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聖經信息

  • 大自然與人類關係密切,人類生於斯,長於斯,取於斯,歸於斯。大自然是人類的舞台,也是所有生物生存、活動的場所。對於大自然,人類歷來有許多不同的觀點。 科學家研究萬有的根源、自然的定律,這是追尋宇宙的真;哲學家探討天、人、物、我的和諧,以及人類終極的歸宿,這是追尋宇宙的善;文學家與藝術家,欣賞日 月山川的壯麗恆動、蟲魚鳥獸的生生不息,這是顯示宇宙的美。

    閲讀全文…

  • 人,不論個人或群體,生活的品行、品質要好,必須有聖靈賜的生命(靈命)。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達到以下幾點:1,重生信神。2,有恆切的靈修(培靈)。3,悔改。

    閲讀全文…

  • 在讀經、解經時,常涉及字詞的理解。我們對66卷聖經是否有整全的認識、對經 節是否有正確的把握,這些都與我們對字詞的理解有關。不同的解釋,會導致不同的解經。若錯解了字詞,輕則顧此失彼,解釋得通這句、卻解釋不通那句;重則可 、能混淆了真道。故此,解經時養成嚴謹的求證態度,頗為重要。

    閲讀全文…

  • 因此,在這歲末,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回顧一下今年的歷程,回顧一下我們在年初有過什麼目標或心願,一年下來,完成了多少?我們有沒有半途而廢?有沒有偏離目標?是不是我們的目標定得太高,需要重新調整?或者,有沒有失敗需要去總結教訓,有沒有罪需要去對付,才能更好地達到目標?

    閲讀全文…

  • 神要哈該用什麼辦法,讓以色列人願意聆聽呢?用提問的辦法。通常你要人聽你的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就是問他問題。

    閲讀全文…

  • 拿撒勒人耶穌走在通向悔改、施洗的約旦河路上。他不需要悔改,但他定意與渴望悔改的人同在。他的身影,除去了人們走向悔改時的懼怕,除去了人們走向悔改時的疑慮,除去了人們走向悔改時的羞恥。因為,聖潔的主也曾走在這條路上,他的腳印是軟弱者的安慰,是疑惑者的保障。

    閲讀全文…

  • 我們稱呼第一個層面為恩典之約的神性角度,這角度強調神根據永恆的計劃,賜給人白白的恩典、應許和慈愛。第二個層面,我們則稱為恩典之約的人性角度,這角度注重人的責任,亦即人必須遵守神的律法。

    閲讀全文…

  • 現在,你可能會問:“藉著上帝的靈,真基督徒會成聖到什麼程度?”在《宗教情操》中,約拿單.愛德華滋(以下簡稱愛氏)針對此問題給了我們可能是最完全的回答,他從聖經中擷取關於基督徒生活中聖靈工作的12個記號。

    閲讀全文…

  • 筆者是二次大戰後在香港信主的,所屬的教會雖然也是屬改革宗背景,但在主日除了上教會 做禮拜之外,最多就是參加青年團契的禱告會;一旦離開教會,其他的事,例如做功課,購物,上館子等,都一樣照做。到了西敏神學院,才發現基督徒對舊約律法 有如此不同的看法。當然,若是我們回應安息日會所引起的爭論,並負起向猶太人傳福音的責任,我們更是不能迴避這個重要的課題。

    閲讀全文…

  • 《約翰福音》的最後一章,記載了一個奇特事件:耶穌三次問門徒彼得:你愛我嗎?耶穌怎麼了?這是情竇初開的少女才會提出的問題!但是耶穌是救世主、萬能之神啊!這問題怎麼樣都與他的身分不相稱,而且他還問了三次(在彼得給了肯定的答覆之後還不甘休)!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