦主教Mandell Creighton,反對該決定的信中。 這句話不僅適合於國家治理,也適用於在教會:教會扁平化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權力的扁平化。 不過,權力扁平化並不意味著領導者完全喪失權力,只是不再被高度集中。因此被下放和分散的權力,能夠促成更為民主的決策制定,和更為合理的治理模式。 換句話說,一間教會不應為了扁平而扁平,而是為了會眾能更好地配搭服事,在生命上互幫互助。 以我目前所在的教會為例,牧者會在每個月第2週的主日下午,會安排同工會議。每項重大決策,均是由同工們(一般有十幾二十個人)共同商議的結果。大家一起獻謀獻策,提出各自意見,牧者最後拍板。此外,各部門部長、各小組長會把所在組織的當前狀況、困難(包括整體和個體)、未來計畫,都放在會上進行交流,盡可能把教會真實現狀進行曝光。 另外,教會每年也會舉行一次退休會,來回顧一年來教會牧養的得與失,同時展望未來要堅守或改正的地方。相比我小時候所在權力不容置疑、決策於“小黑屋”中產生的教會,這樣的決策制定過程,更為公正與透明。而這自然也離不開合理的治理架構——小組、團契與事工部門。 對於小組,我個人認可“大小組,小教會”的理念。如果說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那麼小組就是身體的腰板,只有腰板硬全身才能發出最大力氣。 在國內,城市教會能容納的人數,受到空間和環境因素等的限制(往往在寫字樓裡),因此除了主日大家聚在一起敬拜之外,小組聚會成為了信徒平日裡的信仰加油站,小組長便成為了“微型牧者”,擁有組織聚集的權力和聯絡肢體的責任。 對於團契,想必已有不少教會開展青年團契、夫妻團契、職場團契等,讓有能力、有生命和異象者成為其中的帶領人,這也是扁平化的一種體現。至於事工部門,可以成立如敬拜部、關懷部、福音部、行政部等各司其職,各部長不僅分擔了牧者的部分權力,也承接了相應的義務,彼此配搭讓事工有條不紊地開展。 關係的扁平化 九標誌團隊編輯Jonathan Leeman在《認識教會紀律》(Church Discipline)中曾提到,如果一間教會的領袖“對成員厚此薄彼,黨同伐異,脾氣很大,愛孤立人、很難將權力分給他人,任人唯親、喜歡掌控”,那麼加入這間教會就要小心了(註2)。在這種劍拔弩張的畸形人際關係中,同工自然無法放開來與領袖一起服事。 相比教會建制層面的權力扁平化,關係扁平化則更加側重領袖個人品格是否真的具備聖靈所結的果子,考驗其能否在保持領袖威信的同時,與同工、會眾、甚至慕道友“打成一片”,而不是營造出 “靜音模式”。 換句話說,關係扁平化的實質,就是領袖們雖然身居要職,但也承認自己會犯錯、有弱項,樂於接受他人合理的批評與適時的幫助,從而讓牧養過程增添更多的誠實與謙卑(註3)。 我曾經所處的教會,講臺上的資訊往往是不容置疑的。但私下與個別弟兄姊妹的交流中得知,他們對某些觀點是有疑問的,但卻不敢發聲。因為,講員(通常是幾位核心同工)會以“不服權柄”為理由,搪塞過去。或有人針對教會事工的一些盲區,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時常會被領袖們以“沒有負擔”為理由回避。 其實,不採納建議並不是什麼問題。關鍵在於當事人抱著怎樣的心態,去處理他人的意見——如果領袖無法謙卑下來,與提出意見的一方平等、和氣地進行交流,那麼就會永遠處於一種夜郎自大的狀態。與之相反,如果領袖與會眾處於一種暢所欲言的關係中,即使會出現爭執,甚至導致有人因此離去,但誠實、平等的人際關係,會成為這件教會的底色,而吸引更多的人前來。 生命素養的扁平化 一間教會無論使用何種治理模式,其目的最終都是為了會眾的靈命得到成長,更好地建造基督的身體。 換句話說,權力、關係等因素扁平化,最終目的正是為了生命素養的扁平化。而生命素養的扁平化,不是指所有人的靈命變得“又扁又平”,而是指“全民皆祭司”——盡可能讓所有的肢體,都能參與教會的服事;每個人的生命素養,都能得到提升。 教會中不應該出現屬靈上的馬太效應——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而應該在恩賜上挖掘、培養更多人,鼓勵更多人參與到各項事工中。對此,我有兩個特別深的感觸: 其一,教會中有位肢體曾問牧者,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才幹,不知道該參與哪項服事。經過一番開導後,TA發現自己詩歌唱得還不錯。…

