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董家驊
-
2021年隨著Facebook把公司名稱改為Meta,並勾勒出打造“元宇宙”的願景,“元宇宙”不論作為一個概念,還是一項技術,都成為熱門的話題。在面對科技帶來的衝擊,教會所面對的真正議題,已經不是“要不要”面對,而是“如何”回應了。
-
想像力使我們的敬拜和信仰實踐不至僵化或形式化,同時帶來生氣和活力。
-
去年感恩節,上帝透過一個路邊的流浪漢提醒我一件事:停下來,慢一點,學習與身邊的人同在且連結。
-
在面對變革型挑戰時,如果要有效的突破,就需要改變個人和組織的態度、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
-
這首詩寫於 1944 年的 12 月,世界歷史上最黑暗時刻之一。但詩作卻帶著滿滿的盼望和力量。寫下這首詩的,正是因參與謀刺希特勒而被下獄的神學家、牧者潘霍華,這也是一首寫給他所愛之人–他的母親與未婚妻的詩作。
-
人權、人性尊嚴和人類興盛背後牽涉到我們對“人是什麼”的理解,然而人們卻很少去問這基本的問題,整個社會也對“人是什麼”缺乏共識。
-
在這樣一個強調“忠於真我”的時代中,真誠比美善更被稱讚。一個徹底邪惡、裡外一致的惡人,可能比奉公守法卻不斷壓抑自己慾望的平凡人,更被讚許。看看社會上那些被追捧的紅人,大多是個性突出,毫不掩飾自己的問題,甚至對他人蠻橫無理的人物。在今天這個時代,只要你敢愛、敢恨、敢說、敢做,就有機會紅,有可能出頭,甚至成為政治上的顯要人物。
-
討論科學與信仰,不再是為信仰辯護,而是要把與超越界連結的真實盼望,以及隨著這盼望而伴隨的意義,帶給在科學主義下成長的人。
-
面對北美日益升溫的族群對立,以及令台灣社會分化的同性婚姻等議題,教會需要回到“耶穌基督和祂釘十字架”來察驗和回應。“耶穌基督和祂釘十字架”揭示了上帝如何進入破碎的世界中,承擔人的罪,以及自以為義之人的指責,最終在十字架上彰顯祂對世人的愛,暴露罪惡的權勢,並以復活作為一切的新起點。
-
教會裡的每個基督徒,都被呼召來跟隨基督。教會不是狂亂世界的避風港,不是暫時的庇護和安慰,而是預備門徒進入這狂亂世界的宣教士訓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