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深思的一句話:“將井挖到不會枯竭的地步”(奇瑞)2019.11.18
一切的憂慮和不滿足,都是為了吸引我們轉向這一位萬有的源泉,我們可以將井挖到不會枯竭的地步。 […]
一切的憂慮和不滿足,都是為了吸引我們轉向這一位萬有的源泉,我們可以將井挖到不會枯竭的地步。 […]
如果能夠發自內心的為別人的成就感恩,這樣的人是有福的。真心地讚賞別人,就好像是在稱頌上帝創造的奇妙。
如果想要取得成就,那就要耕種自己的田地,在工作和生活中盡力。也思考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到別人,給社會貢獻一些什麼。 […]
本文原刊於《舉目》76期。文/唐侃。合適的歌詞配上合適的音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音樂的功用。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詩歌經久不衰,受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人喜愛,而另一些詩歌卻如曇花一現。 […]
賴建國 本文原刊於《舉目》48期 音樂是基督教會的特色,讚美詩歌展露信徒靈性的經驗,闡明信仰的精髓。聚會中,每當天籟般的樂聲響起,不論男女老幼,都全心投入,熱忱唱和,甚至離座而起,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許多人初到教會,不明白聚會的儀式,也聽不懂所講的內容,卻被詩歌深深吸引。有的詩歌像是節慶歡唱,令人神魂飛揚,激發人對造物主的感恩;有的詩歌似空谷足音,撫慰受創心靈,重建向上心志。 有的詩歌古老沈穩,有的詩歌現代活潑;有的詩歌充滿異國風味,有的詩歌像是中國小調;有的詩歌耳熟能詳,原來電台常常播放;有的詩歌令人驚喜,原來是大師作品…… 基督教的詩歌,就像各地的教堂建築,形式千千百百。能夠傳唱至各地的詩歌,總有打動人心、引發共鳴之處。 讚美自始至終 舊約的《詩篇》,總共150篇,其中多篇有音樂標記,甚至用何曲調、何種樂器,都標明得清清楚楚。 《詩篇》第150篇,是《詩篇》的末篇,很適合作為全卷的總結。該篇提到了各種樂器,包括號角、琴瑟、簫、鼓和各種的鈸。有管樂,有弦樂,還有打擊樂器,甚至還有舞蹈,對現代教會的敬拜帶來莫大的啟發。 這篇詩歌以“哈利路亞”開始,又以“哈利路亞”結束。“哈利路亞”就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全篇一共6節,“讚美”就出現了13次。“讚美”(或是“頌 贊”),原意是大聲歡呼──至深的情感,需要至情至性的表達。這就如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前行後隨的人,都喊著說:‘和撒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 的!”(《可》11:9)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中的“要讚美”,乃是命令與邀請。第一,這是必須做的事。有人責備耶穌的門徒,因為他們跟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大聲讚美神。對此,耶穌回答:“我告訴你們,若是他們閉口不說,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路》19:40) 再者,“你們要讚美”是邀請眾人同來讚美。許多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往往在聚會中才被引導抒發,才會真情流露。“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聖經中,唯有耶和華是“讚美”的受詞──在宇宙萬有中,唯有耶和華配受崇敬、讚美。 地點、內容、理由 《詩篇》第150篇在第1節,提到讚美的地點: 首先,是神的聖所,因為讚美由神的家開始。正如天上的聖所,有天使撒拉弗在主寶座周圍侍立,呼喊:“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賽》6:3) 其次是宇宙穹蒼,包括神創造的大自然。本篇詩歌不僅呼籲以色列民前來敬拜,更邀請天上的天使天軍、太陽、月亮、星宿,甚至地上的一切,包括大魚和深洋、風霜雨霧、山川樹木、蟲魚鳥獸、君王領袖、男女老幼,都來敬拜、頌讚神(《詩》148)。 本篇的第2節,表明讚美應該有具體的內容、充分的理由。要因上帝的恩典作為來讚美祂,更要因上帝的榮耀美德來讚美祂。 其實不僅本篇,《詩篇》全篇都以神為敬拜的對象,以祂為讚美的中心。不論是感恩或抱怨、祈求或讚美、信靠與智慧,皆因對神有豐富的經歷,對神的大恩大德有深刻的體認,而油然發出真誠的贊嘆。 樂器豐富多樣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