    閲讀全文…

  • 從摩西五經看賦權與限權(歐雨虹)2024.04.22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04.22 歐雨虹 “扁平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新潮流。扁平化的目的,是打破金字塔狀的階層結構,減少層級,並讓權力向下流動(註1)。 這幾年的疫情,迫使教會的牧養權力,不再集中於少數的教牧人員,而是流向各個小組。有些教會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變化與限制,開始嘗試扁平化教會結構。 然而在任何結構中,仍都容易出現權力往上集中和被濫用的趨向。就算教會扁平化,權力流向小組,但小組長還是可以集權並濫用這個權力。打破了舊的金字塔,但新的金字塔又不斷形成。 聖經中的賦權與限權 權力是個很複雜的議題,涉及到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本文沒辦法探討每個層面,只欲拋磚引玉,從聖經神學的角度,淺談權力的分配與運用。目的不是要提供一個“符合聖經的權力架構”(註2),而是觀察聖經如何在不同權力架構中,賦予權力與限制權力,讓聖經的描述,塑造我們對於權力的想像。 《創世記》裡,“神的形象”是一個賦有權力的身份。上帝賦權給人,讓他們治理受造界(參《創》1:26-28)。放在古近東的處境來看,《創世記》的描述,顛覆了古近東對於權力分配的想像。 舊約學者指出,古近東的君王被視為神的代表,被賦權治理人民(註3)。古巴比倫的創世史詩《埃努瑪‧埃利什》中,人被創造是為了服事諸神。既然君王是神的代表,人民理所當然要服事君王。這讓金字塔狀的社會階級有了正當性,確保了君王在金字塔頂端、萬人之上的地位。 在這樣的處境下,《創世記》卻形容人類有“上帝的形象”,很令人震驚。當所有人類都擁有“上帝的形象”這個身份、地位時,治理的權力不是集中在一人,而是交予人類,男女共同治理。 權力的共用是一種限權。《創世記》劃分的階層,不是神明、君王、人民,而是上帝、人類。在上帝原本創造的世界裡,人人平等。《創世記》對於人的形容,扁平化了金字塔式的社會階級。 相較於古巴比倫的史詩,《創世記》說,上帝創造人並不是因為祂需要被服事,而是因為祂要賜福給人(參《創》1:28-29)。作為上帝的代表,人也不是要被他人服事,而是要成為上帝祝福的管道,把上帝的祝福帶給整個受造界(註4)。 《創世記》第2章描述,人行使治理權的方式,不是主宰與利用,而是耕耘與看守 (參《創》2:15),與上帝合作,使土地更繁榮、美好。 權力的扭曲與濫用 這個美好的景象,卻因罪惡而破壞了。人被創造,是要共同治理和管理受造界,但罪的影響讓人濫用權力,主宰、管轄其他人。男女共同治理的願景被罪扭曲了:上帝說,丈夫會管轄妻子 (參《創》3:16)。 《創世記》接著記載,人用暴力壓迫其他人,兄弟互相殘殺 (參《創》4:8)。到了《創世記》的尾聲,我們看到的是,埃及法老在萬人之上,所有的地都歸他,全埃及是他的奴隸 (參《創》47:20-21)。罪的影響,讓人離上帝原本的創造越來越遠,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會。頂端的人濫用權力,底層的人被剝奪權力。 律法中的限權與賦權 當上帝帶以色列人出埃及、脫離奴隸的生活之後,祂給予他們全體“君尊的祭司”(參《出》19:6) 這個新身份,讓他們可以重拾上帝在創世之初,給予人的尊貴。上帝還給予以色列律法,讓他們與埃及等世俗社會有別。不一樣的社會,需要不一樣的君王。 