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品心態”(陸加)2016.08.01
“補品心態”,作為獲得健康的捷徑不一定對健康有什麼益處。對基督徒而言,屬靈生命的健康和成長也要當心這種“補品心態”,這種心態可能是熱衷於某些名牧的洞見和點撥,或者追求提高“能力”或“影響力”蹊徑。 […]
“補品心態”,作為獲得健康的捷徑不一定對健康有什麼益處。對基督徒而言,屬靈生命的健康和成長也要當心這種“補品心態”,這種心態可能是熱衷於某些名牧的洞見和點撥,或者追求提高“能力”或“影響力”蹊徑。 […]
我們該如何持平地看待“聖道”與“宣講者”的關係?宣講者僅僅是改教傳統宣稱的毫不重要的“器皿”,還是像華人教會屬靈傳統視之為領受聖諭的“神人”?孫寶玲牧師在他新近出版的著作《21世紀聖經講道學》裡有很精闢的教導。 […]
許多巴基斯坦的基督徒,為了躲避伊斯蘭的迫害而逃到泰國去尋求庇護。但是,他們在泰國卻受到非常不人道的待遇。美國的基督教傳播網路(CBN),報導了其中一個遭到這樣待遇的巴基斯坦基督徒。 […]
PG的最大特點,就是玩家必須親身走出家門,實際親訪知名地點才能獲寶。現今因著科技發逹,許多人長時間窩在家中足不出戶,成為“宅男宅女”,教會信徒也多成為“窩”在教堂內的“宅信徒”。此遊戲盛行的原因之一,是鼓勵了許多人出外,增加朋友間實體見面的機會,這是正向健康的影響。在聖經中,“走遍”至少有二重意義。 […]
《舉目》79期在線閱讀 […]
他為了“問題立刻被解決”、“慾望立刻得滿足”,為了權力帶來的安全感,情願犧牲原則和尊嚴,包括做奴才!亞哈斯王甚至可以說是今天很多基督徒領袖的原型。 […]
如果死後是升入天堂,那麼,我在短短的半年裡,幾乎兩次成為天堂的永久居民。而現在,我卻來到斐濟(Fiji。編註),成為這個南太平洋島國的過客。 […]
“上帝為了祂自己創造了我們。所以,當我們將祂排除在生命之外時,我們的心中就會有一個空虛的地方,以致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和盼望。只有上帝才能將這空虛填補起來,讓我們對未來產生希望。這就是那些原來是無神論的人今天所感受到的。” […]
如果能夠發自內心的為別人的成就感恩,這樣的人是有福的。真心地讚賞別人,就好像是在稱頌上帝創造的奇妙。
如果想要取得成就,那就要耕種自己的田地,在工作和生活中盡力。也思考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到別人,給社會貢獻一些什麼。 […]
2016年的7月,大眾文化來了一個勁爆的新生力軍:Pokémon GO(簡稱PG)。(註1)-這是日本的任天堂(Nintendo)與美國公司Niantic聯手創建的AR(Augmented Reality。譯為“增強現實”或“擴增實境”。編註1)遊戲。這創舉不但令有20年歷史的舊Pokémon遊戲再度復活,且新版本一夜之間,成為全球遊戲玩家們的新寵。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目前每日有2千多萬的玩家,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受擁護的遊戲。(註2)對這股遽然而至的旋風,相信基督徒可以神學與社會學、哲學、科技等,做多方精彩的對話。此篇是筆者對這現象的淺略反思。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