首先,這個君王並不是必要的。 《申命記》描述, 以色列若說:“我要立王治理我,像四圍的國一樣”,那他們要立上帝所揀選的人為王 (參《申》17:14-15)。立王是為了滿足以色列人的願望。 其次,律法設了限制,防止君王集中權力。 如:不可為自己加添馬匹(軍力)、多立妃嬪(政治力)、多積金銀(財力)。並強調君王與子民的關係,是“弟兄”,並不高人一等,不可心高氣傲 (參《申》17:15-20)。君王不可以用自己的身份,為自己加強權力。 最後,君王主要的職責是要抄錄、誦讀、謹守律法,成為百姓的榜樣。 上帝的律法,扁平化了君王與子民的差距。他們是夥伴,一同實行上帝律法。唯一的差別是,君王要成為百姓的榜樣(註5)。上帝沒有給君王任何特殊權力,而是要他活出律法中的公義與慈愛,讓百姓自願效仿,用生命為榜樣施展對百姓的影響力。 以色列的君王,與埃及的法老截然不同。 上帝的律法,除了限制君王的權力與地位,也設定制度,防止社會底層的固化。律法規定,每7年為豁免年,以色列子民要免除同胞的債務,並釋放賣身為奴的同胞(以色列人) (參《申》15:1-2,12-15)每50年一次的禧年,則要歸還土地(參《利》 25:10),讓每個人都可以重新開始,而不是困在社會底層,永不能翻身。 在每個群體中,都有種種因素,驅使權力往上集中,形成金字塔。然而上帝的律法,限制權力,防止權力集中。 可惜以色列人並沒有遵守。 舊約的歷史書讓我們看見,以色列的君王與其他國的君王一樣,濫用權力:為了自己的權力和財富,讓百姓負重軛、做苦工 (參《王上》 12:4)。先知書則批評以色列的君王和領袖只顧自己,不但不牧養羊群,還用暴力,嚴厲轄制他們(參《結》34:2-4)。上帝的願景,與以色列的實況,有極大的差別。 對現今教會的啟發 上帝在創造與律法中的賦權與限權,對現今教會有什麼啟發呢? 聖經讓我們知道,權力濫用不是新事,從罪惡開始扭曲上帝的美好創造時,就已經開始了。摩西五經對權力的態度是謹慎的,今天的教會也需要思考,如何預防權力的集中與濫用。 這時代的網路,讓教會的各種權力濫用(挪用公款、性暴力、屬靈霸淩、隱瞞醜聞),有更多的暴露,甚至讓人對教會失望。當年輕一代對權力,特別是組織的權力,失去信任時(註6),教會領袖當如何回應與牧養? ×第一,誠實面對落差 教會領袖可以一方面講述,聖經中上帝對權力分配與運用的願景,一方面坦承現今教會未曾達到上帝的期許。這些落差並不需要掩蓋,也掩蓋不住,越掩蓋只會越讓人失去信任。認真面對這些落差,反而讓人看到教會的誠實與勇氣。 直視這些落差,必然帶來沮喪、難過、憤怒的情緒。這些情緒,代表我們對上帝的願景是在乎的,不是無感的。這些情緒不是洪水猛獸,需要壓制。這些情緒能量,可以成為教會反思、悔改、改變的動力。 教會領袖可以帶領會眾,聆聽並接納彼此的情緒,讓會眾感受到,他們在這些情緒中不是孤單的。教會領袖也可以用聖經裡的哀歌,帶領會眾面對“願景”與“實況”的落差(註7),讓他們的情緒成為他們來到上帝面前的動力。 ×第二,設立限權與賦權的機制 在一個對權力失去信任的時代,如果教會領袖設立限權與賦權的制度,讓會眾知道,教會有意防止權力的集中與濫用,可以幫助會眾重建信任。 不同組織結構,有不同限權與賦權的方式。限權的方式可能是由團隊領導,不把權力集中在一人,或是主動願意接受問責,定期檢視組織體制與決策機制。 賦權的方式可能是讓領導團隊更多元,讓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聲音(女性、兒童、青少年、身心障礙者),更多被聽見和看重…… 在各種權力架構中,我們都可以發揮創意的思考,抵抗權力往上集中的傾向,讓權力可以往下流動,不讓權力差距越變越大。 註: 1. 扁平化理論 – MBA智庫百科 (mbalib.com)。 2. 董家驊牧師提出,各種權力架構都有把權力來源偶像化的危險。《另類權力邏輯》 (董家驊)2017.06.19 – OC舉目網站 3. J. Richard Middleton, The Liberating…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